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荷兰战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卫文分享

  荷兰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盟军在法国实施的进攻战役。荷兰战役的任务没有全部完成,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兰战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荷兰战役的历史背景

  荷兰战役是盟军诺曼底登陆以后发动的一场对荷兰境内德军的战役。那么荷兰战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1944年6月6日, 288万英美盟军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于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开始了解放西欧各国的反法西斯战役。德军在东线都到了苏联的牵制,西线又遭到了英美盟军的重大一击,陷入了两线作战的艰难困境。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以后,英加盟军趁苏联对德发起进攻,德军无法顾及西线之际,开始对在法国境内的德军进行扫除,顺利地进行了一系列攻击战役,德军损失惨重,无法阻止大规模的进攻,只能进行防御。到了9月中旬,盟军几乎解放了比利时全境。

  随着盟军进展顺利,战线越来越长,盟军的后方布洛涅、加来、敦刻尔克等未被解放地区的德军成为孤军。虽然盟军的顺利已经成为了趋势,但是这一些地区的德军,依然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依然有十几万的有生力量。且这些地区靠近德国的经济重镇鲁尔区,战略地位也随之战局的变化而越来越重要。

  因此,为了盟军很顺利的攻占鲁尔区,破坏德国的战争机器,瓦解德国的抵抗意志,同时也为了间接支援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对德国的反攻。盟军统帅部决定在9月中旬,开展荷兰战役,歼灭后方孤立无援的德军,战线向荷兰鹿特丹发展,为进一步攻占德国腹地做好前期工作。这就是荷兰战役的背景。

  荷兰战役的结果

  荷兰战役历时55天,接近两个月,十几万盟军参加。但荷兰战役的结果,没有用想象中的理想。

  根据盟军统帅部在战役前制定的计划,盟军中的英军要从特脑特突破德军防线,向阿纳姆进攻,攻下莱茵河北岸,夺取登陆场。同时进占须德海湾沿岸,切断德军的退路。加军的主要战略是肃清被围于盟军后方的残余德军,主力部队向安特卫普地区的德军发起进攻,以歼灭埃斯科河河口地区的德军为主,完成任务后向鹿特丹发展。

  但是战役的经过并不是向盟军统帅部所想的那样。等到战役结束以后,盟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英军在德军的反攻下,没有取得登陆场。相反,英美伞兵在“市场-花园”计划中伤亡惨重。空降兵与地面部队的会师之路异常艰难。在“地狱之战”中,盟军损失了约1.7万人,而德军仅仅伤亡3000余人。巨大的伤亡代价迟滞了英军的进攻势头。

  在面对扩大战果艰难的形式下,盟军在攻占荷兰西南地区以后,便结束了荷兰战役。

  荷兰战役中,英加盟军在宽度200公里长的正面战线上向纵深推进了45-90公里,但由于在起初采用在狭小地段内突破敌人防御的战法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从荷兰战役的结果来看,也算是一次不成功的战役。荷兰并没有被完全解放,残存下来的德军依然给盟军带来很大的威胁。荷兰人民直到1945年,才从德国法西斯的爪牙中被拯救出来。

  荷兰战役的影响

  荷兰战役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役效果,但是它的影响还是深远的。

  荷兰战役,对战术理论来说是影响积极的。在荷兰战役中,盟军大量使用空降兵在德军后方进行空投,配合地面陆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使德军腹背受敌。同时,进攻的地面部队采取纵深梯次配置的战斗队形,以阶梯火力相互配合,加大了盟军的进攻火力的密度。这一战术,在战役初期受到了明细的效果。但是,由于德军识破了盟军的计划,对盟军的空降兵实施了反突击。因此在荷兰战役中,盟军的空降部队损失极为惨重。吃一堑长一智,荷兰战役为盟军日后的空降兵作战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减少了战争后期盟军的损失。

  第二个影响就是检验了盟军的新型突破战术的实用性:在狭窄的地段上突破敌人防御阵地,然后突击集团两翼以积极的行动扩大突破口,使得敌人的防线全面奔溃。在荷兰战役中,这个战术被运用到战场上,但是从整个荷兰战役的效果来看,并没有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因此在战争后期,这一战术并未被充分使用。

  荷兰战役的第三个影响,就是进一步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虽然盟军在战役中也遭受到了巨大伤亡,但是总体来说一直占有优势。而德军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下,四面楚歌。支持战争进行的有生力量被不断地消耗,为德国法西斯最后的灭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1.荷兰海军陆战队的历史

2.爪哇战役的发生经过介绍

3.法国宗教战争的结果

4.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5.美国和英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