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百科知识>

清朝书法家永瑆生平简介

卫文分享

  成哲亲王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清朝著名书法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朝书法家永瑆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永瑆生平简介

  在皇族中,爱新觉罗永瑆算是活的比较长命的了,他去世的时候已经72岁,也算是高龄了。

  永瑆,成哲亲王,在《少年嘉庆》这部电视剧中,就有对永瑆的描述。张默饰演的永瑆对皇位虎视眈眈,用尽心机,城府颇深,最终阴谋败露,暗淡收场。不过这跟资料上的记载还是有出入的,在乾隆的众多皇子中,永瑆也算的上是比较优秀的了。

  不得不提的是他的书法,他的书法被后人所称颂,擅长楷书行书。据说他很小的时候,就能写得一手好字了,自己又非常喜欢这方面,又常常到乾隆那里去得到教导,后来还分别学习了有“楷书四大家之一”之称的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欧阳询的书法,书法日益增进。永瑆的书法可谓是综合了赵孟頫的圆润与欧阳询的方劲,自成一体。有说法,当时他鼎盛的时候,很多人人得到永瑆的一个字都要视它为珍宝一样好好珍藏起来,足以证明他在书法上的造诣。

  根据资料记载,永瑆的子嗣还算多,共生了五个儿子,三个死了,两个分别过继给了三阿哥和十二阿哥。据称,著名演员沈傲君的丈夫就是永瑆的后代。

  乾隆皇子永瑆

  永瑆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乾隆对这个儿子还算不错,当时和珅被抄家的时候,乾隆还把和珅的府邸赐给了永瑆。为什么在皇位上乾隆没有选择这个儿子呢?

  乾隆一共有17个皇子,向来都有以嫡长子为储君的说法,乾隆也无例外的封了他的大儿子永琏为太子,不过不幸的是,大儿子不到成年就去世了,后来乾隆又立了二儿子为太子,造化弄人,二儿子也在其两岁时夭折。乾隆因此心力交瘁,不得让下面的人再说立储君一事。

  乾隆在前期也算是个明君,做了很多造福百姓的举措,在位六十年的他,后期对权利的享有应该非常痴迷,所以也迟迟未立太子,等他再次立太子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而这时候他的很多儿子已经去世,剩下的皇子已经不多,永瑆就是其中一个。乾隆也曾考虑立他为储君。永瑆在口碑文采方面是无可挑剔的,但是乾隆在后期制造了众多文字狱,他在位时所制造的文字狱在历史上达到了顶峰。而永瑆又是一个非常崇尚汉族文化的人,向来喜爱书法文学的他,乾隆对他肯定会不满意。最终还是没能选择他。向来喜欢文学书法的人,都有一股清高迂腐之风,这并不有利于皇权的巩固。如果当时乾隆真正选择了他,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帝王之才吧。

  永瑆个人作品

  《诒晋斋书》,共五卷。嘉庆九年(1804 )奉圣旨摹勒,长沙陈伯玉、元和袁治刻。此帖专刻永瑆一人之书。首卷为御制文四种。后四卷以临古为主,共十九种。此刻因摹勒出自名手,永瑆亦摹古功深,故颇为可观。

  《寿石斋藏帖》,四卷。嘉庆十年(1805 )昆山孙铨撰集,陈景川刻。孙氏曾汇刻清代七十四家书,亦名《寿石斋藏帖》,本文所指藏帖则专刻其所藏永瑆一人之书,共六十余则。[1]

  《诒晋斋巾箱帖》,十六卷,嘉庆十二年(1807 )金匮钱泳摹勒四卷,名“巾箱帖”;嘉庆十六年( 1811 )增刻四卷,名“集锦帖”;嘉庆十七年(1812 )续增刻“藏帖”及“藏真帖”各四卷,后三种皆元和袁治摹勒。以其均为小册,故统谓“巾箱帖”,皆永瑆书。除“集锦帖”十四种临古、自书各半外,其它皆以临古为主。

  《诒晋斋巾箱续帖》,四卷,嘉庆十三年(1808 ),共刻永瑆书十七种,临古与自书各半。平江贝墉摹勒。

  《话雨楼法帖》,八卷,嘉庆二十三年(1818 )华阳卓秉怡撰集,金陵周玉堂等摹勒。此帖八十一种,皆永瑆书,临古、自书各半。此刻出自双钩,故精美在诸刻之上。

  《快霁楼法帖》,四卷,嘉庆二十三年(1818 )华阳卓秉怡摹勒,皆永瑆书,共十八种,卷帙虽少,精美不让前帖。

  《诒晋斋法书》,十六卷,嘉庆二十四年(1819 )金匮钱泳摹勒,共刻永瑆书六十二种。临古与自书各半。永瑆以书名于时,钱泳又工于摹勒,故此帖刻成后,海内风行,翻版者众。

  另《抢冲斋石刻》,嘉庆二十五年(1820 ),共十二卷,以赵孟頫、董其昌二家墨迹为主,后二卷为成亲王永瑆所书。《雍睦堂法书帖》中也有成亲王法书册。


猜你喜欢:

1.书法家殷仲容生平经历有哪些

2.元朝书法家赵孟頫生平简介

3.初唐书法家及画家殷仲容生平简介

4.唐朝书法家欧阳询的生平简介

5.书法家欧阳询的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