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口才:如何和青少年沟通对话
青少年在成长期,孤独总是伴随着独立来临,脆弱的心灵最容易受到伤害。家长在这个时候要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才能有利于他们走出这段青春短暂的困惑期。但孩子此时处于“心理断乳期”,和父母及老师多少都存在着沟通障碍,其原因主要是成年人对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缺乏了解,而父母居高临下的态度则加剧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如何和青少年沟通对话,欢迎借鉴参考。
一、父母对自己责任的正确定位是关键
作为父母的你们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或者换句话说,作为父母你本身对孩子成长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是什么?正确的定位是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决定性前提条件。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定位呢?首先,你必须赋予你的孩子充分的对人生的信心,让她(他)真切地觉得她(他)是你们的最爱,你可以自豪地跟他(她)说:全世界这么多的孩子,而我们选择了你做我的孩子,是因为我们认为你是全世界的孩子中你是最棒的。其次,作为父母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将自己的孩子领入社会,换句话说是尽可能创造她(他)接触社会的机会。最后,作为父母亲应该使孩子有充分的良好心理素质以适应将来他们在社会中的独立生活。
二、三大原因造成沟通障碍
造成家长与孩子沟通障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内容不是以问题为中心,而是以“我”为中心。这种沟通的 内容实际上是家长消极情绪的发泄,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这就使得家长说得越多,孩子的心离得越远;二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其实是伪沟通。因为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目的不是关注孩子的成长,而是为更好地控制孩子;三是大多数家长在小的时候从没有被倾听过,所以不会去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这就造成了“大人说孩子无所不可,孩子说话未张嘴前就已经错了”的局面。
三、沟通要讲究技巧
在清楚了造成家长和孩子沟通障碍的原因后,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主要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内容:第一,要接受孩子进入青春期的现实,要明确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孩子的某些过激行为不是病态的,而是正常的表现;第二,在与孩子沟通时,讲道理应该只占5%,而情感要占95%;第三,沟通需要真正平等的“太空时间”,即创造没有任何干扰的沟通氛围和条件;第四,要学会穿别人鞋之前脱下自己的鞋,即放弃固有的成见,让孩子充分表达想法,做到多听少说;第五,要注意角色的转换,在沟通时不要把工作的情绪强加给孩子。
四、认识情绪
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往往觉得积极情绪是好的,消极情绪是不好的。什么是消极的情绪,比如愤怒、生气、悲伤、恐惧。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不可以愤怒,不允许生气,很多家庭有这样的家庭规条,孩子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想法:生气是不好的。
当我生气时怎么办呢?
往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愤怒压下去了,但在人的潜意识里还存在。当我一次、两次、多次压抑愤怒的时候,它会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压抑到一定程度,我没有办法再压抑,有一天就会爆发出来,这时是巨大的爆发。另外一种是逃避压力。在消极情绪背后其实是有积极的意义,每个人都会出现消极情绪,当我们看待这些消极情绪的时候,不能“一刀切”。
我举一个例子,一位他*的孩子两岁多,比较常见的方式是拿自己的头去撞墙,甚至撞出血来。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背后是什么呢?两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有时妈妈让她去刷牙,她不去,妈妈就强迫她去。妈妈说你要把玩具收起来,我们一家人要出去了,但她不愿意,玩得正高兴。当她有不开心、负面的情绪出来,小孩子不知道怎么化解,而她又想表达她心中的不满。她最后就运用头撞墙的方式表达我内心中的生气、不满和愤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当孩子生气、愤怒的时候,父母告诉他你允许有这种愤怒的情绪,你告诉妈妈为什么会愤怒。
五、接纳情绪
接纳承认我们的孩子有一些负面情绪的存在,而不是告诉他你不允许有负面情绪。我们看到了你的负面情绪,允许你有负面情绪,让我们一起看看你为什么这么生气,怎么接纳这些情绪。在和孩子交谈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学习,我有了愤怒情绪时如何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表达、宣泄,而不是自己一味“摸索”。
六、转化情绪
当我出现了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放松、想象、改变认知的方式,去调整、转化我的情绪,使消极情绪逐渐变成积极情绪。如果一时调整不到积极情绪,比如我今天还是非常焦虑,没有关系,它提醒我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就让它存在着,没有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的是,我很焦虑、我怎么办?当我越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可能就越焦虑。相反地,焦虑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允许它存在,它可能是我的朋友。当我们换成这样一种方式去看待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负面情绪对我们产生的消极影响反而会减少很多。
相关文章:
3.与青少年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