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传统节日>

南宁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卫文分享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一些春节习俗,那么对于广西南宁人来说,传统的春节习俗又是怎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宁春节的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南宁春节的习俗

  过去,南宁人春节拜年有“初一仔、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舅娘”的习俗,即初一小辈给长辈拜年,初二新女婿给岳父母拜年,初三后则是出嫁女携儿偕夫回娘家拜年。

  拜年时,除了要拎只大阉鸡,还必须送上年糕、粽子、粉利“三件头”,意图将好兆头馈赠亲友。在一些壮乡,还有“定亲粽”的风俗。一些壮族青年男女用粽子定亲。在举行定亲仪式的前五天,男方家里用香糯米15公斤以及长条肉1.5公斤,配以绿豆、花生馅,由数人包成巨大的“定亲粽”。包好的巨粽悬吊在大铁锅中,用冷水浸泡一天,再煮三天三夜。煮熟的粽子大约重30公斤,晾过一天后,便由本族的两位姑娘抬到女方家中订亲。女方家里先将巨粽作供品供在列祖列宗牌位前,晚上喝订亲酒时,女方父亲按本族叔伯兄弟人数切成若干份,每户一份,各自带回家中,称之为“吃连心粽”。婚后前三年,每年春节,男方还需带上巨粽去探望岳父母,称之“亲娘粽”。如此风俗,堪称广西一奇。“定亲粽” 的风俗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了。

  春节是南宁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初一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拜年”。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抢花炮”。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还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等活动。

  南宁春节食俗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南宁市民便会准备许多过年食品,其中,年糕、粽子、粉利是南宁人过春节必备的传统食品,民间俗称春节食品“三件头”。

  据祖父辈相传,在民间,年糕、粽子、粉利这“三件头”食品寓有好兆头。年糕与粽子寓意“年年高(糕)中(粽)”;而粉利则与春节期间摆设在门户两边的盆桔组合成“岁岁吉(桔)利”之意。而盆桔摆设在大门两边又寓含新年“开门大吉(桔)”的好彩头。

  南宁人制作春节食品“三件头”是有讲究的。制作年糕要先将浸透的糯米加水磨成浆,滤成湿米粉,把红糖熬成糖水与湿米粉搅拌成较稠的粉浆,盛入抹过生油的铜托或锑托(蒸年糕用的盛器),放入沸水锅中蒸熟,取出后再在糕面刷上一层生油即成。

  不少人为了喜庆,在年糕蒸熟后,还用雕刻有十二生肖动物的木印章醮上食用颜料盖印在糕面上,呈现出栩栩如生的鸡、猪、牛、羊等十二生肖的形象,以此渲染年节气氛,诱人食欲。

  而南宁人春节食用的粽子往往比平常食用的要大些,一般重250克,被称为“大粽”,也有的重达几公斤甚至十几公斤,称“枕头粽”。还有的大如猪仔,俗称“猪仔粽”。

  南宁春节美食地

  1、中山路

  中山路这条大名鼎鼎的街,不足百米的街道里,布满了200多家店铺,从南宁传统的小吃,芋头糕、圈筒粉、粉饺、油条、烧烤、田螺、海鲜、酸野、水果、凉茶、鲜榨果 汁、花生糊、芝麻糊、汤圆、馄吞、牛肉丸、八珍伊面、老友粉、小炒、亚热带特色水果,到武汉的鸭脖子、香港的钵仔糕、北京的炒板栗、云南的汽锅鸡,东南亚 美食,真是应有尽有,美味异常。

  2、建政路

  建政路才是属于南宁本地人的美食天堂!在建政路上那些来自东西南北、形形色色的美食小吃丝毫不比中山路逊色。而见得最多的是老人们拿着个菜篮子,操着一口纯正的南宁话和菜贩子讨价还价,与其说讨价还价还不如说,菜贩子和老人们顺便买菜,也聊一下家常。这种场景在南宁建政路很常见!

  3、农院路

  南宁农院路上的小吃久负盛名,不输南宁中山路。每到晚上人山人海,因为附近有几所高校,西大、财经学院、南职什么的,人文气息浓厚,可谓是年轻人的天堂啊。这里各种小吃云集,热闹非凡,花上5元、10元就可以美餐一顿,而且“过口不忘”,味道绝佳,东西各种平靓正。


猜你喜欢:

1.西部地区春节习俗有哪些

2.壮族春节习俗

3.福州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4.福州人过年有哪些习俗

5.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