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文明古国>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历史文化介绍大全

邱惠分享

  这个地区,历史上被中国人笼统称为印度,与古代中国关系极为密切。但是近代中国人对之误解甚多。印度本身古代没有成文史,没有任何有系统的史书。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印度历史文化介绍,希望你喜欢。

  古印度历史文化介绍

  1、古代只有古印度地区,并没有印度国

  印度一名(Indu ),在古代是指南亚次大陆印度地区——印地。

  印度是地区之名而并不是国家之名。因为在历史上,印度不是统一国家,所以没有固定的国名。在英国人把大印度地区殖民地化以前,这个地区的政治状态一直是小邦和部族林立,从来没有被彻底统一而成为同一个国家。

  印地,历史上是人种来源极其复杂的混杂地区,有白种人、黄种人(包括蒙古人、汉藏人)以及褐色人和小黑人。

  印度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和民族(至今也没有)。所以没有什么印度民族。

  印度地区古代以来也没有统一的本土文字和语言。

  所以印度地区今天除了方言外,统一的官方语言是英国殖民者输入的英语

  2、印度地区中国人命名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一名,也非印度人所自名。

  印度,是唐代中国人给印地的命名。古代中国史籍中称印地为印度,还称为身毒、申毒、天竺、天笃、身笃、乾笃、贤豆、呬度、印第亚、印特伽罗、末睇提舍、婆罗门国、沐胥、阿离耶提舍、因陀罗婆陀那等等。

  [《山海经》曰:“身毒之国,轩辕氏居之。”晋人郭璞注:天竺国也。”]

  古代中国人在唐代以后称印地(印度地区)为印度。这个名称,后来被世界和印度人自己所接受,于是独立后而有了印度的国家名称。

  【印度这个名称是唐僧玄奘《大唐西域记》正式命名的。书中描述古印度曰:

  “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

  印度者,唐言“月”。月(在印地方言中)有多名,斯其一称。言诸群生轮回不息,无明长夜莫有司晨,其犹白日既隐,宵月斯继,虽有星光之照,岂如朗月之明!敬缘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

  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特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

  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指整个南亚半岛)。三垂大海,北背雪山(指喜马拉雅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

  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丘陵舄卤;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西方人则另有一说,认为印度一词,系出自信度河(梵Sindhu,月河 )之名,后来成为波斯人与希腊(小亚细亚)人对印地之称呼,于是而成印度地区之称。]

  3、印度地区地理

  印度半岛之国土,可分成三个地形区,即北印度、德干高原与南印度。

  唐玄奘周游印度地区,对印度地方做了划分,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区,称为五天竺、五印度。略称五天、五竺、五印。

  印地有印度河(Indus)、恒河(Ganges)、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等三大河流。

  恒河流域为全印度最热之地,热季气温经常高达摄氏四十九度,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则为世界雨量最多之处。除西北方之印度大沙漠外,印地全境土壤堪称肥沃。

  印度河梵名Sindhu (信度河,月河),乃印度地区北方之大河。印度河——月河实际是一条国际河流。这条大河发源于西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拉昆仑山两山脉之间,流向西南而贯穿喜马拉雅山。印度河右岸交会阿富汗的喀布尔河,左岸汇流巴基斯坦的旁遮普(梵Pan~ja^b ,五河之意)地方之诸支流,流经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

  五河之地,大部分位于今日大巴基斯坦境内。此地是所谓“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地。所谓古老的印度(印地)文明——著名的古印度河文明,主要地域并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与中国西藏地区的远古石器时代文化也有关系。

  佛教兴起于喜马拉雅山下的尼泊尔地区。佛教的全盛时代,则盛行于印度河流域,包括阿富汗的喀布尔河流域、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之犍陀罗地区、印度北部的哈拉巴地区、比哈尔地区和中国的西域地区、吐蕃地区、蒙古高原,以及部分中亚地区。

  所以,就严格意义而言,佛教根本不是从今日所说的印度——南亚印度地区起源,也没有什么文明关系。南亚地区那里自古以来流行的是印度教而不是佛教。

  4、印度古代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印度古代没有统一的文字、语言。古代印地的部族语言文字,后来多已经灭亡。

  印度地区的古文字中最重要也最著名的是两种,即巴利文和梵文。这两种文字之所以还存在都是依靠佛经。

  【巴利文pàli-bhàsà(英文名称pali)】

  古代佛经使用的文字是巴利文。

  [据说,巴利(Pa^li),原是“线”、“规范”的意思,后转用为佛教圣典的称谓。觉音大士将圣典经律论三藏称为“巴利”,而称三藏之注释为义疏。近代将三藏及注疏所用的语言称为巴利语。]

  近人的研究认为,巴利语文可能是北方印地一个小民族释迦族的母语,也是佛陀时代摩揭陀国一带的大众语。佛祖当初就是用这种语言传法,所以弟子们也用这种语文记诵他的经教。

  但是巴利语文今已灭亡。原来的巴利文字母已经不存在。现在唯有缅甸、柬埔寨、泰国的佛经有巴利文三藏,但也都是用他们本国字母所记录的。

  所以,?纯粹的巴利语文早已失传,仅仅靠了佛经而保存下来一些译文。

  [丁福保认为:“巴利语P&amacron;l&imacron;,南方佛教之圣典语,为古南天竺之一地方语。与北方佛教圣典语之梵语相比较,音调变化少,文法亦简易。不如彼之繁杂,极富通俗之语。后入锡仑(锡兰)而行,现今存在之小乘经原本,大抵以此语记之。南方佛教徒,以巴利语为古摩迦陀(摩羯陀)语。”其说巴利语为南方印地语,不确。巴利语文是释迦牟尼本族语文,后来随小乘佛教向南传布而成为南系佛经的书面语。]

  【梵文】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述北方印地的文字说:“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47个字母)。“梵王天帝作则随时,异道诸仙各制文字。”

  梵语(Sanskrit)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梵天教)的标准语文,流行北印地区,故又称天竺语。即吠陀、梵书及北传佛教圣典所用之语文。

  Sanskrit语源乃源自 sam!skr!ta(完成之意)。我国、日本僧人依据此语言由梵天所造之传说,故称梵语或圣语。但是,梵语并不是古代印度地区人民的日常语言和通用语言。

  梵语又称雅语,是婆罗门与佛教高僧使用的密语。广义而言,梵语可分为吠陀梵语(Vedic Sanskrit)与古典梵语(Classical Sanskrit)。前者为婆罗门教之圣典(吠陀)之语言。

  后者于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由波尔尼(梵天Pa^n!ini )建立梵语字母体系,后来成为佛经的专用书面语言。

  [波尔尼,梵名Pa^n!ini 。又作波腻尼、波尼你、巴尼尼。系古巴基斯坦地区的文法家。健驮逻国(在今日巴基斯坦地区)娑罗睹逻(梵S/ala^tura )人。估计约生于公元前4至3世纪。据《大唐西域记》卷二健驮逻国条记:波尔尼生而知博物,愍时之浇薄,欲削浮伪,删定繁琐,乃有述作之志,遂蒙自在天之教,于是研究深思,采摭群言,遂作成字书。此书究极今古,总括文言,王见是书而珍异,令全国传习,若有诵通者,则赏以金钱,故当时皆师徒传授,盛行当世。

  但是,波尔尼所创之梵文非吠陀梵语,亦不同于其后之佛经梵语,是一种后来死灭了的文字。(参考《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六、《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

  吠陀梵语经由时代之演进,逐渐发展成古典梵语,而远离日常用语。后来的佛经如《佛所行赞》(梵Buddha -carita )、《大事》(梵Maha^vastu )、《本生鬘》(梵Ja^takama^la^ )等佛教圣典皆用古典梵语书写。

  梵语字母,并不是现在西方人整理的那种拉丁化字母,而是接近于藏文、蒙古和满文的字母。

  为区别于古代之吠陀梵语,佛教经典所用之梵语被称为佛教梵语(BuddhistSanskrit)。又因佛典所用之梵语并非纯梵语,而已混用印地杂多之俗语方言,呈现极为复杂之型态,故又称为佛教混合梵语(Buddhist HybridSanskrit)。

  10世纪以后,由于伊斯兰教入侵,近代印度各种方言发达,梵语与佛教逐渐失去其在印地实际之影响,也成为一种死去语言。

  梵语一词在中国是随着佛经而传入的。《梁高僧传》卷一《安清传》说:“于是宣译众经,改梵(胡)为汉。”我国古代佛教界研究梵语之书籍颇多。如《唐梵文字》一卷(唐僧全真著。文宗开成四年(839)完成。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内容系汉梵语汇之对照编列,并有密教用语散列其间。)《翻梵语》十卷(作者宝唱)、《一切经音义》(作者玄应、慧琳、希麟)、《华严经音义》(作者慧苑)、《悉昙字记》(作者智广)、《梵语千字文》(作者义净)、《翻译名义集》(作者法云)等。

  实际上,古代的印度梵语早已失传,是通过中国佛学才得以保存和流传的。

  5、古代文明

  印度并不是什么文明古国,也没有什么统一的古印度文明。

  古月河(印度河)文明,约于公元前二千五百年时(或谓西元前三千年至前二千年),于印度河流域滋生,称为月河文明或者古印度河文化。

  当时发展出水利灌溉、计划缜密之街道、公共浴室、砖造楼房、排水系统等,极具现代观念之都市设计要素。1921至1922年,西方考古学者发掘出莫汗佐达罗(Mohenjo-daro)及哈拉巴(Harappa^)两座古都,即属此一时期之文明遗迹。

  创造这一古文明的人种则不可知,有人认为是达罗毗荼人(?),但是绝对不是今日的印度人祖先。?

  传说在公元前二千余年,来自伊朗地区的白色人种(雅利安人)越过兴都库什山脉(Hindu Kush),侵入印度河上游之五河(梵Pan~ja^b )流域。

  其中之一部进入至恒河流域,他们征服并奴役原住土著民。雅利安人将统治下的社会划分成四种等级,即:

  (一)婆罗门(梵bra^hman!a ,祭司)。

  (二)刹帝利(梵ks!atriya ,王族)。

  (三)吠舍(梵vais/ya ,商人、农人)。

  (四)首陀罗(梵s/u^dra ,奴隶)。此外,尚有不属于种姓制度之等外贱民。

  此种严格的阶级制度,限制任何阶层间的流动性,也不允许等级之间的通婚,称为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之宗教,崇拜存于自然力中之神灵,并是一种多神教,称为婆罗门教。

  有关此类印度太古之记事,主要记录也在佛经中。

  至佛陀时代,印度北方地区有十六大国以及百余小城邦同时并存。佛教的《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等,皆有详举其国名。

古印度历史文化介绍大全相关文章:

1.古印度的文字介绍大全

2.古印度历史发展情况大全

3.古印度有哪些文化遗产

4.古印度的历史进程简述

5.古巴比伦王国简介大全

6.中国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