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战役为什么法国惨败
法国战役又称法兰西战役,德国将其称为西方战役,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及低地国家。法国战役历时不到三个月,法西斯纳粹德国便拿下法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法国战役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法国战役介绍
法国战役是1940年5~6月期间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而于采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的总称。
波兰战役后,德军制订作战计划“黄色方案”规定,对西线的军事行动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5月10日~6月4日),德国A集团军群(司令为伦德施泰特)辖3个集团军实施主攻,穿越阿登山区,绕过马奇诺防线,迅速推进至英吉利海峡,尔后在德国B集团军群协同下围歼英、法、比军于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地区;德国B集团军群(司令博克)辖3个集团军,实施助攻,占领荷兰、比利时;德国C集团军群(司令勒布)辖2个集团军实施佯攻,从正面牵制法军。至第二阶段(6月5日~6月25日),德国A、B集团军群调整部署后,向法国腹地推进,协同德国C集团军群围歼驻守马奇诺防线的法军,迫使法国退出战争。德军总兵力为141个师。
西线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以在敦刻尔克至瑞士的法国边境地区部署有108个师组成东北战线(下辖3个集团军群),与22个比利时师和10个荷兰师共同实施战略防御。第1集团军群编成内的部队包括英国远征军。
5月10日,德军发起进攻,对法、比、荷境内的72个机场及纵深目标实施航空突击,并在鹿特丹、海牙实施空降。在德国B集团军群右翼,荷军在德军打击下迅速瓦解,于15日投降;在其左翼,德军空降部队于10日凌晨偷袭扼守列日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成功,比军防御即告崩溃。盟军第1集团军群按计划驰援比利时。德国A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于12日越过阿登山区,次日下午在空军支援下强渡默兹河,14日占领色当、迪南并突破法国第9、第2集团军防御,向英吉利海峡推进,20日占领阿布维尔,切断联军第1集团军群与索姆河以南法军的联系,尔后北上向被围联军侧后卷击。21日,新任联军总司令魏刚命令所部向阿拉斯方向德军翼侧反击,未果。24日,希特勒下令已进至艾尔运河的德装甲部队暂停进攻,使联军获得在敦刻尔克组织防御的时间。26日,英国内阁下令实施“发电机”计划,组织敦刻尔克撤退。28日,比利时投降。至6月4日,英法军队33.8万余人(其中法军约12万人)从敦刻尔克撤至英国。
6月5日,德国B集团军群突破法军沿索姆河和埃纳河仓促构筑的“魏刚防线”,直逼巴黎。10日,法政府迁至图尔(后又迁至波尔多)。同日,意大利对法国和英国宣战。14日,德军占领巴黎。16日,贝当元帅出任法国。17日,德军从侧后推进至瑞士边界,法国第2、第3集团军群被围。同日,法国政府请求停战,22日与德国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同意德国占领法国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并宣布退出战争和解除法国舰队武装。25日,法国全面停火。
在法国战役中,德军伤亡约14万余人(主要为负伤),失踪1.8万余人;法军亡8.4万人,伤12万人,被俘190万人;英军损失6.8万人。法国军事思想落后,对装甲部队快速突击认识不足,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是导致法国迅速败降的主要原因。
法国战役法国失败的原因
1940年5月1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军正式施行军事方案“挥镰行动”,天刚刚微亮,成群的德军施图卡轰炸机就开始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同时,地面部队也分别对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至此,入侵法国的战役正式拉开了序幕。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在德军进攻6周内就被迫宣布停止抵抗并签下了停战协议。
为什么这么一个军事强国在进行六周的抵抗后就输得一败涂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说是德军先进的军事理论使法国无法招架;也有人说是法国民心涣散...我想就课上所学到的和了解到的略述我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法国惨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之一正是在于法国国民士气低落,无心应战,军队战斗力较德军而言堪称一个地下,一个天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促使法国推行了绥靖政策。绥靖政策的推行一方面纵容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另一方面也使国内百姓渴望和平,厌恶战乱的情绪高涨,无法控制。据隆美尔回忆到,有一次独自坐着指挥车寻找落在后面的部队,路遇大约有50辆军车的法国军队,令人惊讶的是他们都纷纷投了降。由此可见,当时的法军有多么无心恋战了。肖伯纳曾说过:“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而二战中的法国恰恰失去了这两个先决条件,失败自然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原因之二:(较其德国而言)法国军事理论过于落后:在法兰西战役中法国仍沿用了一战的阵地战、防御战,而且盲目依赖马奇诺防线,完全忽略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军事技术和战术思想的进步。而这次战役中,精明的德军实行了闪电战,即各兵种立体式配合进攻,对敌军进行突然毁灭。闪电战中德军大规模使用了装甲兵和航空兵,而法国却将坦克分散在各个部队中,无法集中。因此当强大的装甲部队从天而降时,法军只剩举手投降的份了。然而值得讽刺的是法国当时拥有近代化陆军的许多构成因素,他们所拥有的坦克要比德国人在开战时所已经建造的全部数量还要多──其中许多都比德国的坦克体型大、装甲厚,虽然速度可能较慢。法国的迅速败亡,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
原因之三即是二战时法国将领过分轻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让法国的高级将领完全陶醉了胜利的喜悦中,夜郎自大,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理论置之不理。法军在1936年制定的《大兵团战术使用条令》中写到:“杰出的长官们在胜利后(指一战后)的日子里客观确立的军事学说的实质应当仍然是我们大兵团战术使用的主要基础。”可见,当时法军的自我陶醉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了。李德·哈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中也这样描述到:“在法国方面,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培养了他们的骄气,而其他国家的军人也都一致推崇他们的军事知识,于是也就更使他们有不可一世之感。...那些较高级的法国将领们对于这种英国产生的“理论”,几乎完全不加以注意──这与那些积极研究的德国新派将领们恰好成一强烈对比。”法国的确不能忽视以往战争的经验,但也必须牢记,它不能成为当今时代的规范。
法兰西——这个使德国在第一次世界战争中国力殆尽,血战四年却未能攻克的国家,在22年后的六周内便被其轻而易举征服,这血的教训不能不发人省心。
跳出法兰西战争的圈子,我联想到了中国。现如今中国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上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周边环境却让人担忧: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可能一触即发。因此,暂时安定的中国应从法兰西惨败中积极吸取经验和教训,扬长辟短。俾斯麦曾经说过“蠢人常说他们是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学习。我却认为利用别人的经验更加好些”。否则,中国成为第二个“二战中的法兰西”也是有可能的。
法国战役伤亡人数
德军
大约27,074名德军阵亡,另有111,034人受伤,18,384人失踪,伤亡人数总计156,000人。
盟军
德军消灭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波兰,赶走了英国军队。盟军共损失2,292,000人(含被俘)。伤亡,包括死亡或受伤,如下:
法国 - 90,000人阵亡、200,000人受伤,大约1,800,000人被俘。1940年8月,1,575,000名战俘被送往德国,其中大约940,000人被留下直至1945年被盟军解放为止。而在德国被囚禁期间,共有24,600名法军战俘死亡、71,000人逃跑、220,000人根据维希政府和德国各个协定而被释放,以及数十万人由于残疾和/或疾病而获得假释。大部份战俘在被囚禁期间被当作奴隶劳工。
英国 - 68,111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比利时 - 23,350人阵亡或受伤
荷兰 - 9,779人阵亡或受伤
波兰 - 6,092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捷克 - 1,615人损失,包括400人阵亡
看了“法国战役介绍”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