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华夏文明的灭亡的是什么东西
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但是有一件发明,它远不及四大发明技术含量高,它甚至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它却差点断送了华夏文明!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导致华夏文明的灭亡的是什么东西,希望你喜欢。
导致华夏文明的灭亡东西介绍
它是什么呢?
它就是马镫!
马镫,就是跨在马背上,令骑手双脚踩踏的一个半圆体。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变革,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目前出土最早的马镫是在西晋时代(虽然有人认为西汉也有马镫壁画,但那很可能是单边马镫,而且材质应为皮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镫)。
这个小东西的发明以及普及,带来了骑兵战术的重大改变!
中国在秦汉时代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强国,作为一个农耕民族,能与北方强大的匈奴、乌桓等骑射民族对峙,并屡屡取得完胜,武功不可谓不显赫。
而秦汉时代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战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骑兵进化尚未完善。
在马镫普及之前,骑兵无论从奔袭能力还是冲击能力上,都受到限制。中原骑兵的主要任务多为侦查、袭扰和迂回。正面大规模冲突,主力还是步兵。
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军事技术优势是,他们长期生活在马背上,人马合一,又精通射术,因此他们的骑射本领是大多数中原人难以拥有的。
而中原人只有少数骁勇的骑将拥有骑射本领,比如李广、吕布等人,中国秦汉时代的史书《史记》、《汉书》、《三国志》多将“便弓马、善骑射”当做一个武将武力的重要指标,就是这个原因。
骑射的优势虽然明显,但并非无法弥补。中原人可以用弩代替弓箭与之对射的时候,这个优势就被弱化了。
西汉李陵以五千弓弩兵大战匈奴八万骑兵,恶战八昼夜,最后是因为弩箭用尽才被俘。
说明匈奴人面对汉人的弩箭环形阵毫无办法。
因为没有马镫,骑手在马背上无法负荷过重的装备,因此全是轻骑兵,面对弩箭的威胁,任何轻骑兵都是活靶子。
后汉时界桥之战,袁绍大将麴义就是用八百弩兵击溃公孙瓒上万轻骑兵。
骑兵战术不完善,技术装备又以中原占优,因此,秦汉时代一个步兵可以抵匈奴五个步兵(见《史记》),在汉武帝大规模饲养战马,培养骑兵之后,更加拉开了技术差距。
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碾压北方游牧民族。
因此才会有大汉四百年江山,以及曹操一战灭乌桓的战绩。
但是,到了西晋中后期,这个局面彻底改变了。
马镫的诞生和普及,使得骑手可以在马背上任意做动作,并可以负荷沉重的装备,甚至可以解放双手。(冉闵就善于双手持兵器冲阵,所向无敌)
就这样,“重骑兵”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历史上重骑兵首次迎来高峰,就是在“五胡乱华”时代。
马镫的出现,使得本就善于骑射的鲜卑、乌桓、匈奴、羌、羯、氐等游牧民族,骑兵部队战斗力成几何倍增长!
重骑兵号称“铁浮图”,鲜卑则有精锐“连环马。”(冉闵就是被连环马阵击败)
在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重骑兵是步兵的噩梦。
由于重骑兵身穿厚重的铠甲,普通弩箭伤不了他们,而重弩却装弹缓慢,来不及连射,因此,中原人弩箭克制骑兵的老办法失效。
重骑兵优秀的机动力,和强大的冲击力,令所有步兵方阵都失去了意义(除非用战车结阵,但这既费时又筹措困难)。
马镫的普及,使得重骑兵在中原腹地任意驰骋,无人可挡,
中原人噩梦就此降临。
五胡乱华时代,北方汉人十不存一,被屠戮殆尽,乞活军转战南北,败多胜少。史书称:古往今来,这次动乱登峰造极,前所未有。华夏文明岌岌可危!
有人会问:中原人为何不组建重骑兵部队对抗胡人呢?
谈何容易!
重骑兵号称“具甲骑兵”,全副装备重达几百斤,高速冲锋下,要求骑手和战马要有极高的素质,骑术和耐力都是超一流。当时北方的重骑兵都是“马选神骏,人挑健儿”的精锐。
中原人无论从骑术还是体能,都很难达到要求,更悲剧的是,失去长城以及河套地区后,中原及南方不产战马,战马品质不够格,所以,中原人根本无法组建大规模的重骑兵部队。东晋组织北伐,集合全国之力(包括收编北方流浪部队),才勉强凑够三千重骑兵。
其实,即便是胡人,他们的重骑兵部队数量也并不多,各部落重骑兵多则万余,少则数千,都是他们的核心精锐。
但是,要知道,几千重骑兵已经是可以横扫天下了。
冉闵收编汉人北方精华,勉强凑够一千铁骑,结果横行北方,杀得羯族土崩瓦解。
只是很遗憾,冉闵面对的对手除了羯族,还有以逸待劳的鲜卑。鲜卑趁冉闵虚弱之际,以二十万大军南下。
决战中,鲜卑人用“连环马”方阵而前,冉闵重骑兵部队全军覆没。结果冉闵匹马单枪,双手持两刃长矛马踏铁骑军阵,格杀鲜卑精兵猛将三百有余,突围而走。
最后是因为胯下朱龙马体力不支,倒地暴毙,这才被鲜卑人擒获。
缺少优质战马以及优秀骑手,一直都是南方汉人政权的软肋。
马镫发明之前这种缺陷还可以用技术手段弥补,可马镫普及之后,这种缺陷就成了无法填补的鸿沟。这也是后来宋朝面对北方异族力不从心的主要原因。
五胡乱华是中原第一次被异族统治,也代表着秦汉文明的终结。
虽然五胡乱华很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西晋民族政策的失败导致的。
但是,我们同样不可否认,军事技术的改革,也是这种变乱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个小小的马镫,改变了历史进程!
当时,面对此起彼伏的胡人政权,南方王朝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唯有凭借长江天险自保。
这样看来,冉闵的血战,以及后来刘裕的北伐,就显得太牛叉了!
华夏文明的最高峰宋朝
宋代城市又一个深夜。一阵又一阵,一段又一段,从酒楼、茶馆艺人指下口中传来的作乐声、市民的欢笑声、丝竹管弦之调、畅怀痛饮之音,传入深宫,传到仁宗的耳畔。仁宗不禁问宫人:这是何处作乐?当宫人告诉他说这是民间酒楼作乐,仁宗不由感叹起自己在宫中冷冷清清,羡慕起高墙外面的夜市生活来了……
这是出自《北窗炙鞣录》的记叙,如果将这条史料放在整个古代城市生活史中去考察,就会发现这条史料是很珍贵,很有用的。因为皇帝羡慕城市夜生活,在宋代以前还未有过这样的记录,在宋代以后也不多见。根据史家的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最早的夜市出现在唐代的中晚期,其依据是当时的一些文人的诗作里,出现过这样的句子: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类似这样的描写,还可以搜罗出一些来,但数量不会太多。依笔者之见,这种夜市即使有,也是极其有限度的,因为唐政府有规定:城、坊、市门必须在日头一落就关闭,城市里面普遍夜禁,连燃烛张灯也有限制,若有违犯,要受到处罚。或者说,唐代的夜市只出现在少数的商业繁盛区,而且多限于供达官豪吏纵情声色的场所。它与宋代城市那种真正属于市民自己的夜市相比,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宋代夜市以服务业为胜
宋代市民的夜市生活较之前代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人们经常提起“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这一夜市现象,还被小说家予以剪裁,写成了话本《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死而复生的痴情女子周胜仙,在夜深之时,到灯火齐明的樊楼上去寻找开这樊楼酒店的范二郎。小说家以“樊楼灯火”为创作背景,足见夜市生活在市民心目中不可或缺的位置。
以东京马行街夜市为例,这条街长达数十里,街上遍布铺席商店,还夹杂官员宅舍,从而形成坊巷市肆有机结合的新格局。用宋代文学家孟元老的话来说,这里的夜市“比州桥又盛百倍”,其繁华热闹可想而知,以至于在马行街的夜市上,车马拥挤,人不能驻足。具有百余万人口的东京,大概会有上万上十万或更多的市民到这里逛夜市。
那又明又亮的灯火,足可以照天,可以将长达数十里的马行街辉映得如同白昼一般。即使夏日,整个天下都苦于蚊蚋,可是蚊蚋由于恶油,却在马行街的夜市上绝了迹。怪不得大文豪苏轼满怀感慨地写道:“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此中流露出对马行街夜市的深深怀念。这是因为马行街上的夜市是以服务性行业为胜的,以苏轼的身份,他当然可以在这里寻找到上乘的服务。
由此而推及其他市民,无论是何等身份,出于什么缘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只要需要,只要付出酬劳,都可以在夜市上找到适合自己情趣和嗜好的消遣方式,这是宋代城市夜市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如北山子茶坊,内建一“仙洞”、一“仙桥”,吸引得仕女结伴来此夜游吃茶。又如有一官吏深夜回家,碍于路远,便到市桥赁得一马;此时已是二更,但赁马者服务极为周到,牵马送至家门。还如许多提瓶卖茶的小贩,为了等待深夜才能归来的官府衙门人员,竟整个夜晚在市场上守候着。
导致华夏文明的灭亡的是什么东西相关文章:
上一篇:中国古代抒情诗大全集
下一篇:拯救华夏文明的冉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