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沟通中的说服力
沟通的过程就是不断说服的过程。所谓沟通中“沟而不通”的现象,类似于“说而不服”的现象。说服不是你说过了,别人就服气了。说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无论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背后所代表的精神内涵,才是真正具有说服力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如何增强沟通中的说服力,欢迎借鉴参考。
一、把握互惠原则
当你对着别人微笑时,别人通常也会用微笑回报。同样的道理,别人说话时点头鼓励、用肯定的目光看着他,当轮到你发言时,他也更容易肯定和相信你所说的话。
二、让人对你产生好感
一般来说,人们都喜欢欣赏自己的人。发现对方的优点,并主动赞美几句,会让对方更容易接纳你的意见。比如,在说“正事”之前,夸夸他的穿着打扮、人品态度等。
三、借用社会影响力
人们都害怕与社会脱节,会不自觉地“随大流”,仿效多数人的做法。想让对方相信你的话,不如借助这种“群体力量”,比如暗示对方“现在流行这样”,或者“前两天刚跟人试过这种方法”等。
四、留下“证据”
只要承诺了,人们通常都会努力实现。因此,谈好事情后让对方给出承诺,比如记在备忘录上、找个见证人等。下次遇到类似事情,就可以提醒他“您上次不是拍着胸脯保证过了吗”,让对方心服口服。
五、步步为营,分阶段实施
将需要说服他人的问题,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对象,步步为营,化整为零,分成不同的阶段实施说服。分解目标的同时,也分散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使说服的过程减少磨擦,顺利实施。
六、发挥权威效应
多数人愿意听从专家或权威人士的意见,在说服别人时,不如利用一下“名人效应”,告诉对方“这是某某大师的建议”或“某位名人也喜欢这样做”,也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把自己的专长充分展现出来,也能起到效果。
七、以理服人,不能强加于人
人们经常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描述说服的过程,其实是很有道理的。重要的是要用心说服,凭借自身的人格的感召力来说服,而不能依靠权威来强加于人。强制和威慑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难以保持长久的动力,也不能实现长期的效力。说服的关键在于帮助对方产生自发的意志,激发其行动的力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八、间接说服效力大
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为了避免造成正面的冲突,可以采取间接说服的方式。如果所要与他人沟通的问题,与自己有比较密切的利害关系,虽然是“心底无私天地宽”,也最好不要亲自出面,否则会遭到他人的置疑,减弱说服力。可以通过职位和声望更高的人,或者说服对象的朋友来进行说服。另外还可以通过影响说服对象的环境,造成一种压力,实施间接的影响,以促使他采取行动。同时还要与组织内外有影响的人物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利用他们的威望来支持你的观点。
九、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事实和数据往往是客观事物的具体的表现,比任何的描述和个人感受都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信心。在讨论问题、汇报工作甚至在说明困难时,要找到有针对性的确切数据作为依据。引用客观公正的事实或数据,陈述利弊,不偏不倚,能增强可信度。沟通中最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事先考虑好对方会提什么样的问题。事先想像你的沟通对象会对你的说服做出何种反应。通过准备多种备选方案,以应付可能的提问。此外,还可以列举多种论据来支持你的观点,这样会更容易影响你的听众。
十、知己知彼,设身处地
不仅要考虑清楚自己的想法与行动,还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对方的情况,以便慎重思考应对的说服策略。通过投其所好和强调双方的利益,以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措施影响别人,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说服方式。必须将每个人当成不同的个体,不能在还在没有深入了解别人的时候就妄下结论;了解并熟悉你的说服对象所关心的事情,搞清楚什么类型的资料是最有说服力的,收集这些信息并在陈述观点时充分地利用它;了解能激励他人的因素,在谋求他人支持时,强调这些激励因素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1.沟通说服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