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甲午战争南洋水师见死不救的原因

邱惠分享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知识人都在对这场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众多方面带来巨大冲击的战争进行反思。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甲午战争南洋水师见死不救的原因,希望你喜欢。

  甲午战争南洋水师见死不救

  甲午战争爆发,大清第一海军首当其冲的被卷入战火。而号称大清第二海军的南洋水师,却给人的感觉是作壁上观。

  其实,南洋水师原本有机会成为战争中的一员。早在战争爆发的前的6月,驻英公使龚照瑗就建议"将南洋得力各兵轮酌调北听差",但是李鸿章却以"南省兵轮不中用,岂能吓倭?"为由拒绝了龚照瑗的提议。但是,李鸿章却将北上参加清廷第二次校阅水师的广东水师的三艘巡洋舰给留下了,虽然表面上看是程璧光上书请求留北洋备战,实则是因为北洋水师中除了"八远"舰之外,能勉强一战的也只有扬威、超勇两艘"快碰船",兵力严重不足。能选中艘排水量千余吨的铁胁木壳船,却无视南洋水师5艘排水量超过2000吨的战舰,不知是真的嫌弃南洋水师的舰船太过陈旧,还是因为对湘系集团心存疑虑而放弃调遣。

  让李鸿章没想到的是,大东沟海战北洋水师一下子就损失了五艘舰船。由于清政府没有建造能力,又难以及时购买外国军舰,急需给北洋水师补充兵力的的李鸿章此时却想起了被他称为"不中用"的南洋水师,于是向朝廷"奏调南洋水师主力舰来助战"。可是,两江总督刘坤一以"东南各省为财富重地,倭人刻刻注意"和"前敌与饷源均关大局"为由,请求免派南洋水师的战舰北上。到了清廷再次商调南洋主力战舰北上之时,南洋大臣张之洞又奏称战舰北调只能徒供一击,再次给拒绝。李鸿章借调南洋水师的计划失败,只能哀叹用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张之洞虽然拒绝了南洋水师的北调,却似乎没有放弃备战。一边接洽葡萄牙、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商讨购买战舰事宜,一边联络为北洋水师总教习琅威理前来调教南洋水师。但是,战局的发展由不得张之洞按部就班的去整军备战,被围困在威海卫的北洋水师朝不保夕。如果强行调派南洋水师直接去救援,面对日本占据绝对优势的联合舰队无疑于"羊入虎口"。此时,清廷上下有人提出了"潜师"的计划,意图围魏救赵。1895年1月14日,衙门给张之洞发来上谕"有人奏倭人全师而出,国内空虚,若以水师捣入其境,或游弋其各岛,使彼有内顾之忧,而我得抽薪之计等语。著张之洞唐景崧会商办法具奏。"甚至有人称,曾自告奋勇赴长崎、神户、横滨等处侦查,发现长崎没有防备。但是,张之洞再次以"船薄行迟,炮无新式,将弁难求,实无大用"为理由,任务南洋水师"断难出洋"。直到远在美国的容闳建议,"中国速向英伦商借一千五百万圆,以购成铁甲舰三四艘,雇佣外兵五千,由太平洋抄袭日本之后,使之首位不能相顾",张之洞对此建议十分赞赏,所以就派容闳去伦敦借钱了。到了2月3日,日军攻占威海卫,刘公岛与外界完全隔绝之时,张之洞催促朝廷"不惜巨款,速购穹甲快船五六艘,大鱼雷炮船十数艘",同时要求将北洋水师外购的军舰划归南洋水师指挥。然后编两支舰队,南洋新购战舰直扑长崎,北洋新购战舰攻击朝鲜沿岸。结果,就在清廷的一众大员们还在热烈探讨围魏救赵战术如何实施的时候,2月11日刘公岛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李鸿章赴日求和

  战争正式打响的前夕,面对日方咄咄逼人、战事似已不可避免的形势,光绪皇帝的主战态度是比较坚决的,屡催身膺重寄、统帅淮军和北洋军队的李鸿章积极筹划,应对战事。7月16日,又通过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这样一道谕旨:

  现在倭韩情事已将决裂,如势不可免,朝廷一意主战。李鸿章身膺重寄,熟谙兵事,断不可意存畏葸。著凛遵前旨,将布置进兵一切事宜迅筹复奏。若顾虑不前,徒事延宕,驯致贻误事机,定惟该大臣是问!

  从这道谕旨的口气,就可以品出光绪皇帝对李鸿章的督责之切和对他战备不力、“徒事延宕”的不满。的确,李鸿章是实在不希望打起仗来。要说,在战前可能的条件下,就清朝方面而言,尽量争取化解矛盾、避免战争是应该的。为此,李鸿章主张中日双方同时从日本撤军,这自然是合理的。这一点若能落实,自是息事的可取措施。但日本方面并不答应。随后,李鸿章又倾向于清朝单方面从朝鲜撤军,但光绪皇帝明确否定,在给李鸿章的谕旨中说:“彼顿兵不动,我先行撤退,既嫌示弱,且将来进剿,徒劳往返,属殊非计。”② 既然光绪皇帝有此指令,清朝单方面撤军的设想也就不能落实。问题是若实行清朝单方面撤军是否可取。有资深的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如果中国在双方撤军谈判失败的情况下,宣布根据朝鲜政府的要求(当时朝鲜有这种要求——引者)而单方面撤军,未始不是切实可行的措施。因为日本当时已经在外交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中国军队一旦撤离朝境,那末,它不仅在外交上更加孤立,而且想把清军拖住的阴谋必然破产……所以,在此阶段中,李鸿章保全和局的想法不见得全错,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同时也指出了他认识上的缺陷:“问题是他未能洞察奸谋,及早采取相应的策略。果真如此的话,日本尽管还会玩弄各种花招,但要想急于挑起衅端则势所难能了。”应该说这是很有道理的。

  日本是根本没有正义可言的,除非借口代别人打抱不平而自己捡便宜也可以算作正义。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正像我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根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以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希望能够以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相同之处

  中法战争中一些我国取胜的战役:光绪九年(1883年)四月十三日,刘永福力歼李维业,同年七月十三日,黑旗军与法军战于怀德,法军败撤,同年八月初黑旗军与法军战于丹凤,法军败撤,光绪十年(1884年)闰五月初一,二日法清战于观音桥,法军败撤,同年六月十五日,法军第一次进攻基隆,失败,同年八月二十日,法军进攻沪尾失败,同年九月二十五日,基隆法军进攻鸟嘴峰清军,法军失败,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初七,八日,法军进攻关前隘,法军败绩,同年二月十一日,冯子材率军出关收复文渊,十二日,清军与法军战于驱骡,法军旅长尼格里受重伤。十三日,清军收复凉山。就本人所见,上述统计我国军队在与法军交战中就有11场胜利。

  然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我们鲜能找到称得上胜利的一次战役,然而比较深入的了解这场战争,我们会发现战争初期,战斗时非常激烈的,清军的士气也是很高的,也不缺乏那种拼死作战的英雄,其中安城渡之战就是就是打得比较好的一场伏击战,在这次伏击战中清军利用地形地物相当成功,周宪章等武备学生和士兵也英勇善战,充分发扬了誓死抵抗的爱国精神,歼灭了较大的日军。后由于人数较少和增援不及时而功败垂成,甚为可惜。中日军队激战成欢驿时,也可以发现中国军队抵抗激烈,如江自康部奋勇抵抗,聂士成时驰骋枪林雨弹中,往来策应见军火垂尽,不得已率众溃围而出。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肯定战争初期清军是不乏士气的,在初战成欢驿时,清军兵力上占劣势,意图退回平壤,再战。初战成欢失利对士气有很大影响。然而在后来的平壤战役当中,战役初期,清军打得非常的漂亮,在船桥里战役中,清军以2200人对3600敌兵,拼死搏斗取得重大战果。日军将校以下死者约140人,伤者约290人,大尉军官被击毙者4人,2名,旅团长,联队长受伤,第21连队之第二第十两个中队,军官全部战死。日军死伤惨重。清军在坚守普通江这次战役中,战况也异常壮烈,据参加这次战斗的一位盛军军官员称:西北一路,清军“死力据守,如铁壁铜墙”终使得日军难越雷池一步。玄武门外的战斗更是可圈可点,清日双方兵力是1:2. 7,兵力如此悬殊,然而在统帅左宝贵的激励下奋勇抗击,死战不退,壮烈殉国。统帅阵亡后,士兵仍然不屈,数百士兵仍“据高垒,飞铳如骤雨降,不可向迩”,顽强的进行抗击。战至此时,日军攻占了牡丹台和玄武门,然而仍被阻于内城之外。特别是平壤西,南两个战场形势很好,日军进攻连连受挫。次日之战日军共死189人伤516人。而清军在战斗中的伤亡人数远少于日军。日军所携带的口粮及弹药将尽,而且皆在城外冒雨露宿,处境极为困难。如果身为平壤诸军总统的叶志超下决心坚守,并能够坚守数天的话,非但战事当有转机,而且日军将无力再战,只能不战而退。中法战争在镇南关这次战役中,还好有冯子材,王孝祺,苏元春,王德榜,李秉衡,各司其职,奋勇一战,避免了法军侵入我国境内,避免了其攻占龙州,要挟清政府巨额赔款的厄运。然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几乎没有任何一次战役能够顿挫日本气焰,我国军队一败再败,士气一衰再衰,中法战争中因出现镇南关大捷而扭转陆上战局,后签订条约,处理也较为妥当,对国家元气伤害不大。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叶志超撤逃平壤对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他率军出逃后即中日军埋伏,将士惊恐不安,进退两难,死伤惨重。这时所属兵士多是淮军精锐,以后战局发展真不堪设想。当时日军所处环境:口粮及弹药将尽,而且皆在城外冒雨露宿,“身为总统的叶志超下决心坚守,并能够坚守数天的话,非但战事当有转机,而且日军将无力再战,只能不战而退”这个假设真的成立,让日军不能饮马鸭绿江,更别说威胁京城。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至今让中国人感到耻辱的《马关条约》。中国的国运很可能朝良性方向发展。

甲午战争南洋水师见死不救的原因相关文章:

1.关于甲午战争感想文章

2.甲午战争的介绍

3.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

4.电影甲午战争观后感

5.《甲午战争》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