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政治>

政治高考大题汇编

刘惠分享

  高考政治主观题有效阅读,确定主旨,确定角度及相关知识,组织答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政治高考大题汇编,仅供大家参考!

  政治高考大题汇编一

  20分)经济增速“换挡”,民生改善提速,这“一降一提”的鲜明对比,成为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一大亮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和居民人均收入状况

  材料二: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27898亿元,同比增长49.7%。在4G网络建设及新产品更新加快的带动下,前3季度限额以上企业手机等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31.8010,比上年同期快近8个百分点。

  (1)请指出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旺盛的原因。(7分) 材料三: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成就显著,但也出现质量不高、结构失衡、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变大,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经济“做不到”也“受不了”长期高速增长,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按照这个速度,提出的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面对“新常态”,我们要从昔日的GDP崇拜和速度情结中挣脱出来,以新的发展思路引领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3)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以怎样的发展思路引领中国经济稳健前行?(8分)

  【答案】

  (1)2014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处于预期增长目标的合理区间(或实现预期增长目标)。(2分)全国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3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因而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增加。(3分)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关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2分)

  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方式,为消费创造动力。网络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加快更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增强了人们的消费需求。(2分)

  (2)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分)

  ②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是图表题,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和小注信息加以概括总结。图表中的内容既要看到变化,又要找到差距或存在的问题。图表反映的是我国2014年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GDP增速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居民收入增幅超过经济增速,说明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速,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

  (2)从材料一中概括的信息来看,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这些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角度具体分析。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这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即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先从材料中找到“这种状况”是什么,然后提出解决的办法。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质量不高、结构失衡、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陈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材料中的问题,逐一解决。解决质量不高的问题,需要实施创新型驱动战略;解决结构失衡问题,需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影响消费的因素、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政治高考大题汇编二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1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都举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5年间,这一天从一个普通的日子逐渐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节日”。2013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创造了单日销售额突破350亿元的新纪录,“双11”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过去的5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涨了1.8倍,而网络零售总额则飙涨了19倍。有经济评论家认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春天已经到来。

  材料二:阿里巴巴集团创立于1999年,是一间提供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平台的公司,它改变了传统商务模式,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打造新的生意方式创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商务世界;通过不断创新整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集团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绩效评估的公司管理系统,为员工创造了积极、灵活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环境;旗下公司“天猫”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以及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在国际交易市场上设有全球批发交易平台,成为全球首家拥有超过800万网商的电子商务网站,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再生产知识分析“电子商务的春天”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阿里集团是怎样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品牌”的? (14分)

  【答案】

  (1)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

  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者的网购热情推动网络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③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利润分配关系,这既调动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刺激消费,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每条2分,共6分)

  (2)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改进营销方式,变传统商务模式为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模式,成功的经营策略为公司盈利创造了巨大的潜力。

  ②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整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形成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竞争力。

  ③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品质的保证和完善、优质的服务为公司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赢得品牌的市场信赖。

  ④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完善公司员工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评估的管理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优势。

  ⑤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设立国际交易平台,开展全球电子商务活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切口较小,指向社会再生产,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然后分析各自的地位,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与生产,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并围绕这些方面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经济的作用。对此,学生可从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等方面去分析说明;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购将推动网络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故学生可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角度去分析说明。

  (2)本题并未限定学生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的具体要求,从中找出答题的突破点。本题的实质是考查学生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这一知识点理解与记忆。解答时把握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教材知识。材料“通过打造新的生意方式创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商务世界”表明企业经营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材料“通过不断创新整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表明企业经营要不断创新管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材料“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以及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表明要求经营要依法诚信经营,依靠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材料“在国际交易市场上”,表明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考点:社会再生产、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政治高考大题汇编三

  材料一:从消费学角度来讲,随着群众的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消费层次会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新型消费业态便应运而生。

  2014年,家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家具品牌、家装公司开始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开始“返老还童”,开发或者推出了“年轻化”的家具和家装套餐产品。家居行业目标直指80后、90

  后新兴消费群体。需求远远不同于70后,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的享受,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业内人士表示,抢占年轻消费市场,将成为未来家居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信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国内家居市场的走向带来重要影响。

  材料二: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1)结合材料一,利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经济意义。(9分)

  (2)结合材料二,企业应怎样适应“新常态”,谋求更好发展?(12分)

  【答案】

  (1)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每个要点3分)

  (2)①调整经营战略,避免盲目扩张,注重提质增效,以适应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

  ②调整生 产要素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以适应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劳动力供给减少的新形势,实现集约化经营。

  ③调整产品结构。了解市场行情,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更好满足消费者需要,以适应需求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调整企业分配,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利益关系,增加职工工资,保障劳动者利益,以适应人力资源稀缺、收入分配结构优化。

  ⑤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注重节能减排,主动适应资源环境约束。

  (每个要点3分,答出4点即计满分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要求运用的是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新型消费业态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消费,会形成新的消费需求,这表明该题需要回答和分析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具体回答。

  (2)该题涉及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内容,企业要经营成功,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还可以结合材料中的内容,从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利益的关系、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向市场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企业的经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