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务员副省申论模拟真题(2)
传统文化对网络伦理的滋养,还需要我们转换思维,发掘内容,创新形式,注意教化的方式与态度。
2016年,一则关于“网络端午”的新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通过包粽子、戴香包、挂菖蒲、赛龙舟等一系列传统习俗活动来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通过这与每个个体紧密关联的节日,可以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同。但是,传统的节日不能只是变成商家促销的噱头,不能只是成为购物节、吃饭节、旅游节,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创新过节方式。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把中国的网络文化融入传统节日里,能让传统更为时尚,感悟节日意义,凸显端午精神。比如,“网络中国节”活动,就是希望在今天重新挖掘和弘场传统节日里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理解和传承节日所承载的那些价值理念和传统美德,让我们成为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当代中国人。
有评估认为,“互联网+”时代,更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滋养网络的积极作用。运用互联网+思维,切实打造网络文化精品,探索中华文化网络传播的方法和途径,让中华文化得到创新和传承,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熏陶网民。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与时代意义,让端午节所承载的爱国精神和情操,能更加现代化、人性化地与生命联系,逐渐演变成蕴含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的传统节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
北京市社会文化科学院文化研究所黄仲山认为,在坚持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站在网络受众角度,摆脱简单的灌输方式,努力培养有营养、有质感、有活力的文化传播方式。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传播者需是老中青人口味,避免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简单的“文化晾晒”。我们要认真研究网络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点找到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把“阳春白雪”变得“喜闻乐见”。
事实上,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深入网民内心,才能让传统的道德文化潜移默化地成为网络伦理的重要规范。
2017公务员副省申论模拟试题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材料2,概括当前网络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和危害。(15分)
要求:(1)全面准确,简明扼要。(2)不超过20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3-4,从网络特点的角度分析给出当前网络伦理失范的成因。(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全面准确,条理清晰;(2)不超过250字。
三、假如你是某市文明办的工作人员,给定资料5-6是你搜集的资料,请根据资料就“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教化引导作用,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向领导提出建议。(25分)
要求:(1)内容全面。(2)观点明确。(3)层次分明。(4)不超过400字。
四、就个体而言,由道德的教化引导来实现网络伦理的提升,是一个由外在约束到内心自觉的过程。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约束与自觉”为主旨,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不拘泥于给定资料。(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3)结构完整。(4)1000-1200字。
2017公务员副省申论模拟试题答案
一、根据给定材料2,概括当前网络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和危害。(15分)
要求:(1)全面准确,简明扼要。(2)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具体表现:1.网络虚假信息增多,难辨真伪,如虚假新闻,网络谣言。2.转发个人隐私、人肉骚扰等网络暴力行为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对个人道德无限制审判。3.青少年利用网络匿名性使网络关系复杂化,将网络影响现实化。4.网络直播中色情、暴力、侵权问题突出。
危害:1.混淆是非,给当事人和理性评论者带来伤害,冲击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诱发青少年犯罪,影响其身心健康。3.冲击传统伦理观念和规范,道德、法律、文明被抛弃。
二、根据给定资料3-4,从网络特点的角度分析给出当前网络伦理失范的成因。(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全面准确,条理清晰;(2)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
1.信息杂多、诱惑力大:网络文字光怪陆离,图片鲜艳,标志新奇;电子技术对人脑的加速超越肉体,形成鸿沟造成精神压力;投入时间和感知内容过多,打扰正常生活秩序,诱发心理和生理疾病,行为失常。
2.隐匿性强:上网者被赋予独特角色,能满足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欲望,导致现实伦理与网络伦理的错位;随意注册和编造身份,造成经济诈骗、感情欺骗,导致社会角色异化;网民在网络中反应更强烈、顾忌更少,冲击舆论体系,瓦解现有道德体系。
3.碎片化:传统阅读方式受冲击,三观根基不稳,表达方式破碎,思维模式浅表化。
三、假如你是某市文明办的工作人员,给定资料5-6是你搜集的资料,请根据资料就“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教化引导作用,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向领导提出建议。(25分)
要求:(1)内容全面。(2)观点明确。(3)层次分明。(4)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1.在日常提倡尊重传统文化。尊重圣人和良心,尊重道德,博之以文,约之以礼。倡议大众持之以恒、精研细读,把国学作为一种生命价值和生活规约。健康完备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2.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各层次教育体系中增加国学课程内容,加强国学研究基地建设。为网络伦理的建设与规范奠定基础。
3.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与时代意义。理解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价值理念和传统美德,让其承载的民族精神和情操,能更加现代化、人性化的与生命联系。让传统节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
4.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滋养网络的积极作用。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网络文化精品,探索中华文化网络直播的方法和途径,熏陶网民,提高国人文化修养,让中华文化得到创新和传承。
5.培养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在坚持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站在网络受众角度,研究心理特征和兴趣点,努力培养有营养、有质感、有活力的,灵活多样的文化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深入网民内心,成为网络伦理的规范。
四、就个体而言,由道德的教化引导来实现网络伦理的提升,是一个由外在约束到内心自觉的过程。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约束与自觉”为主旨,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不拘泥于给定资料。(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3)结构完整。(4)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让网络伦理深入人心
网络暴力、污言秽语、造谣诈骗、虚假炒作……网络空间似乎弥漫着乌烟瘴气。网络文明的建设,网络生态的修复,网络行为的约束都迫在眉睫,应该早日提上日程。虽然我们出台了不少法律条文、行为规范,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更多还要依靠道德教化来重建网络伦理。从号召多读书到价值观的重塑,从文明氛围的熏陶到传统文化的弘扬,道德教化让网络伦理成为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行为。
道德教化是软约束,比起法律更能润物无声、循序渐进地净化网络空间,营造文明氛围。网络需要秩序,维持秩序的手段通常包括风俗、舆论、宗教、道德、法律等,其中法律和道德是最主要的途径。网络治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络治理的更高原则是“网络是人们平等分享技术进步和顺利获得社会交往乐趣的空间”,后者就需要引入网络伦理。因此,在流动化时代和高匿名性的网络空间,道德调解是极具建设性的,它通过舆论评价和个人反省自检,唤起人们主动对照网络伦理规范的要求,更提醒当事人要严于律己,与他人理性讨论,彼此尊重。
道德教化还能重塑个人的价值观,用精神的力量来感召网络伦理。人肉搜素、碎片化阅读、娱乐至死……这些网络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上独特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是脱离传统伦理和主流价值观的,网络也是一个社会形态,离开了道德教化,同样是一盘散沙。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之所以能够维持两千余年,靠的就是“纲常名教”这样的道德教化。西方国家的现代文明秩序也得益于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其中的广泛社会教化。可以相信,网络伦理建设将使每个网民受益,通过澄清网络空间,可以增大网民在网络世界驰骋的自由度,落实网民个人信息存取、流动的安全性,最终提高网民因网络带来的便利、高效而获得的幸福感。
当然,道德教化的过程可能会更漫长,因为任何一种站得住脚的道德要求都要经历无数次试错,积累持久和广泛的日常生活基础。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砥砺前行。
注重道德教育,要引导人们多读书,更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优势,以文化人。网络似乎占用了大家大多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更是肢解了我们的价值观,重读经典、多读经典是救赎当前网络伦理的重要途径。更关键的是要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当然,对待传统文化有一个去粗取精、深入挖掘、整理加工的过程。多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仁爱”、“诚信”、“义利”、“慎独”的精神资源,从而促进一个良好的网络伦理规范的构建。
网络时代是大势所趋,各国更应高瞻远瞩,未雨绸缪,道德教化势必会成为网络伦理构建最关键的手段。对于每个个体而言,无论是普通网民,还是企业、社会组织,在网络使用、信息传播、新闻报道等方面都要坚守底线、坚守道德,只有这样,人类的尊严、自由、秩序才能在互联网世界得到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上一篇:2017公务员地市级申论模拟真题
下一篇:2017公务员国考申论练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