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考研频道>复试调剂>考研调剂>

考研调剂攻略

玉莲分享

  调剂成为考研的第二条通道,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勇往直前地走下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考研调剂攻略,供大家参阅!

  考研调剂申请事后工作

  2017调剂切记盲目,要按规律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申请寄出后要保持密切联系,下面谈几个重要提醒:

  首先,考试地区不同,国家线的标准也不同,一般相差2-10分。在查到分数后第一时间与国家线做比较,并参照往年该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初步判断是否有可能进入复试。如果不能确定,打电话到报考院校的研招办进行咨询确认。在比较及咨询后,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进入复试,那么就需要抓紧时间准备调剂了。

  其次,调剂时,既可以根据自己所报考专业查询调剂信息,同时也可以查找与报考专业相关或者相近的专业的调剂信息,虽然这些专业与所报考专业名称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在所学的专业课、以后的发展方向上都会有很多相同、相似的地方。这样也增加了调剂的渠道。

  再者,结合自己报考的专业或者与之相关的专业,查找接受调剂的院校公布的调剂信息,也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接受调剂院校的研招办及时了解本校的调剂信息,关注该学校的调剂动态(第一时间了解这些信息对想调剂的同学来说非常关键),根据以上信息筛选调剂学校,再填写调剂申请。填写志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核对分数达到招生单位的复试分数线,才有资格进行调剂;

  2、可以将申请院校的目标定在相对较偏远的院校、或者往年接受调剂较多的院校。由于这些院校报考人数较少,可能会变向增大调剂成功的希望。

  3、在接受调剂院校的研究生网站下载调剂申请表;

  4、调剂申请应言简意赅,可以随带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学术成果等等;申请目的是让接受调剂的院校知道自己的调剂需求,并了解自己的相关情况。

  5、申请表中的电话必须写清楚,电话对于调剂者来说非常重要,这是接受调剂的院校与调剂者最直接快捷的联系途径;

  另外,尽可能多地填写调剂申请,分别寄给不同院校,以增加调剂成功的机率。此时,有些同学只关注一所学校,填写调剂申请之后,就不再关注其它院校,这样的做法不太可取。对于这种带有竞争性的选择来说,最好多关注几个。以免因为院校没有及时更新调剂信息而错失良机。

  最后,在将调剂申请寄出后,需要与招生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及时了解调剂情况。

  考研调剂攻略

  (1)主动出击

  研究生入学考试与高考不同,除了部分统考科目外,考生的专业课试题由各校命题,考生档案也是分校放置,形成省市级规模的集散地有一定困难;同时各校分数线划定时间、复试时间不一,而第二志愿学校也存在一个生源问题,如果等第一志愿学校调剂可能会贻误时机,所以调剂的实现形式主要是以考生个人为主。因此,首先要提醒考生的是,一定要有主动意识,主动出击,这也是调剂是否成功的关键。

  给有意向的学校打电话,不要管这些学校有没有在网上公布调剂信息,这时候要大胆一些,不要害羞。有许多学校其实是要调剂的,但并不公布,这就需要你主动出击。你可以礼貌的探探他的口风,如果对方不调剂,他会直接了当的告诉你:不要!一般口气都很硬,态度很冷,说完马上挂了。如果对方没有直接拒绝,反而问问你的分数情况什么的,口气还不是很硬,那么就证明可能有希望了。你就可以主动介绍自己的情况,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说明自己的优秀!你最好要提出主动寄材料过去,对方就算说“希望不大”之类的话,你也不要灰心,一定要打听出来地址,然后给对方寄送材料。

  (2)破除误区,并非好学校不需要调剂

  在不少调剂考生看来,院校并不欢迎他们,只是迫于政策才接受调剂考生,而且需要调剂生的名校也少得可怜,实力一般,招生较差的院校才大量需要调剂生。此外,一些院校接受调剂生的要求比较苛刻,如要求调剂考生毕业于“985”或者“211”院校,想要调剂到一些实力较强的院校无异于痴人说梦。

  真实情况是,很多院校“钟情”于调剂考生。资料显示,2012年北京地区接受调剂生的高校和研究所就有115所,仅陕西一省就有44所高校和研究所接收调剂考生。接收调剂的院校并非仅是实力一般的普通院校,名校也“钟情”于调剂生。资料显示,在2012年,“985”院校有26所需要校外调剂,全部院校都接收校内调剂。如上文提到的北京接收调剂的115个研招单位中就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一流学府,也包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等考生可能不太熟悉的研究所。陕西一省需要调剂的44所高校中,西安交大招收集成电路工程硕士等方面的调剂生,西北工业大学招收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学术型硕士调剂生,等等。数字之多、实力之强,足以说明调剂范围的广泛程度了。

  虽然部分重点院校对考生是否来自“211”或“985”院校都有一定要求,但更多的高校则没有此限制。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是一所“985”高校,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水平很高,只是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对东部地区的高分考生吸引力不足,这样自身实力已很强劲的高校钟情于从调剂生中择优录取,也就不奇怪了。

  为何高校会对调剂生“情有独钟”?冷门专业生源不佳:出于就业等因素的考虑,往往热门专业趋之若鹜,冷门专业无人问津,使得后者常常招不到合格的生源;招生信息流通不畅:即使在同一高校,每个专业的情况不同,考生也不能一一清楚了解,因此未必每年都能招到足够的合适的学生;特殊招生单位知名度不高:考生对那些特殊的研招单位知之甚少,对其调剂情况更是少有耳闻,其实这些单位需要的调剂不在少数。

  (3)行动迅速

  要通过多方面渠道打听自己的专业排名等,迅速地确定自己能否有参加复试的机会,不要一味地等待学校的通知,那样很可能会耽误很多时间,贻误战机。有很多人就是以为自己分数不错,进复试肯定没问题,结果到最后确定不能参加复试的时候,连调剂都来不及了。

  确定需要调剂之后,要快速地主动联系学校,调剂往往是先到先得。联系方式、寄送材料等方面都要采取最为快捷的方式。要注意高校的截止日期,一定要在截止前寄去要求的材料,晚了,哪怕你再优秀也不要了。所以,一定要抓住时机!

  (4)准确地把握相关专业的空缺信息

  成功调剂一是要及时、准确地把握相关专业的空缺信息。一般来说,高校要求入学考试的统考科目中两科与所调剂专业的考试科目完全相同,两科专业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所以如果报考专业与预调剂专业风马牛不相及,那成功调剂的概率肯定是零。录取又是先考虑第一志愿考生,而且调剂基本上遵循先专业内部调剂,再跨专业调剂,再跨校调剂的原则,所以如果导师的上线人数已够或已超额,那成功调剂的可能性也是零。

  考生可以根据往年该专业生源情况判断,通过咨询该专业正在读研的同学,通过研究生院的网页查询空缺信息。空缺信息一定要及早把握,如果在知道无法参加复试或参加复试并知道被淘汰后才开始着手调剂,了解空缺信息,这就太晚了。一是因为有的导师已有中意的调剂生,不再给其他同学面谈机会,这些同学也就没有参加复试的机会。

  (5)广泛撒网,有的放矢

  只联系一所学校肯定不是不足的,要多联系学校,增加成功机会。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通过网络查找各个院校的调剂信息。但是,有些学校公布调剂信息很晚,有些院校不公布调剂信息,所以尽量通过多种渠道打听信息,比如已经考上的师兄师姐、认识的老师、亲戚朋友等等,凡是可能用得上的途径都要利用,这样才能确保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所需要的调剂信息。向所报考学校研招办询问他们是否可以推荐调剂(这是第一志愿单位的义务,但很多学校都没有履行,实在也是因为人太多了)。

  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许多网站会有专门发布调剂信息,如考试吧考研网、中国教育在线、考研网、新浪、新东方在线等网站。还有就是通过你的关系网去打听了,如果你有朋友同学在某个学校,可以请他们帮你打听。如果你母校的老师和哪个学校有联系,可以请他们帮忙推荐。如果你符合那些学校的调剂条件,就可以马上电话咨询或信件联系。

  可能有考生疑惑,广撒网难道去给全国每个学校都打电话问吗?当然不是,这当然要有所取舍。要有一定的筛选顺序,比如,你要去北京读书,那就重点锁定北京地区的学校,其他地区的学校除非很有把握,一般都不考虑了。确定地点后,再确定学校的范围。如你考的是文科,那么文科性院校和综合类大学这时都比较满了,就是一所三流文科学校都很可能全部满了。所以可以考虑试试理科院校的文科方向,因为这类学校的文科一般报的人比较少,知道的人更少。最后从中挑选一定数量的学校,进行联系。

  (6)保持联系

  打过电话,寄送材料后,不能只一味被动地等待着复试消息。要知道,这个时候就是确定复试人选的关键时刻了,在这个过程中最好和你要调剂的院校保持一定的联系,时刻关注其调剂动向。如果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安心准备复试,但万一不行,就要抓紧时间联系其他院校,不要让自己在一棵树上吊死了。以前拒绝过你的学校仍可以再做一次回访,有的学校情况是有变化的。之前可能招满的学校,到后来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疾病,体检不合格等)又招不满。这些信息都要靠自己去打听。,如果你在有的学校有同学,学长,熟人朋友,也可以请他们去打听该校的情况。要时时注意学校的动向,经常和研招办联系,让他们知道你的诚意。

  考研调剂失败后

  一、继续关注心仪院校

  在48小时过后,依旧没有收到调剂院校的复试通知,很多学生就很疑惑,到底还要不要继续等下去呢?

  各种纠结疑惑困扰着。首先你如果十分喜欢这个学校,不妨再等等,有些学校给出复试通知就是会比较晚。然后再各种打电话,E-mail,无论是招生办,还是导师,只要是能够提供信息的老师,不妨都试试。那么面对一天之中需要接无数通电话的招生办或者导师,采取何种问话方法,我们才可以获得有效信息呢。

  48小时过去了,你需要确定你的调剂申请是被拒绝了,还是校方没有查看。一般而言,如果被拒,你填报的志愿中灰色字体会变成黑色,意味着你被拒了,现在可以修改信息了。

  如果你填报的志愿依旧是灰色,那么现在你就需要主动联系了。打电话给招生办或导师,委婉的询问复试通知什么时候可以出来,这时一般不会有明确的答复,那你可以采取迂回政策,询问上一年的情况,如果没有很大的政策变动,今年基本上会与上一年的情况类似。

  如若遇到比较好心的老师,你也可以试着问问现在已经申请的人数有多少,你的分数在调剂名单中排第几,从而可以对自己能否收到复试通知,有个基本的概念。

  二、若不是非去不可,最好退而求其次

  一般而言,在48小时过后,还没有收到复试通知,那么机会就比较渺茫,如果你不是一定要去这所学校的话,最好转战他校。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调剂院校会陆续招满,继而不再招收调剂生,所以时间越早,下手越快者,机会越大。

  三、来年再战,梦想依然能够实现

  研究生考试的失败,固然有着无处安放的挫败感,然而既然心中有梦,不是应该拼尽全力?年轻,就不要惧怕失败,大不了重头再来,二战有什么可耻!

  其实,二战考生不能说具有压倒性优势,但绝对优势还是有的。无论专业课亦或是公共课,相邻的两年中,考纲是不会有过多的变化的。人脉资源就更不用说了,向成功考研的同学取经,获取目标院校的一手备考资料,一切皆有可能。

  四、条条大路通罗马,步入职场也未尝不可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时,我们纵观全局,或会有个理智的判断。优中选优的考试制度,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强大竞争力,使得更多人被黯然挡在研究生大门之外。而转过身去,面对就业大军,或许会不安,或许会彷徨,但是不论是本科生或是研究生,就业压力,从来都不会消失。

  考研一路的辛程,我们懂得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也会为我们之后的职场生涯,埋下一个良好的开端。条条大路通罗马,复试或调剂失败也不可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看过考研调剂攻略的人还看了:

1.2017年考研调剂这六所院校成功率最高

2.2017年考研复试调剂通关攻略

3.考研复试调剂通关攻略

4.考研调剂,分数到底有多重要?

5.2017年考研调剂操作时需注意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