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大东沟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卫文分享

  大东沟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战役规模的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决定了甲午战争的中方的战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东沟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大东沟海战经过

  大东沟海战经过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94年9月17日12时50分至14时。这一阶段的基本形势是:北洋舰队将弱小军舰置于右翼,主力铁甲置于最中成雁行队列作战,结果右翼遭到日军围攻而略受损失,相对应的是日本舰队将弱小军舰置于最后方鱼贯纵阵队列,后因北洋舰队从中截断而遭受沉重打击。这时双方都将敌方的弱舰位置作为进攻的目标,虽然彼此都有伤亡但胜负未分,但日本海军的鱼贯纵阵被打乱,而北洋舰队仍保持初始队形匀速作战,所以在此阶段,占据上风的是北洋舰队,日本舰队则处境艰难。

  大东沟海战经过第二阶段是从下午14时至15时30分。这一阶段中因为济远和广甲巡洋舰遁逃,超勇及经远等巡洋舰相继沉没,致使其作战实力大减。北洋舰队无法再与日军硬拼,不得不将战略方案由进攻转为防御,处境非常不利。日本海军方面因为比睿等三艘弱舰退出战场,而得以减轻负担、轻装上阵,战局的发展优势逐渐向日军倾斜。

  大东沟海战经过最后阶段是从下午15时至17时30分。北洋舰队方面,靖远、广丙等巡洋舰悉数归队,因定远桅楼被毁,靖远号暂代其升旗集队,军威重振,士气大增。日本海军因为惧怕定远等舰队鱼雷袭击,开足马力向西南方向撤退,北洋水师也收队返回旅顺。至此中日舰队五小时的激烈血战,宣告结束。

  大东沟海战兵力

  大东沟海战兵力在中国方面表现为:主力军舰北洋水师共12艘巡洋舰,其参战军舰吨位共计三万两千三百九十六吨,而且其中除了“镇远”和“定远”两艘军舰吨位达七千多吨,其余军舰排水量都在三千吨以下。北洋水师军舰航行速度慢,机动性也较差,且航速在十八节以上的军舰相比较,中国军舰和日本军舰的比例是2:5。中国所派参战人员明显少于日方,在大口径火炮数量上比较,中日双方比例是42:43,中方略显劣势。在此次海战中,北洋水师可用的弹药总量只有半个基数,其余的都是用减三装药的教练弹替代,弹药严重缺失以致对日本人最有威慑作用的305mm主炮只装备了3发榴弹。北洋水师在购买“致远”、“经远”等军舰后直到战争爆发前再未购置一舰。

  大东沟海战兵力在日本方面表现为:日本联合舰队12艘,其参战军舰吨位共计四万零八百四十九吨,除了其主力“比睿”等三艘军舰,其余军舰排水量也都在三千吨以上,日本舰队在机动性和航行速度上均占优势,在装备的速射炮数量上比较,中日比例是0:97,日本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日本直到战争爆发前仍然不遗余力的购买军舰。

  大东沟海战兵力部署从客观上来看,日本以绝定性优势占据着主导性地位,中方的失利从战争开始就已经注定,但是在装备这样明显的条件下中国将士仍然顽强杀敌、誓死保卫国家主权,是值得后人称颂与铭记的。

  大东沟海战的影响

  大东沟海战的影响对日本方面主要体现在:日军在此次海战中指挥有方,战术运用灵活,充分发挥了其舰队射程快和航速高的优势,始终掌握着战役的主动权,并且损伤相对中方较少,自此之后黄海海域的控制权也被日本所掌控。

  大东沟海战的影响对中国方面主要体现在:因为战场指挥频频失误,以及采用了不利于作战的战法,致使其在作战后不久便失去了控制权,海军及舰船的损失较为惨重。但是中国广大爱国将士在此战中表现出了不畏强权、顽强抗敌的英勇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不惧侵犯、誓死反抗的民族气概,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与铭记。此后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这也是甲午战争中不利于中国取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大东沟海战的影响对海域作战方面体现在:这次海战中中日双方所采取的作战战术及现场指挥,都对世界海军的海战理论及作战装备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战中可以看出铁甲舰依然是海上战争中不可缺少的主力舰,北洋舰队虽然在火炮口径方面占据优势但其射程较短,而日军的中口径速射炮弥补了大口径火炮的缺点,所以各国海军在日后的战舰设计中,都开始着重提高大口径火炮的射程,并加强中口径速射炮的火力。而且从中日双方采用的的不同作战阵列及最终成败得出,海上战役中纵向阵列比横向阵列更能将火力发挥到最大。


猜你喜欢:

1.大东沟海战的背景是什么

2.关于民族英雄的故事

3.沙隆战役的始末与结果是怎样的

4.北洋水师的战斗有哪些

5.2016政法干警笔试之文化综合重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