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鄢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卫文分享

  鄢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亦名列第三百四十位。鄢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鄢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鄢姓姓氏源流

  鄢(Yān)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妘姓,以国名、居住地为氏。相传帝颛项玄孙名陆终,生有六子,第四子名求言,夏代时,求言的后人在西周时被封在鄢(今河南省鄢陵县北),称为鄢侯,建立鄢国。春秋时期,鄢国被郑国灭掉,鄢君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鄢氏。后来鄢附属于楚国,楚国有大夫担任鄢县尹,他的子孙也称为鄢氏。

  得姓始祖:求言。相传帝颛项的元孙陆终的第四个儿子名求言,封在郐国,今河南省新郑县西北的一地,当地居名时称会人。会人中有后代在西周时被封在鄢(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建立鄢国。春秋时鄢国被郑国灭掉,鄢君的子孙仍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鄢氏。后来,鄢又被楚国并吞,并改设为县,楚国有大夫也被封于此,担任鄢县尹,他的子孙也就以封邑为姓氏,称为鄢氏。楚平王时的乱臣鄢将师就是该楚国大夫的后裔。据《姓考》云:周国名,后以国为氏。故鄢氏后人奉求言为鄢姓的得姓始祖。

  鄢姓迁徙分布

  鄢氏家族,是来自西周初的鄢国,他们的得姓源流大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鄢氏是由周朝时期以国为氏而得姓,他们的发祥地,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鄢陵县。根据史籍记载,陆终的第四个儿子叫求言,封在郐国,又称会人,会人的后裔,西周时封于鄢,春秋时被郑国所灭,子孙以鄢为氏。有关鄢氏早期活动的情形,古籍上很少记述。但鄢姓的人物,在上古、中古时代都没有见记载于史书的,直到明朝,一下子出了好几个名人,如鄢高、鄢桂枝、鄢鼎臣等,都是著名的好官。鄢姓望居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太原郡(秦置,汉为太原国,后又改为太原郡,治所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鄢姓还有一支流源,现宁夏泾源县惠台乡,大约有佰来户人家,据悉在1871~1875年间从今陕西省彬县某地因战乱来此,此地代表人物鄢正国(约1980年左右任宁夏泾源县县长)。在辽宁省新民市、内蒙古牙克石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山东省青岛市、新疆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库尔勒地区、乌鲁木齐市、伊犁地区等地也有常住鄢姓居民。此外,在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均有广泛分布。

  鄢姓历史名人

  鄢 高:明朝正德年间,做了县官。他为人正直,对地方上的有权人和有势人,都不买帐,他们要盘剥百姓,鄢高宋宁可得罪他们,也不让百姓吃亏。由于他得罪了许多人,就被贬职去做小官了,可老百姓都赞扬他,说他的好处,说了几代人。

  鄢桂枝:明四川大足人。嘉靖中举人。授翼城知县,多惠政,邑以大治。擢剑州知州。禁民私卖田与丽江民。

  鄢鼎臣:明江西丰城人,字玉铉。天启中举人。崇祯中署宜黄县学教谕,日率诸生攻读。岁饥,力请知县发赈。有兵事,捐资犒义勇,以加强守备。

  鄢懋卿:明江西丰城人,字景卿。嘉靖二十年进士。由行人擢御史,累进左副都御史。附严嵩,得为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四盐运司盐政。尽握天下利柄,所至市权纳贿,滥征苛敛。性奢侈,至以文锦被厕床,白金饰溺器。官至刑部右侍郎。嵩败,落职戍边。

  鄢正畿:字德都,明末福建永福人。明朝灭亡后,他面向北方恸哭,几乎气绝;从此遁迹深山,也不应科举考试,常写诗作文表明心迹,自号亦必道人,后赋绝命篇,与御史林逢经俱投溪水自尽而死。

  鄢姓郡望堂号

  1、郡望

  范阳郡: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年)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市城西南)。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宝应元年(762年)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大历四年(769年),与固安等县扑克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太原郡:秦汉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2、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范阳堂:以望立堂。

  悠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振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言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千秋堂:资料有待补充。

  兴顺堂:资料有待补充。


猜你喜欢:

1.鄢姓男宝宝取名的方式

2.2017鄢姓宝宝取名大全

3.鄢姓女宝宝取名的方法

4.2017郑姓取名的方法

5.古文中为读音及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