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百科知识>

清代画家胤禧的生平简介

卫文分享

  爱新觉罗·胤禧,康熙帝第二十一子。原名胤禧,因避雍正帝讳改胤为允。字谦斋,号紫琼,亦作紫噊,别号紫琼崖道人、春浮居士等。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代画家胤禧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胤禧的生平简介

  慎郡王允禧在康熙五十年出生,生母是庶妃,是没有任何称号的汉族女子,其母在康熙六十一年被雍正尊为皇考贵人,允禧母亲在乾隆元年进位熙嫔。允禧从小聪慧好学,10岁开始便随康熙巡游,一直连续两年。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允禧只有十二岁,也正是因为皇父幼子,使他没有任何资格去与哥哥们争夺皇位,但是允禧自幼就淡泊名利,没有心思专政,更善于书画。

  在雍正八年,允禧被封为贝勒,允禧从二十三岁开始便跟随果亲王统治满洲事物,之后两年的时间,允禧被任命为汉军都统。允禧秉性非常醇厚,生活简朴,是一位人缘口碑都是很好王爷,遗憾的是允禧没后,乾隆二十四年,乾隆把自己的第六子过继给了叔叔允禧为孙儿,并封为贝勒,之后十三年,晋封多罗质郡王。慎郡王允禧属于能文能武的才子,一生仕途也很顺利,他的文采和诗画在康熙皇帝的众多儿子里面都是较为突出的,在雍正十三年进慎郡王,允禧死于乾隆二十三年,享年四十八岁。

  以上就是慎郡王允禧的介绍。在充满权力争夺与阴谋诡计的皇室之中,允禧能够做到淡泊名利,专注于自己喜爱的诗词歌赋,着实难能可贵。而且他任职期间,都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志、宁静致远。

  胤禧的轶事典故

  允禧与 郑板桥的交情,在二百余年的清史中,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堂堂郡王与一小小县令相知相敬,终成莫逆,实在令人费解,但这却是载之有据的事实。二人初识时,允禧年仅15岁, 郑板桥已33岁,可称忘年之交。

  十载寒窗的 郑板桥,为了取得功名,曾三次进京,即雍正三年(1725)、 乾隆元年(1736)、六年(1741),并与允禧谋面。他在《板桥自序》中表白说:“紫琼崖主人极爱惜板桥,尝折简相招,自作骈文体五百字以通意,使易十六祖、傅雯凯亭持以来。至则袒而割肉以相奉,且曰‘昔太白御手调羹,今板桥 亲王割肉,先后之际,何多让焉!’”颇以为荣。《 郑板桥集》中提及有关允禧的诗词、序文等达十次之多。“ 郑集”问世,允禧题诗赞扬有加:“高人妙义不求解,充肠朽腐同鱼蟹。此情古人谁复知,疏凿混沌惊真宰。振枯伐萌陈厥粗,浸淫渔畋无不无。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十载相知皆道路,夜深把卷吟秋屋。明眸不识鸟雌雄,妄与盲人辨乌鹄。”

  乾隆七年(1742)春,在慎郡王的转环下, 郑板桥被任命 范县令。将赴任,与允禧唱和惜别,作《将之 范县拜辞紫琼崖主人》诗,有“红杏花开应教频,东风吹动马头尘。阑干苜蓿尝来少,琬琰诗篇捧去新”之句。允禧亦有《送板桥郑燮为 范县令》答诗:“万丈才华绣不如,铜 章新拜五云书。朝廷今得鸣琴牧, 江汉应闲问字居。”最后并嘱板桥“驿递诗筒莫遣疏”。板桥在别后呈慎郡王《玉女摇仙佩》一词中真情袒露自己的心绪道:“一别朱门,六年山左,老作风尘俗吏。总折腰为米,竟何曾小补民生国计?”他也曾画兰遥赠允禧,且题七绝一首寄意:“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抒写思念之情。

  乾隆十一年(1746),板桥自 范县调署潍县后,曾寄书慎 郡王,郡王得书即赋诗赠答云:“二十年前晤 郑公,谈谐亲风古人风。东郭系马春芜绿,西墅弹棋夜炬红。浮世相看真落落,长途别去太匆匆。忽报双鲤垂佳贶,烟水桃花万里通。”(《喜得板桥书潍县寄到》,见1984年《文物天地》第二期, 徐石桥先生珍藏),可见二人友谊之绵长。

  胤禧的代表画作

  《夏山高隐图》

  《夏山高隐图》原为 津门已故收藏家张叔城先生珍藏,后来捐献 天津艺术博物馆。纸本,水墨立轴,约纵3尺、横1.5尺。是允禧晚期精心得力之作。

  画幅中呈现出崇山峻岭;峰峦高耸,烟霭微茫,千岩万壑,气势雄伟。山凹间树木苍郁,谷底平坦处有茅亭独立,云起水流,一片幽静 夏景。山树为淡墨勾染,深墨点苔,近细远简,层次分明,笔法老到,颇具 文人画之风韵。

  画幅右上侧有行书小记:“ 黄山樵夏山高隐全法 董巨,兹图颇效之。”下钤闲章“二十四峰秋色”,后署“紫琼道人笔”。又钤“慎郡王章”、“紫琼道人”、“慧业文人”三印。小记左向题五言诗一首:“雨余岚翠生,岩虚白云起。空亭寂无人,流泉名。”下钤“ 果亲王宝” 朱印一方。诗左另有“樗南又题”一则,并钤 朱文椭圆章“画禅”引首。

  画轴装裱后,左右半尺宽的纸边上,满布补题诗、记,密集无隙,琳琅满目。左边为樗南隶书再题诗一首:“叠嶂青未了,幽处云忽白。飞流泻清寒,滴此涓涓石。”下署“丁丑长夏重题,樗南。”钤闲章“静赏无厌”。樗南应是允禧晚期又一别号,其他史料中所未见。

  樗南诗下另有 永璥小楷题画七言诗一首:“紫毫蓺粟宣得笺,兴来挥洒如云烟。倏忽骏马踏 平川,万壑千岩咫尺间。位置 圆通画入禅,取法叔明意匠专。长林丰草湿而妍, 青溪翠壁相回环。丛石山崖巅,瀑布争流水潺。点缀茅亭亲余闲,好似高人隐田盘。萧散磊落何天然,艺林敛手无间言。文人慧业信前缘,使我披图一日百回看。”下署“丁丑夏初伏前一日永璥谨题。”钤连珠小印“永璥”。

  永璥,字 文玉,一字益斋,号素菊道人,理密亲王 允礽孙,弘晋之子,封 辅国公,允禧乃其叔祖。《诗话》说:璥诗以疏朗胜,“怀才嫉俗,兀傲不群”。有《清训堂集》。永璥的题画诗,热情赞颂了“高隐图”千岩咫尺、万壑云烟,萧散磊落之夏日幽景。诗情画意,相映成趣。

  裱幅右边,通条又有经主人行书七言诗一首:“胸中 邱壑在笔先, 夏山写出幽居偏。石阶树古藤萝点,辞藻勾结岩中缘。散发不让囗溪仙,槐阴坐对庭阶前。耳畔闻泉流,竹湾沸处飘茶烟。摊书却异参僧禅,然云起遮空天。雨来湿透苔花钱, 回溪深处芒穿。风吹万籁长松巅,此时容我暂息肩,推窗高枕峰头眠。”款署“丁丑夏五书近作叠梦游 庐山歌韵夏山高隐图诗一首,经主人。”钤白文印二方:“ 皇六子章”、“溪山取意成”。与永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果恭郡王弘瞻,号经主人(又称经道人),雍正第六子,袭 果亲王。允禧及其叔。叔侄诗文交好,时有唱和,故对此图有二次题咏之举。弘瞻还为《紫琼崖诗钞》集成写过序。可见二人深厚之谊。

  允禧在“高隐图”中两次提到“黄鹤山樵”,山樵者元之 王蒙也,字叔明。弃官后隐居临平黄鹤山,故以为号。画以 王维、董源、巨然为宗,纵逸多姿,别创一格。由此题画得知,允禧的山水画,不但得力于倪瓒,而且又旁师王蒙,且效之有成。

  画里钤用的几方闲章,显示了作者的笔墨情趣。其中“二十四峰秋色”、“慧业文人”、“静赏无厌”、“画禅”,《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均未载,当是新见之允禧用印。

  《夏山高隐图》成,允禧先后三题斯画,最后一次是在他临终前一年(1757年47岁),可见对此图的关爱。加之诸藩的赏画题咏、钤印、署款,身价尤为宝贵。允禧早逝,传世画作亦少。“高隐图”的幸存,不但对研究其晚期山水画的演变有重要意义,而且由题画中诸多集外诗、记、钤章,又使我们了解到他逝世前一段文墨史实。披图究读,一睹风采,弥足珍贵!

  允禧《 黄山三十六峰图》兼御题诗三十六首 钤印:臣·禧


猜你喜欢:

1.关于画家丰子恺生平的介绍

2.画家徐浩是谁

3.清代经学家洪亮吉生平简介

4.元代画家黄溍的生平简介

5.著名画家梵高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