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百家姓之樊姓的历史发展

蓝俊分享

  樊姓,中国姓氏,出于姬姓,以国为氏,是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二位的姓氏。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之樊姓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樊姓历史发展

  源流

  ①远在在人皇氏时代有泰壹氏之后,传到尧帝时,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有樊姓酋长樊竖字仲文到帝都屯丘(今河南清丰),参加废帝挚立尧为帝。其尧臣樊仲文后被封到山东西南立国为君,进入夏商时期迁入陕西长安东南,其后有樊仲氏。

  ②相传伏羲氏之后有个叫后照的到四川的东部巴水河上游定居,其子孙以巴水之名姓巴,后来巴氏有个叫顾相的生有五个儿子,分为五个姓,其中有巴郡蛮族的樊姓起源。

  ③高辛氏帝喾有女配槃瓠生有六男六女后自配成婚,衍发为六个姓,其中有武陵南郡蛮族的樊姓起源。

  ④有颛顼帝之后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封为赢姓。据考古发现在河南信阳的平桥镇以南的狮河之滨有古樊城,出现有赢姓的古樊国之墓。

  ⑤陕西氐族樊姓相传是炎帝之后,汉文帝时有氏族人樊仲子,十六国时有氐族人樊世等氏族樊姓。

  ⑥樊姓起源于姬姓,形成于西周[2] 。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始祖,号神农氏;黄帝是姬姓部落的始祖,号轩辕氏。从二帝的后代看,炎帝相传仅姜姓一系,而黄帝相传却有25个儿子,后来发展为25宗,分为12个姓:姬、酉、祁、己、滕、箴、任、仼、荀、僖(xi)、姞(ji)、儇(xuan)、依。在此12族中,只有“苍林”与“青阳”同黄帝姓姬,而樊姓是从姬姓产生的。[3] 姬姓传至周太王之玄孙虞仲支孙仲山甫被周宣王赐封到周成王的都城洛阳管辖的河南济源西南建立樊国,其后有樊姓起源于仲山甫的一支。[4-6]

  ⑦樊姓起源于子姓,形成于商代[7] 。樊姓是商汤的后裔,是最早的樊姓起源。商朝中期,国内形成了七个大族,即陶、施、樊、繁、錡、几和终葵。樊姓为七族之一,子孙一直世袭下来。周武王灭商后,他把商代遗民七族分别迁往齐、鲁一带定居,所以战国前后,樊姓名门望族多在山东、山西地区。[3] 望出于山西“上党郡”,其后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的樊迟字子迟就是商朝“殷民七族”的后人。

  ⑧樊姓也应为西南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期,巴郡、南郡蛮夷地区,本土有五姓:巴氏、樊氏、莘氏、相氏、郑氏,此五姓皆来自陕西南汉中地区。又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曾有王室封于“樊”,西周灭亡时,部分族人徙于荆楚,夔巫之地,可见沿汉水而上的樊姓一族,应为巴郡一部。[3] 此外,还有瑶族、苗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均有不同宗的樊姓人。

  迁徙

  第一次: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康王南渡,南宋建立,金兵南下,汉族人大都逃亡江南各地。世居任城一带的樊姓人也大都南逃。散居苏杭、嘉兴、长山各地。

  第二次:元朝统治江北的几十年间,因与南宋连年征战,无暇顾及黄河堤防。尤其元末,黄河多次决口,漫灌四省六郡四十二县。因元军驻守长江北岸,南逃无望,只得往无战事的山西逃生。只几十年,黄河泥沙就把梁山水泊八百里几乎淹没。到明洪武二年,开始长达五十余年的山西大迁民。大都被迁到苏、鲁、豫、冀四省的黄泛区。此时樊姓人有部分从山西迁返。

  第三次:明初,燕王又与建文帝征战在黄淮一带二十余年,族人避战乱外逃甚多。有的从戎征战,后屯边驻守,故丰、沛、单、曹亦有屯边记载。

  第四次:清初顺治元年五月(公元1644年),鱼台明末进士樊毓敦反清复明,聚众三万,号称樊家军,隐于任北先贤父林,择机伏歼清军固山额真巴哈纳部精锐。后兵败,株连州属各县族人,惨遭抄杀。族人大都西逃郓城,南逃单、曹、苏、豫、皖等地。敦率部边战边撤,沿兖、曲、泗、平邑、费县一线南下,到临沂后逐步四散隐居。建东、西樊村。其弟毓朗、毓质南下,陆续隐于东海赣榆、苏州、嘉兴(上海)、宁波、福建。余部随郑成功去了台湾。另有一部西南撤退,散居河南内黄等地。其中逃亡郓城者,迫于生计,趁清将石廷柱驻郓扩军之际从戎,后编入汉八旗,南下平三藩后,留驻南疆屯边。平藩有功者回京受封、赐田、赐物,世居丰台建樊家庄。[9]

  发展

  樊姓发祥于河南济源。春秋战国时,樊姓氏族以此为源,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与当地氏族世代共处。

  在长期的繁衍播迁中,樊姓逐渐人丁兴旺,形成了昌盛的大郡望有两个:一个是南阳郡,一个是上党郡,治所秦时在今山西壶关,到西汉时移治长子(山西)。自战国至西汉期间,在河南的尉氏、陈留、新野、唐河、泌阳、新蔡、平舆、汝南、正阳等地皆有樊姓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中唐河湖阳樊姓一族,迅速发展壮大成南阳郡大姓。西汉末、新莽初,南阳大庄园主樊重富可敌国。

  与此同时,北迁山西的樊姓人口繁衍昌盛,亦形成了另一大郡望——上党郡。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党郡仍乘借南阳樊姓皇亲的余威壮大势力。如南朝梁的樊方兴及其子孙皆封公侯,此支樊姓门第光耀六百年之久,至隋湮而不闻;上党郡还有一支樊姓族人,他们迁往北猗(yi)氏,以北齐樊进为代表,使北猗氏樊姓昌盛起来;唐代时,北方樊姓氏族依然呈繁荣势。值得一提的是,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樊淑曾西游大食国(今阿拉伯),把中国书画艺术传入西方;两宋时江南始有樊姓见诸史册;明初,樊姓作为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东,江西等地;清代时,樊姓已广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樊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陕西,河南,江西三省为众,三省樊姓占全国汉族樊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其它如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长治;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灌阳;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陇川等地区都有樊姓人居住。

  始祖

  仲山甫,他是周文王的后代,是周宣王的贤臣。当时周王朝边境动乱不安,是仲山甫率领尹吉甫,方叔,召虎等卿士(王朝执行官)北伐狁(yun,即匈奴),南征荆蛮、淮夷、徐戎,国家得以安定,成就了周王朝的中兴大业。因仲山甫战功显赫,受封于樊(一说今湖北襄阳的樊城;一说是今河南济源西南)地。仲山甫受封后改名樊仲,又叫樊穆仲,其后代以国号为氏。樊氏后人尊仲山甫为樊姓的始祖。仲山甫与周武王姬发是四代内堂兄弟关系,故樊姓从产生开始就属于王族,望族。樊姓从受封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

  樊姓人口分布

  樊氏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七位,人口约12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93%左右。

  樊氏主要出于姬姓。周太王有后代叫作仲山甫的因为作战有功被分封到樊地(今河南济源),他的后代以国号为姓,世代以樊作为姓氏。而樊氏最早的起源其实可以追溯到商汤时代。

  在古代,樊氏的望族大多聚居在上党。樊氏族人在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均有分布,如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长治,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灌阳,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陇川等地。

  先秦时期,樊姓活动主要在河南和陕西一带。进入秦、汉以后,由十曲部巴氐混血樊人的加入,西部、西北和中原的樊姓发展相对较快,到隋朝初期,在山西南部的上党地区,河南南部的南阳地区形成了樊姓望族。进入唐、宋时期,樊姓向南和向东部发展,很快进入皖赣苏浙地区,到明、清时期各地都有樊姓的足迹了。

  宋朝时期,樊姓约有近7万,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四十位之后。当时四川为樊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总樊姓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和广西等地,以上五省大约占了总樊姓人口的83%。全国形成了川陕、晋、豫樊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樊姓大约有14万余,约占全国人口的0.15%,排在第一百〇七位。山西为樊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樊姓人口的20%。全国樊姓主要集中于山西、浙江、陕西、湖北、山东、河北、河南、四川、江苏九省,大约占全国樊姓总人口的92%。樊姓人口主要倾向由四川和河南向西北和东南地区迁移。全国基本形成由西北的秦晋地区东南斜穿华北和中原直达东海的一条樊姓集中分布带。

  樊氏是常见姓氏,分布较广,尤以陕西、河南、江西等省为多,这三省樊氏约占全国樊氏人口的50%左右。樊姓的第一大省为河南,大约占全国樊姓人口的18%。在全国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安徽,这四省集中了樊姓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江苏、湖北、河北、江西、甘肃,这五省又集中了樊姓人口的26%。全国形成了以陕西为中心的向东南递减的一条樊姓分布带。

  在当代中国姓氏排行中樊姓为102位,人口约221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樊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樊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陕宁、晋豫鄂、甘肃大部、河北西部、内蒙古中部、安徽西端、江西北部、川渝北部、湖南西北,樊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27%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8%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9%,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9%的樊姓人群。在皖苏大部、湘赣中部、贵州北部、重庆南部、四川中部、山东西部、河北大部、北京、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樊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8%—0.27%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1.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5%的樊姓人群。

  在地方姓氏中亦有一定位置。如北京市1982年人口统计资料抽样分析统计中,在前100个大姓之内,居74位;又如陕西省亦是1982年人口统计中,前100个大姓里居63位。见诸历代《百家姓》,樊姓人口如汉代《百家姓》,又叫《姓氏三字经》,收录200个姓,其中有“……屈宗淡,樊爱君……”句,居168位;宋代《百家姓》搜集468姓中,有“……高夏蔡田,樊胡凌霍……”句,居157位;明代《皇明千家姓》收录1968姓中,有“……戴邭滑顿,沈樊沮漆……”句,当代新编《百家姓》128句,每句4字,其中第26句写道“樊兰殷宠”,居101位。

猜你喜欢:

1.田姓有哪些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