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百科知识>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生平简介

卫文分享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太武帝拓跋焘之父,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二任皇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拓跋嗣生平简介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出生在392年的时候,是道武帝的第一个儿子,在北魏时期是第二个统治者,他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处理朝政和开拓疆土,曾经几次亲自带领着士兵外出征战,因为长期的辛劳最终患上重病离开了人世。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文武双全,非常懂得勤政爱民,在北魏时期的名声非常的好,对历史的发展也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衔接作用。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表现地非常出众,他的弟弟清河王曾经因为叛乱而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而拓跋嗣则带领士兵平定了这场叛乱,在409年他终于成为了皇帝,将年号改为了永兴,在他登上皇位之后任用贤官能人,给百姓带来了很好的生活,而北魏也在他的治理之下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在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登基的第二年,他下令长孙嵩等人向北征伐柔然,然而他们却被柔然的兵力围困起来,随即拓跋嗣带着士兵亲自前去征战,柔然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快就逃离,不战而胜的北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414年的时候他再次带领士兵前去征战柔然,在取得了胜利之后,让北魏的领土范围扩大到了河南地区,而他继续励精图治,准备接下来南征的相关事宜。在422年他带领士兵前去攻克虎牢关,从此后黄河南岸等地区都成为了北魏的领土,然而他自己却在亲征的时候生了重病,在423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拓跋嗣的政绩

  拓跋嗣是北魏的第二个统治者,他出生在392年的时候,在403年成为太子,到了409年他的弟弟谋反杀死了道武帝,而拓跋嗣则带兵前去平定了战乱,从而登上了皇位,他的一生一直勤政爱民,为了国家的发展不断地扩大领土,曾经几次亲自征战,但是也因此而积劳成疾,最终在423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因为他经常亲自征战,而且还在治国之策上有着出众的贡献,因此拓跋嗣的政绩十分地突出。

  拓跋嗣的政绩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在政治方面来说,他继承了皇位之后立即将威望和能力都非常出众的长孙嵩、安同等人设为朝廷的执政大臣,同时对一直帮助他的叔孙俊等人也大加提拔和重用。在道武帝时期曾经有一些蒙冤的死者,而拓跋嗣对这些人的家属大加抚慰,并且让一些免去职位的人重新恢复官职,这种顺应人心的做法让朝政变得更加稳定。

  在他统治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水灾或者是饥荒等灾害,而官员的剥削让百姓更加的困苦,拓跋嗣看到这种情况,随即让灾民有序的来到丰收的地方,同时他还会让当地的官员赈济灾民,并且减免他们的赋税。

  另外拓跋嗣的政绩还包括军事方面的内容,他继承皇位的时候后秦的力量已经开始衰败,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北魏在进攻敌方的时候,拓跋嗣还是加强了边防的建设,在阴山以北的地方修筑了长城,并且修建了许多的城堡。

  拓跋嗣南征的背景

  北魏前期,正是拓跋珪、拓跋嗣和拓跋焘祖孙三代相继在位时期。拓跋嗣,即明元帝。拓跋焘即太武帝。这一段时期,也正是北魏的兴盛时期;其向外发展的强大势头难以扼止。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南北两种势力在疆场相遇了。

  在这期间,北魏和宋一方面在战争中决胜负,一方面也在后方进行自我调整,宋大力消灭权臣,拓跋氏则努力进行统一北方的工作。

  宋武帝永初三年(422)五月,刘裕死、子义符即帝位。刘裕遗言,以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共同辅政,并对义符说:“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

  刘义符作太子时,接近的多是些小人。谢晦就曾对刘裕说“陛下春秋既高,宜思存万世。神器至重,不可使负荷非才。”刘裕问:“庐陵如何,”谢晦回答说:“臣请观焉。”他去看庐陵王义真,回来对刘裕说:“德轻于才,非人主也。”刘裕于是把庐陵王义真派出去,为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


猜你喜欢:

1.晋朝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

2.2017古代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高考必备

3.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4.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绍

5.上下五千年的朝代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