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凡尔赛体系是什么

邱惠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欧洲三大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解体,原本其领地内的少数民族纷纷独立为民族国家,像捷克斯洛伐克、波罗的海三国、芬兰、南斯拉夫以及波兰,这些国家形成的欧洲态势被称作“凡尔赛体系”。其中,波兰第二共和国人口约2,700万,领土面积为388,000平方千米(排于全欧洲第六位),是东欧最大的国家之一,但随着德国与苏联逐渐自一战与内战的创伤恢复,这些独立出来的新兴小国感受到两欧洲大陆强权国的威胁,同时其本身国力又不足以对抗,遂开始寻找盟国以保障本身安全,波兰便寻求英国与法国的协助。

欧洲大陆上其他的小型国家,如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三国组成了所谓的“小协约国”,波兰在寻求邻国盟友的过程中也想加入其联盟,但遭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拒绝,因而怀恨在心。两国间又彼此煽动其境内的少数民族冲突,捷克斯洛伐克煽动波兰内的乌克兰人,波兰则鼓励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洛伐克人反对捷克人。在波兰领土四周,仅有罗马尼亚始终与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21年3月还曾签订同盟条约,以应对苏俄的威胁。虽然到了1939年该条约已经过期,但罗马尼亚仍对后来波兰政府、士兵与难民的逃亡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