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狐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卫文分享

  狐姓,晋国六卿之一,源于姬姓,出于上古周朝。狐姓宗祠有一通用对联:治道须从身始;父教惟望子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狐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狐姓姓氏源流

  狐姓源出有:

  第一个源流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给周文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在典籍《广韵》中记载:“晋有狐氏,代为卿大夫。”上古时期,周文王姬昌有个儿子叫毕公高。毕公高有个孙子叫毕万。在春秋时期,毕万到晋国当上大夫,他有一个曾孙叫魏颗。魏颗建有军功,曾活捉了秦国大将杜回,也就是《左传·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中记载的“魏颗败秦师辅氏,获杜回”,因功被晋景公姬獳赐封于令狐(今山西临猗)。

  在魏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令狐氏。令狐氏后来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狐氏,亦有维系令狐氏复姓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源流

  出自上古周朝时期王子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尚书·晋语》中也记载:“狐氏出自唐叔。又令狐,复姓。”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东周时期,周平王姬宜臼有个儿子(一说为孙),由于他为人行事有三德,即“其色中和,小前丰后”,因此起名叫“貔”。古人认为“狐”为妖兽,有鬼神附体,而“貔”是狐中最佳者,即白狐,要敬而远之。当一个人待人衷和,先前看着不起眼,而后却惊天纬地,即可称貔。因此周平王就为自己的这个儿子起名叫“貔”,也就是“狐”。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理念中,无论是道教还是儒教,都不排斥狐的形象与内涵之存在,甚至还具有人类所不能比拟的美德,因此在人名、地名、族称中多有存在。而将“狐”贬化为狡诈、贪婪、淫荡的形象,则是在佛教泊入中国之后。但是,在诸多隐谕的反佛文学作品和政论性文章中,依然维持着“狐”之聪颖、善良、美丽的传统形象,例如蒲松龄的《聊斋》。

  在王子貔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貔氏,后多省称狐氏,以示谦恭,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个源流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大狐容,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大狐氏,为春秋时期晋国原始旧姓。据传说,大狐氏原姓姬,因其先祖被分封在狐氏大戎(今山西交城),故以地名为姓氏,称大狐氏。这种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太原为古唐“帝尧初都”之地,又是夏朝统治的根据地,狐氏大戎即是其属地之一。但是在西周初年,该地已经是戎、翟诸民族出没游牧的地方了。

  据史籍《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成王姬诵“分唐叔(叔虞)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里的“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实际上是晋国建国初期的根本治国方略,就是在中央政权的建设上,坚持夏朝的先进制度,但是在地域管理方面又遵循当地游牧民族的风俗。在晋国建立初期,真正的宗周贵族是不多的,叔虞只带去了“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极少数姬姓族人,大部分还是土著居民,晋国大夫狐氏到底出于姬姓王室,还是当地土著民族,在史籍中无考。事实上,晋国的“胡”风一直是很浓厚的,从西周初期受封于唐邑,后改唐为晋,建立晋国。其时,晋国人与周边民族通商、通婚的现象一直就十分普遍,国君也不例外。在史籍《左传》中称,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汉朝史学大家司马迁也认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不过,当时也有其他民族是姬姓的——那么,两周之际狐氏大戎的首领狐突(晋国重臣狐偃之父,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其祖上到底是姓姬还是姓狐?是土著民族还是宗周后裔?如果是出自土著民族,那么到底是戎(羌)还是翟(狄)?均已经颇为渺茫难考了。

  大狐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狐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源流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留济理氏,满语为Linggirl Hala,汉义“黑狐皮”,世居黑龙江两岸,所冠汉姓中有狐氏。

  狐姓迁徙分布

  狐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没有单姓狐氏,但有复姓令狐氏,名列第九百四十九位,以太原、弘农为郡望。狐氏源出上古周朝时,有个王子叫“狐”,他的后代就以狐为姓,世代相传。狐王子是东周时国君周平王的儿子,这个记载可见于古书《通志》中的《氏族略》一篇。狐姓在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名人,如狐卷子是战国时代,魏国的名人,他口才很好,脑子也灵,跟人对答中最能显出他的聪敏。他对国家的政治怎样才能搞好,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与魏国君主讨论国家大事的对话,在史书里有着记载。狐氏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名门望族,晋文公之母就是狐氏之女。晋文公早年长时期流落他国,得到舅舅狐偃的帮助,终能定周室之乱,完成霸业。春秋时代的晋国所在地(即今山西省境内)望族出于河东郡(即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狐姓历史名人

  狐突

  狐突字伯行,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突的大女儿生一子叫重耳,重耳放逐在外19年间,狐突教子辅佐重耳忠贞不二,被逼而死。晋文公重耳功成业就后,为怀念忠贞不渝、大义凛然的外祖父狐突,在梗阳(今清徐县)、却波(今交城县)之间的马鞍山下,重整坟茔,隆重安葬外祖父,狐突被誉为三晋名臣。

  狐毛

  狐毛字子羽,春秋时期晋国卿,公子重耳(即晋文公)的舅父,狐偃之兄。拜中军车骑将军,英标冠世,才能兼备。

  狐偃

  狐偃字子犯,春秋时期晋国卿,公子重耳(即晋文公)的舅父,亦称舅犯。曾随从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游历各国,并且帮助重耳回国即位。回国后任上军之佐,帮助晋文公改革内政,以“尊王”相号召,平定王子带之乱,在城濮(今山东省鄄城西南)战胜楚军,使晋文公当上了霸主。

  狐射姑

  狐射姑,又名季他,出身在贾,行次季,又名贾季,春秋时期狐偃之子。晋文公重耳灭贾国后,晋襄公便把贾地赏给辅佐晋文公完成霸业的狐偃(晋文公的舅舅)之子狐射作为封邑。射字季他,所以又称贾季、贾他。晋襄公去世后,在立晋襄公的哪个弟弟为君之事上发生了争斗,贾季因避祸便逃往翟国,他的子孙便以贾为姓氏,称为贾氏。

  狐鞫居

  狐鞫居,晋大夫,食邑于续,谥曰简,行次伯,《左传》杜《注》:“(狐)鞫居,续简伯”,子孙因以为氏,后有续姓、简姓、鞫姓。《春秋分记·世谱六》:“狐氏,唐叔之后。突生二子:曰毛,曰偃;毛生溱,偃生射姑。又,鞫居,狐氏族,附之射姑右,不详其世。”

  其兄狐射姑与大夫阳处父不和,因此令狐鞫居刺杀了阳处父。然而此后狐鞫居也因此事而被赵盾处斩。

  据《东周列国传》(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记述,狐射姑益怒曰:“使赵孟有权者,阳处父也,处父族微无援。今出宿郊外。主诸国会葬之事。刺之易耳,盾杀公子乐。我杀处父。不亦可乎?"乃与其弟狐鞫居谋,鞫居曰:“此事吾力能任之!”与家人诈为盗。夜半逾墙而入。处父尚秉烛观书。鞫居直前击之。中肩,处父惊而走。鞫居逐杀之,取其首以归。此即狐鞫居为射姑弟之根据说。

  狐忠

  狐忠是明代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阳典县人,善书,洪武中官中书舍人。

  狐卷子

  狐卷子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口才很好,脑子也灵,跟人对答中最能显出他的聪敏。他对国家的政治怎样才能搞好,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与魏国君主化国家大事的对话,在史书里有着记载。狐卷子就是王子狐的后代,因为出身贵族,所以对国家政治特别关心。而且春秋战国时代,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有思想的文化人,总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结合现实,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大大地推动了那个时候的文化进步。

  狐溱

  狐溱,狐毛之子。著名春秋时期晋国重臣。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出兵勤王,周天子把“南阳”(太行山之南,黄河之阳)地区的阳樊、温、原、欑茅地区赏赐给晋国,晋文公便命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作为狐氏的第三代人,能和赵衰成为平级干部,狐溱的起点可谓很高了。但是渐渐的,狐氏的势头似乎盛极而衰了。公元前629年狐毛去世,狐溱并没有取得六正的席位,而是由先轸的儿子先且居做了上军将。以后,史书重便基本不见了狐溱的记载,看来是日渐衰落了。到了一百年后的公元前539年,叔向(羊舌肹,著名晋国大夫,政治家)已经在慨叹:“栾、邵、肯、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矣……”而这些“皂隶”中,很可能就包括狐溱的后裔在内。


猜你喜欢:

1.中华百家姓魏姓的源流

2.百家姓排名大全带拼音2017

3.百家姓排名大全带拼音

4.百家姓姬姓姓氏源流

5.中国古代贵族姓氏是如何分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