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

晓明分享

  帕尼帕特位于德里以北约五十英里,是印度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古战场。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在这里发生了三次重大的战争。1526年,巴布尔在这里打败了德里苏丹的十万大军,结果建立了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1556年,阿克巴的首相拜拉姆·汗在这里打败了觊觎皇位的喜穆的军队,巩固了莫卧儿帝国的统治。1761年,马拉塔人和阿富汗人的封建集团又在这里进行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战争,以马拉塔人封建集团的失败而告终。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

  第一次战役

  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亚封建主巴布尔为乌兹别克人逐出中亚后,退居喀布尔,见德里苏丹国衰乱,遂向印度发展。

  他迅速掌握了刚在伊朗高原使用的新式火器,而当时印度军队对火器还几乎无人知晓。

  巴布尔率领1200人马携火器占领旁遮普平原后,于1526年初直逼德里。德里阿富汗苏丹伊卜拉欣·洛迪(1brahim Lodi)亲率4万(或说10万)大军来迎,两军于4月21日在帕尼帕特相遇。

  阿富汗军依仗优势兵力发起猛攻,但被巴布尔军的火炮压制在前沿。此时巴布尔以骑兵迂回到敌军侧翼,发起突袭,阿富汗军大败,苏丹战死,巴卑尔随后又占领了德里和阿格拉。

  4月27日巴卑尔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礼拜堂仪式上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结束了德里苏丹国在印度的统治,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第二次战役

  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苏尔王朝为穆斯林阿富汗人所建,一度完全取代了莫卧儿王朝在北印度的统治。

  1555年,被赶走的莫卧儿皇帝胡马雍乘苏尔王朝内乱之机,夺回德里。次年初却意外去世。其国相拜拉姆汗拥胡马雍13岁的儿子阿克巴(Akbar)于旁遮普即位。苏尔王朝的印度教主、首席大臣喜穆乘机攻占德里,随即自称超日王。拜拉姆汗率1万骑兵来攻。

  1556年11月5日与希穆所部5万骑兵及战象千余头,会战于帕尼帕特。起初,希穆军占了上风,但希穆被流矢射中眼睛,昏迷不醒,士兵失去指挥,仓皇溃散,希穆被俘处死,德里重归莫卧儿人所有。此役为阿克巴恢复和扩大莫卧儿帝国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战役

  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18世纪中叶,莫卧儿帝国已土崩瓦解,南亚次大陆群雄割据。

  阿富汗族与马拉地族联盟成为其中两支最强大的力量,均欲控制德里,称霸印度。

  1759年,阿富汗杜兰尼王朝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第五次率军南下,深入北印度,连败马拉塔联盟的北方部队。联盟首领巴拉吉二世(BalajiⅡ)令其侄子萨拉希夫·拉奥·巴奥(Saolasiv Rao Bhao)率大军北上拒敌。赶走了阿富汗人,重占德里,但因为得不到罗希尔坎德和奥德人的支持,在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的反功下,只得西撤防守。

  1760年11月1日,两军在帕尼帕特形成对峙局面。巴奥领有45000人马,艾哈迈德则有60000人,而且装备的大炮比马拉塔人的更精良。两军对峙两个半月,马拉塔军给养不继,巴奥遂于1761年1月14日以全军发起攻击。起初,有获胜之势,但艾哈迈德汗保留了一支主力军,在敌军力疲之际投入战斗,扭转了战局。巴奥殊死拼搏,终于阵亡,马拉塔军大败,损失惨重。巴拉吉二世不久即忧伤而死,马拉塔联盟的霸权以此开始走向衰落。

  这次战役事实上摧毁了印度面对西方侵略时惟一一支可能进行有组织抵抗的力量,使得英国东印度公司在随后一百年内逐步控制了印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