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俄波战争有哪些影响

邱惠分享

  俄波战争是指俄国利用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对波兰发动的兼并乌克兰的战争,是俄国兼并乌克兰的第一次尝试,此战持续了13年之久。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俄波战争有哪些影响,希望你喜欢。

  俄波战争的影响

  俄波战争以波兰的失败和乌克兰被两国瓜分而告终。17世纪中叶爆发的乌克兰哥萨克起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俄国和波兰都不允许乌克兰获得真正的独立。俄波13年的战争,导致乌克兰一分为二,乌克兰人民遭受的民族压迫更为残酷。

  这次战争进一步改变了两国力量的对比。波兰最终衰败下去,逐渐在欧洲大国政治中消失。俄国力量迅速膨胀,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日益增长了实力:等级君主制正在向君主专制制度过渡,沙皇专制制度日趋形成;商品货币经济打破地区界限,正在形成全俄市场;强大的军队和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都成为俄国对外扩张、争夺欧洲霸权的重要基础。俄国经过18世纪初北方战争(1700─1721年),终于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到18世纪末,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通过三次瓜分波兰,最终实现吞并乌克兰的目标。

  俄波战争苏联失败的原因

  在最开始的时候苏联在兵力上占有很大的优势,红军为了这次战争还特别筹建了西南方面军,当时的人数大约在八万人左右,而那个时候波兰却并没有太多的兵力,人数也在五万左右。后来双方又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了补充,可是一直到1920年的时候苏联的军队至少还是比波兰多出了五万人,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出现了一些轻敌的现象,对于波兰的反攻并没有太过于重视,这也是苏联失败的一个原因。

  另外苏联为什么会失败还有一个原因,当时苏俄政府刚刚成立不久,国家中还存在一些矛盾没有解决,斯大林和布琼尼对于当时的战争并没有付出全力的支持,在华沙地区的战争中布琼尼并没有完全按照计划最高指挥的命令进行作战,而斯大林又十分的在意个人的胜利,这种英雄主义对于当时的战争是非常不利的,苏联的红军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遭遇最后的失败。

  俄波战争波兰杀俘虏的事情

  当时波兰曾经公开宣布苏俄损失的兵力在十五万人左右,其中有六万多人都被波兰军队俘虏了,还有三万多人是放弃了抵抗丢弃了武器,也就是说波兰获得的苏联战俘在十万人左右。据说在那个时候波兰对待这些战俘就仿佛对待奴隶一样,在一些关押战俘的地方,他们甚至开始被迫搬运自己的排泄物。

  另外还曾经有记载介绍过那时候波兰人时常会将战俘集中在一起进行一定规模的屠杀,导致战俘不断的死亡,波兰进行的以各种方式进行屠杀战俘的现象也让很多国家侧目。而波兰对外公布死亡的战俘大约在两万人左右,他们都是因为疾病或者饥饿才死去的,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现在一些俄国的史学家也曾经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据说被波兰杀死的战俘在八万人左右,所以说苏波战争波兰屠杀战俘的事情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俄波战争双方统帅

  图哈切夫斯基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1893~1937),191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18年参加苏军。生于斯摩棱斯克省多罗戈布日县亚历山德罗夫斯科耶庄园(今斯摩棱斯克省萨福诺沃区斯列德涅沃村附近)。1914年毕业于亚历山大军事学校,获军衔。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被俘,1917年逃回俄国。十月革命后转向苏维埃政权,成了一名人民的军事家。图哈切夫斯基是前苏联红军的创始人之一,功勋卓著的军事指挥家和理论家,第一批被授予元帅军衔的5名将领之一。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并且精通军事理论,被誉为“红色拿破仑”。

  国内战争期间,先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部工作,1918年5月起任莫斯科防区政治委员,6-12月任东方面军第1集团军司令,率部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同白卫军和捷克白匪作战。1918年12月-1919年1月任南方面军令助理;1919年1-3月任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司令,在北顿涅茨河同哥萨克白匪作战,4-11月任第5集团军司令,协同其它集团军胜利地参加了1919年东部战线的反攻,后又参加了从高尔察克军队手中解放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等战役。1920年1-4月,图哈切夫斯基任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同邓尼金军队作战。1920年4月-1921年8月,对地主资产阶级波兰战争期间任西方面军司令;1921年3月,在平息喀琅施塔得叛乱时任第7集团军司令;4-5月指挥坦波夫地区的军队平息了安东诺夫叛乱。图哈切夫斯基任集团军和方面军司令时表现出很有组织能力和军事才能,在他的领导下高加索方面军取得了叶戈尔雷克斯卡亚和北高加索战役的胜利,西方面军则协同西南方面军于1920年给地主资产阶级波兰以决定性打击。

  战后,图哈切夫斯基任工农红军军事学院院长。1922年1月-1924年4月再任西方面军司令。后来任工农红军参谋长助理,1924年7月起任工农红军副参谋长。1925年11月-1928年5月任工农红军参谋长,积极参加1924至1925年实行的军事改革。1928年5月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1931年任苏联副陆海军人民委员和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任工农红军装备。1934年起任副国防人民委员,1935年与亚基尔成功举行震惊世界的基辅军区大演习。1936年起任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兼军训。1937年突然被解除副国防人民委员职务,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司令。6月被秘密逮捕,随即被枪决。二十年后,苏联最高军事法庭撤销了对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的判决。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恢复了他们的党籍,苏共二十大为他们彻底平反。但是,苏联人为这一过错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是永远无法挽回的。

  毕苏茨基

  毕苏茨基(1867~1935),是波兰备受争议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和独裁者。1867年12月5日生于维尔诺城,1935年5月12日卒于华沙。1887年被指控策划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捕,流放到东西伯利亚,1892年回国,参加波兰社会党,并成为该党领袖。1894年,创办该党的机关刊物《工人》。1906年,波兰社会党发生分裂,成为该党右派波兰社会党革命派领袖。1908年脱离社会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组织波兰兵团对俄国作战。1917年因拒绝宣誓效忠德奥,被囚于德国马格德堡监狱。波兰第二共和国(1918~1939)建立后,成为国家元首(1918~1922)。1919年,发动对苏俄战争,被授予元帅称号。1923~1926年,因国家民主党在议会中取得胜利而暂时退出政界。1926年5月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合法政府,成为军事独裁者(1926~1935),打着“整顿社会政治制度”的旗号,在政府和军队中清洗异己,修改宪法,破坏议会制度。1934年与希特勒签订《德波互不侵犯条约》。1935年,制定并实施反民主宪法。他于1935年逝世,4年后波兰被德国占领。波兰华沙有一座广场以他的名字命名。

俄波战争有哪些影响相关文章:

1.俄波战争简介

2.英荷战争简介

3.苏波战争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