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口才技巧>家庭幽默>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方法

邓蓉分享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给人生带来快乐,还会助人走向成功。本书用99个生动的小故事,从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出发,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方法01

  Tips1:打架未必全是坏事

  如何看待孩子们之间的打打闹闹呢?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在儿童社会交往,也就是玩耍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文化,进攻性行为都在所难免。“攻击性行为在社交游玩当中浮现,越是能打架的孩子,越具备社交能力,也越精明强干。事实上,能够显示一些进攻性或许是儿童社交发展的必经之路。”

  据专家介绍,儿童交往当中,大约10%的游戏行为是并不那么温柔的,两个或者多个孩子经常纠结在一起,身体冲撞、扭打摔跤。“在这种游玩当中,孩子们体验自己的力量,发现自身的强度和限度,增强自信心,并且发展友谊。一个什么东西都不摸、什么人都不碰的孩子,会变得没有感情,冷漠畏缩,无法和他人交流。此外,男孩子和女孩子在感情表达方面差别很大,男孩对于自己喜欢的人肢体动作要多些,而且有时候出手也会比较重,这就会引起有些家长的误会,总以为这个孩子在欺负小朋友、要打人,实际上他是一心一意在和小朋友玩耍。”

  Tips2:不要强求孩子“礼貌”

  孩子不喜欢和家长的朋友“Say Hello”,其实是正常的表现。因为对于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高大的陌生成年人很容易形成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威胁。这时候孩子本能地要以沉默来保护自己。专家认为,“到了陌生的地方、看见生人就有戒备心,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表现,孩子必须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如果孩子对陌生地方或者陌生人的反应跟对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的反应毫无差别的话,那我们才真是需要担心呢。”

  Tips3:“分享”观念养成不易

  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学步儿来说,“自私”是一个正常现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事实上,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在建构自我意识,建立“所有权”的概念:我、我的、我的东西,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而且因为幼儿尚未掌握“ 借”与“还”的概念,觉得东西一旦离开手边,就意味着丢失。

  专家认为,家长应当尽力保护孩子“所有权”的建立和发展,孩子只有确认了什么是“我的”、什么属于自己之后,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是他人的,把自己跟其他人的物品分开。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反复的社交活动中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家长不应该为此批评孩子,更不要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而应该理解、接纳孩子不希望分享私人物品是正常的,耐心等待孩子按部就班的成长。

  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方法02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社交困境

  “很多时候,成年人往往误解了孩子的世界。”“儿童的社交能力并非意味着他必须彬彬有礼、见谁叫谁、谦让合作、没有冲突,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教给他,他就会了,一劳永逸了。社交能力是在不断的体验和练习中逐渐开发的。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认可他人存在、体会他人情绪、接纳他人行为,这些都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练就。”

  第二步:接纳孩子之间的社交“冲突”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们往往备感头痛。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冲突是坏事情。我们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冲突,就意味着关系破裂,所以我们一向避免冲突、压制冲突。因此我们也难以接受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从动物界学到一些东西:小狮子打打闹闹的时候,狮子妈妈和爸爸都懒懒地躺在一边,不理不管不干涉。因为它们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们解决矛盾,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和平与宁静,却阻挠了幼狮生存技巧的开发进程。打闹是在为幼狮成年做准备。”

  第三步:耳濡目染学礼貌

  在孩子面前,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向孩子示范社交场合的礼节,比如见面打招呼、分手道再见等。平时在家里,家人之间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如“劳驾”“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等等。孩子吸收性的心智,会将这种礼貌内化,日后时机成熟,他自己准备好时,会自然融入行为当中。

  幼儿并不理解“礼貌”的重要性,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人。这个陌生人也许对父母来说很重要,但是跟孩子自身却毫无关联。幼儿天性只对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发生兴趣,而对一个不知是谁的陌生人展示笑脸。因此在他人面前,要把孩子当作一名与成年人平等的人,介绍给对方,比如:“这位是某某阿姨,她是妈妈的同事;这位是我的儿子某某。”这样既能让他人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也能帮助孩子熟悉、接纳对方,有助于孩子放松下来,自然地流露礼貌。

  第四步:循序渐进懂分享

  让孩子分享之前,一定要征求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不同意,则尊重孩子的意愿,告诉另一方“很抱歉,他不同意”。切忌家长说了算,为了显示大方而替孩子做主,把玩具交给他人,或者指令孩子“一起玩儿”。在家里,让孩子分清每个人的所有权,未经许可,不能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物品;在外边,拿到他人玩具之前,一定要征得对方同意。

  帮助孩子学会遵守“轮流”“等待”等规则,比如在游乐场,大家轮流玩秋千,谁先拿到谁先玩儿,后来的小朋友要等待。出去时多带一些玩具,包括一些孩子不那么在意的玩具。首先让孩子学会“交换”,有助于孩子学会分享。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相关文章:

1.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2.提高孩子社交能力技巧

3.提高社交能力方法

4.如何培养一岁宝宝社交能力

5.怎么引导宝宝社交能力

6.如何提高社交能力跟说话技巧

7.孩子的交往能力如何培养

8.3~6岁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教育建议论文

    97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