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公职类考试>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

2017年国考申论模拟真题范文

漫柔分享

  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备考的过程中考生经常会感到迷茫,而掌握申论模拟试题范文对考生会有很大帮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2017年国考申论模拟试题范文,希望能帮到你。

  2017年国考申论模拟试题范文

  学礼明礼,筑牢民族复兴根基

  近些年来,我国游客大闹国外机场、在旅游景点肆意涂鸦、老人倒在街头无人敢扶等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令舆论哗然,也发人深省。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论语》中曾有“不学礼,无以立”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礼”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不仅仅指礼仪礼貌、道德情操,也包括个人的科学素养、社会的诚信意识、政府的服务理念等。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文明之花却并未与之同步绽放。要实现美好的中国梦,公民、社会、政府都应学礼明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根基。

  只有学礼明礼,公民方能自立自强。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认识到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享有与祖国同成长、和时代共命运的机会,坚决抵御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观念的冲击;二是恪守文明道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拒绝随地吐痰、“中国式过马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陋习,不断加强道德自律,提升文明标杆,完善个人修养;三是提升科学素养,树立“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观念,积极学习现代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理性思维,让“绿豆治百病”、“生吃泥鳅”等伪科学没有市场。

  只有学礼明礼,社会方能安定和谐。一是化解诚信缺失,如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医患关系紧张等,对此要弘扬诚信的社会文化,推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处处受限;二是阻止浮躁盛行,如学术界论文抄袭、数据造假,企业界忽视科技创新、山寨产品横行等,对此要提倡踏实扎实的工作作风,纠正不合理的业绩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三是遏制戾气蔓延,如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网络暴力层出不穷等,对此要加强道德教化和法律约束,让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都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

  只有学礼明礼,政府方能高效廉洁。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是受人民的委托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只有不辜负人民的期待,政府才能立于群众的支持拥护之上。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一届中央政府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以来,各级政府服务质量明显改进,服务效率大为提高。在改革的深水区,必须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到严以用权。政府任何一项权力的运用都应当是为了人民群众谋福祉,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把权力当作是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私设“小金库”,有的安排配偶子女“吃空饷”。要把廉政作为政府最基本的行政伦理之一,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体现在军事、经济、政治等硬实力上,也体现在公民素质、社会风气、政府效能等软实力上。学礼明礼,必将有力地提高我们国家的文明程度,进而推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申论文章的写作方法

  很多考生在申论复习时都会遭遇“天花板”效应,集中体现在文章的写法没有特色、套路化严重。文章结构固化就需要通过创新来突破瓶颈,在此介绍一种申论文章过渡段的写法,帮助广大考生在结构层面找到文章的创新突破口,写出一篇新颖、深刻的考场佳文。

  众所周知,申论文章的基本逻辑即: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出于难度考虑,绝大多数考生在文章中会以落实观点为主,即大篇幅的用对策作为分论点。这种文章给考官带来严重的审美疲劳,影响了结构上的判分,如果在语言和内容上没有太多亮点,基本上被划分为三类文。侧重解决问题,即落实观点的文章新意在哪里?可以从过渡段的写法上进行创新,即在开头提出观点和分论点侧重落实观点的中间用一个或多个过渡段“搭桥”,让文章观点与对策之间逻辑更加严密。比如:

  论点:勤俭节约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过渡段写法

  大如政府的公共建设支出、三公经费等,一旦失察或者失管,造成的浪费将是巨大的;小如日常生活中的用水用电,积少成多,也会是惊人的数字。勤俭节约既要“抓大”,用制度堵住政府浪费的源头,也要“抓小”,用习惯拧紧生活浪费的阀门。唯有大小齐抓,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共同为打造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石。

  分论点写法

  文章如果写两个分论点,侧重解决问题的立意,过渡段可以用一组对立的词汇进行分析,比如城市文明既要基础设施当“面子”,又要文明素质做“里子”;又如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制度是“硬件”,为民情怀是“软件”。直接分析两个词汇的关系,一般来说两个词汇的关系无外乎两种:相辅相成或者对立统一,前者强调互相之间的促进作用,缺一不可;后者强调矛盾双方的此消彼长、相互牵制作用。以此类推,文章写三个分论点,处理方式类似,如道德建设中,传统文化是土壤,价值体系是根茎,制度引领是枝干,土壤提供来源,根茎传递能量,枝干保障方向,如此一来,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

  学会用过渡段写作,这不仅符合申论文章更侧重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的考察趋势,而且能为申论文章核心观点开路搭桥,从而让重解决型(对策型)的文章也能熠熠生辉,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有所启发。

  申论理清文章结构的技巧

  文章写作中,具体的写作技巧是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提升的,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章写作过程中的遣词造句,文字驾驭,没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是无从谈起的。但是在文章写作中,有一个环节,复习的重点却不在于练习数量的堆积,而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那就是文章结构的确定。

  对于考生来说,现在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前提,那就是申论文章是议论文的题材,在写作过程中要以总—分—总的结构来进行排列。但是具体来说,这里的“分”应该如何布局,却是很多人头疼的一个地方。很多人知道五段三分,六段三分这样的名词,但是对于分论点的确定却总是误入歧途,甚至一筹莫展。事实上,申论考试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侧重于对于材料的理解和把握的,这也是出于在不同专业、不同天赋、不同能力的考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去考虑的。试想,一个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和一个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文字表达能力上的先天性差异而在分数上体现出悬殊的差别,相信也不是命题人看到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在给定资料保持统一的情况下,掌握了材料,即赢得了申论考试。

  对于客观题来说,需要掌握的是材料中的细节要点;对于作文来说,需要掌握的是材料的整体逻辑。

  文章写作有一个基本理念,那就是围绕一个核心主题,选取一个角度和切入点去进行论证。至于论证的不同角度和切入点,其实是隐藏在材料当中的。以2015年陕西省考真题为例。通过客观题我们可以得知,整篇材料的核心在于“习惯”,具体来说,是“习惯的改变”。既然作文题干给我们传达出这样一个思想,那么命题人在选取材材料时,也是将这种思想体现在材料的布局之中的。我们回归材料,发现材料的整体逻辑是这样的:材料1核心阐释“政府作风建设方面的陋习”,材料2、3核心阐释“人们生活中的习惯”,材料4—6核心阐释“社会管理低效、陈旧的习惯”,材料7核心阐释“人们思想观念方面‘惯于跟随’的习惯”,材料8核心阐释“创客改变了传统经济格局的‘习惯’”。我们在梳理材料的过程中,刻意地将材料内容和核心主题“习惯”联系在一起,也是为了文章结构布局方便起见。

  梳理完材料的逻辑之后,我们会发现材料可以分割成为相互并列的几个方面。根据作文题干的分析,我们得知作文的总论点为“创新改变习惯”,改变了那些习惯呢?政府作风的习惯,人们生活的习惯,社会管理的习惯,思想观念的习惯,经济格局的习惯。文章的分论点一下子就充盈起来,我们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区分度的三个方面,如:政府作风,生活习惯,社会管理。一个“五段三分”的结构便构建了起来。围绕这三个角度,我们可以谈如何改变,也可以谈改变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紧紧围绕主题的前提下,梳理材料逻辑,对于文章结构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理解材料时,不仅要从微观上把握材料的要点,更要从宏观上把握材料的逻辑。

猜你喜欢:

1.2017公务员联考申论预测及答案

2.2017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含答案

3.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及答案

4.2017浙江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

5.2017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

6.2017年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

7.2017河南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