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直接写出答案(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1、_________2、_________
3、_________4、_________
5、=_________6、_________
7、_________8、_________
9、_________10、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1、下列式子中,属于整除的是().
A、20÷2.5=8B、8÷5=1.6C、1.2÷0.4=3D、42÷6=7
12、下列四个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个.
A、1B、2C、3D、4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素数只有一个因数B、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C、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D、素数都是奇数
14、一批玉米种子,发芽粒数与没有发芽粒数的比是4:1,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A、80%B、75%C、25%D、20%
15、在△ABC中,∠C=90°,∠A=60°,∠B=30°,AB=2,将△ABC绕点B旋转至△A’B’C’的位置(如图),且使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点A经过的路径长为()
A、B、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6、对于6、18这两个数最小的公倍数是.
17、将20分解素因数:20=_________________.
18、求比值:1.5小时:50分钟=.
19、一件服装进价为120元,售价为90元,则它的亏损率为.
20、一条弧的长度为25.12,所对圆心角为120°,那么弧所在的圆的半径为.
21、某人存入银行10000元,年利率为5%,三年后可得本息和元.
22、标有1~9数字的相同大小的纸片9张,从中抽到一张素数纸片的可能性大小为.
23、半径为3cm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___cm.
24、某学校对学生早上到学校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其中A为骑自行
车上学的学生,B为乘公共汽车上学的学生,C为走路上学的学生,D为乘地
铁上学的学生,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问其中走路上学的学生占受调查人数
的(几分之几).
25、如右图,在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内,有四个半径相等的圆,每相
邻的两个圆仅有一个公共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26、
27、
28、
29、求x的值:
30、已知,,求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31、某工程队修一条路,12天共修780米,还剩下325米没有修。照这样速度,修完这条公路,还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
32、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和第二天各完成了这批零件的,第三天加工了80个,正好完成了加工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3、要在周长为18.84米的圆形花坛外围一条宽2米的环形大理石道路,问需用大理石多少平方米?若每平米大理石需要200元,则至少该准备多少资金?
34、某冰箱厂每个月可生产A型冰箱400台,每台冰箱的成本价为2000元.现有两种销售方法:第一种,每台冰箱加价20%,全部批发给零售商;第二种,全部由厂家直接销售,每台冰箱加价25%作为销售价,每月也可售出400台,但需每月支付销售门面房和销售人员工资等费用共9500元.
问:(1)如果厂家按第一种方法销售冰箱,400台冰箱全部销售完后,厂家可获利多少元?
(2)如果你是厂长,应选择哪一种销售方法,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请说明理由。
35、据报载,在“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活动中,某地区对随机抽取的1000名公民的年龄段分布情况和对垃圾分类所持态度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分别绘成条形图、扇形图.
(1)图中所缺少的百分数是____________%;
(2)如果把所持态度中的“很赞同”和“赞同”统称为“支持”,那么这次被调查公民中“支持”的人有_______________名.
(3)这次随机调查中,年龄段是“25岁以下”的公民中“不赞成”的有5名,它占“25岁以下”人数的百分数是_____________;
六、解答题(本大题满分5分)
36、如图所示,∠AOB=90°,∠COB=45°,
(1)已知OB=20,求以OB为直径的半圆面积及扇形COB的面积;
(2)若OB的长度未知,已知阴影甲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能否求阴影乙的面积?若能,请直接写出结果;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41/23/7
2、25%
3、3:4 3/4
4、20660400.6
5、答案不唯一。
6、6/110.5
7、810
8、(1)60人,64人。(2)12人。(3)19:31
9、18元。
10、28.26平方厘米。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
__√√×
三、快乐A、B、C。
BBADC
四、轻松演练
1、口算下面各题。略。
2、请你解方程。
X=7/10X=1/5
3、用你喜欢的方法做。
1/1412.54/34
4、列式计算。(6分)
1/46
五、实践天地。略
六、数学与生活。
1、(50-2)÷50×100%=96%
2、120÷(1+25%)=96(克)
3、2+3=525×2/5=1025×3/5=15方法不唯一。
4、到丙店。方法不唯一。
5、2500×2.28%×5×(1-5%)=270.75
6、14÷(2/5+30%)=20人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特点,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育与德育,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将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特制定出本届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
二、复习原则
复习要坚持做到"五要五不要"的原则。即:
1、要重基础,不要搞偏题,难题,怪题。
2、要重视知识间的联系,不要就题讲题。
3、要抓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4、要面向全体,狠抓中差生,不要搞"一刀切"。
5、要精选练习题,不要搞题海战术。
三、复习方法
复习方法采取"三段法"复习法。
第一轮:分类复习,过好基础关。
第二轮:知识穿线,过好综合关。
第三轮:考前练兵,过好考试关。
四、复习时间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习阶段共计44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6课时)
这节重点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6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1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五、复习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改善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益。
2、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搞好家访工作,加强住宿食生管理,协助做好家庭辅导,建立后进生档案,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抓两头,带中间。
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编排体系及意图,把握单元,期末,升学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4、认真备好案,上好课,向40分钟要重量。搞好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三个为主"(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力度。
5、做好复习巩固工作。上好复习课,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每复习一个小节,小考一个小节,及时反馈信息。找个别学生谈心,一是了解思想动态,二是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6、每复习一个单元,认真严格考核,各科要协调一致。达到统一进度,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要及时批改,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