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文学>

诗经周颂烈文译文

蓝俊分享

  《周颂·烈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成王即位后祭祀祖先时戒勉助祭诸侯的诗,成王劝诫公卿诸侯不要忘记前辈君王的功绩德行,向文、武二王学习,要修德用贤,以永保福禄。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周颂烈文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诗经周颂烈文译文

  有功有德众诸侯,天赐你们莫大福。给我恩惠也无量,子孙长保此福祥。莫在你国铸大错,一心尊崇周君王。

  感念你们立大功,继续立功又弘扬。国强莫过有贤才,四方才会来归降。先祖伟大在美德,诸君应当为榜样。先王典范永不忘!

  诗经周颂烈文的原文及注释

  周颂·烈文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注释

  ⑴烈:武功。一说“光明”。文:文德。

  ⑵辟(bì)公:指助祭诸侯。

  ⑶锡(cì):赐。兹:此。祉(zhǐ):福。

  ⑷惠:爱。一说“顺”。无疆:无穷。

  ⑸保:守住。

  ⑹封:大。靡(mí):累,罪恶。一说“封”指专利敛财,“靡”指奢侈。

  ⑺崇:立。一说“尊重”。

  ⑻戎:大。

  ⑼继序:继承祖业。序,通“叙”,业。皇:光大。

  ⑽竞:强。一说“争”。维:于。

  ⑾训:服从。一说“效”。

  ⑿不(pī):通“丕”,大。

  ⒀百辟(bì):众诸侯。刑:通“型”,效法,模范。

  ⒁於(wū)乎: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诗经周颂烈文的鉴赏

  《周颂·烈文》对诸侯具有安抚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全诗共十三句,不分章,可按安抚与约束之意分为两层:前四句和后九句。前四句是以赞扬诸侯的赫赫功绩来达到安抚的目的。这种赞扬可以说臻于极致:不仅赐予周王福祉,而且使王室世世代代受益无穷。助祭的诸侯都是周王室的功臣,被邀来助祭本身就是一种殊荣,而祭祀时周王肯定其功绩,感谢其为建立、巩固周政权所作的努力,使诸侯在祭坛前如英雄受勋,荣耀非常,对周王室的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

  但是,周王为君临四海的天子,对诸侯仅有安抚,只让诸侯怀感激之情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对诸侯加以约束,使诸侯生敬畏之心。后九句以“无”领起,这个“无”通“毋”,释“不要”,为具强烈感情色彩的祈使词,使文气从赞扬急转为指令,文意则由安抚转为约束。七句中用了两个这样的“无”,以断然的语气,训诫诸侯必须遵从;“百辟其刑之”,更是必须效法先王的明确训令;而“前王不忘”似乎只是训诫诸侯不要忘记先王之德,却又隐含不要忘记先王曾伐灭了不可一世的商纣,成王也在周公的辅佐下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的叛乱,即不要忘记周王室具有扫荡摧毁一切敌对势力的雄威。

  后九句的指令、训戒,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正名。《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段话中所说的君臣名分,与《周颂·烈文》这首诗所表达的完全一致。后者虽然没有点出“君臣”二字,含义却更加深刻:诸侯的功绩再大,也不过是尽臣子的本分而已,并且仍要一如既往这么做下去;周王的号令诸侯,乃是行君临天下的威权,并将绵延至子孙万代。

  诗经周颂烈文的创作背景

  这是周成王姬诵即位祭祀祖先时,戒勉助祭诸侯的诗。周武王伐商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武王在《尚书·牧誓》中罗列所率讨伐纣王大军的各部为“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其中除了自己的部下之外,便是赶来助战的八百诸侯。

  灭纣之后,周室所采取的一个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便是分封诸侯:“武王既已胜殷,制邦国以封有功者为诸侯;既封为国君,乃班赋宗庙彝器以赐之。”

  在武王革命中助战的诸侯受到分封,同时也享有周王室祭祀先王时助祭的政治待遇,《周颂·烈文》便是这种情况的一个记录。《毛诗序》说:“《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即政,当是周公还政于成王,成王正式掌权之时。武王灭商后二年去世,即位的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摄政,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的叛乱,七年后还政于成王。成王掌政,祭祀祖先,诸侯前来助祭,因赋此诗。其作者可能是周成王姬诵或周公姬旦。

猜你喜欢:

1.诗经雝的原文及注释

2.诗经载见原文及注释

3.诗经 维清

4.诗经 昊天有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