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头饰文化>

银色发簪的基本介绍有什么

伟坤分享

  银簪是古代男女均用的一种别住发髻的条状物,可以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银簪的基本介绍吧,仅供大家参考。

  银簪的简介

  簪子,是别住发髻的一件条状物的东西,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在客家人聚集的上杭县一些农村山区,凡是上了年纪梳盘头髻的妇女,在脑后盘结的发髻上,至今仍然保留着插上一支银簪的习俗。

  这样的银簪一般都是由白银制成,长约10厘米,中间较窄,两头稍大,末端尖利,雕有花纹,精巧玲珑,其形状类似现在的"耳挖子"。旧时候,客家尤其是客家妇女、经常遭受流寇、土匪或邪恶势力(包括流氓、地痞、无赖汉等)的欺凌,为了防身自卫,便开始随身携带一些短小锋利的铁器,以便在遭到突然袭击一时又无法脱身时给邓方以致命的一击。银簪不仅可以防卫,还可用作治病呢:一是凡遇头痛脑热等疾病,客家先辈曾用熟鸡蛋白与银簪用布包在一起,趁热在患者身上来回擦拭,据说疗效甚佳,历史相传,沿用至今。二是当客家姑娘要出嫁时,做娘的总要送一支银髻给女儿,并再三叮嘱女儿,在房事时如遇新郎出现"暴脱症",可取银簪向男方尾椎骨处重刺一针,据说也很奏效。三是如被毒蛇咬伤,用银簪刺蛇伤处,挤出毒血,防止蛇毒入心。

  不过,在现代的年轻客家妇女中,由于爱美、图凉爽等缘故,大都把头发剪成运动型或学生型,只是齐耳的头发。即使有些妇女留着长发,也很少人把头发盘髻起来,更不用说去插上一支银簪了。

  银簪的发展历史

  簪是古代男女均用的一种别住发髻的条状物,可以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而钗则主要是旧时妇女用来插戴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因此,簪、钗在古代都是既有固发作用,又有装饰作用的。簪、钗是中国古人开始束发以来即开始使用一直延续2000多年的固发用具。因此,每一时期的簪、钗形式不同,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工艺水准和审美理想及审美风格的变异。唐代妇女的发髻就格外复杂多样,堪称中国古代妇女发型之最。其束发用具种类也极其繁多,特别是金银簪、钗更为华丽。除实用功能之外,还有装饰作用。簪、钗的质地有金、银、玉或铜,上面镂刻花鸟纹,挂垂饰,精美的嵌以宝石。这些银簪、银钗使唐代妇女别致的发髻更加多姿多彩。

  银簪的历史文化

  从银簪头饰看文化

  银簪是古代人们用于绾发和装饰的一种最为常用的头饰。簪的本名称“笄”。银簪最初的作用是“男以定冠,女以绾发”,男女都可以使用。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到了清代,男女发式有了根本性区别,男人拖辫子,女人盘发髻,银簪渐成女子专用品。民国以后,男女理发之风渐行,银簪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银簪的样式多种多样,常见品种有双顶簪、如意簪、通气簪、盘髻簪、耳挖簪等。就形制而言,单股笄称“簪”,双股笄为“钗”,笄首有垂珠坠饰者则称为“步摇”。银簪造型千姿百态,样式工艺丰富多彩。从银簪上的图形纹饰看,银簪的装饰大致可以分为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人物神仙、吉祥符号、吉祥文字等。花卉果木中常见的有牡丹、莲花、梅竹、石榴、桃等。如“水仙簪”,名中有“仙”字,是吉利的花卉,人们认为用它作吉祥图案可避邪祛秽,给家庭带来吉祥;祥禽瑞兽有龙凤、仙鹤、鹿、十二生肖等;如“梅花与鹿”簪,因梅花分五瓣,比喻“福、禄、寿、喜、财”五种福。鹿借“陆”之谐音,“陆”与“六”同音,鹿又谐音“禄”,寓意六六大顺、加官进禄。吉祥符号有八吉祥、八宝、琴棋书画、文房四宝以及各种传统几何纹样等。吉祥文字有“大吉祥”“五世其昌”“福、寿、禧”等。银簪的装饰方面不仅展现了精美的图纹,也体现了古人们深深的文化情结。这些图案纹样运用形象符号的组合,传达着祈福纳祥、爱情美满的愿望。

  明清时期,女性发饰达到了传统精湛工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历史上民间簪钗中最精美的发饰。当时蝴蝶、蜻蜓、蝉等灵巧的昆虫图案都展现在女性的钗头上,形成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