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政治>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6

刘惠分享

  高考政治科对时事政治的考查范录优由于政治学科的特点,每年高考政治的命题都要与时事政治紧密联系。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仅供参考!

  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知识点

  一、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3)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1)当前人们群众的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2)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落后文化

  ①落后文化的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

  表现形式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对待的措施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

  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危害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措施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仍然存在的原因

  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4)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1.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对待外来文化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1)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5)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如何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要性)

  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

  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态度。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集力。

  4.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和谐文化的地位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2)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4)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扶持公益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族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1)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荣辱观的作用)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3)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5.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1)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区别)

  科学文化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2)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3)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类型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为什么 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 怎么样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含义 文化自觉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意义 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更加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措施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自豪自信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繁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

  要倍加珍惜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艰辛革命历程中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使之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题目及参考答案

  【典例1】(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4)

  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的新的成功案例

  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

  科技进步能改进文化传播的途径及手段。但要注意文化传播的途径及手段所指不同,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强调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必须有行为、动作;文化传播的手段主要强调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必须是媒介。该公益广告只能是传媒的媒介即传播的手段,不是传播的途径。

  【典例2】(2015年山东卷43)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话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模式,用广播剧的形式把当地道德模范的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广播剧”,展现了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倾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模范广播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力量。

  材料二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据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9分)

  【答案】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道德榜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文化生活的第四单元侧重于强调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习备考时要形成知识体系,注重理解运用;意义类主观题,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

  1.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

  表明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是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

  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

  有利于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也有利于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确且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属于文化遗产而不是古代科技,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并未涉及文化的创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近段时间,共享单车遍布城市大街小巷,成为人们新的出行选择。但私藏、破坏等“虐”车行为时有发生。骑稳共享单车,还需要共享精神。这是基于

  文化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

  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提升公民道德素养

  A.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类型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 区别 基本内容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地位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典例1】(2015年课标卷20)“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

  本题借助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文化生活的热点,也是重点内容,考法和角度多样,复习备考时要从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思想道德建设角度综合考虑。对于原因类试题,首先排除说法错误选项,然后分析说法正确但能否构成本题的原因,最后得出正确的选项。

  【典例2】(201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14)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再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扩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8分)

  (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5分)

  【答案】

  (1)(8分)

  “邻居节”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

  (2)(5分)

  答案示例一孝老爱亲;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

  答案示例二诚实守信;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借“邻里节”考查了家庭家风教育这一时事热点问题,对此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要明确家庭重视家风教育,主要是想用正确的文化影响人,促进个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国家重视家风教育,主要是为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更好地发挥文化的作用。

  1.新华社北京2017年4月1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01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把坚持保护弘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点任务之一,在新区建设过程中,要延续历史文脉,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此前,就如何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多次强调既不要忘本来,也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华民族才能建立“旧邦新命”的文化自觉,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立于不败之地。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中华民族如何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立于不败之地。

  【答案】

  (2)批判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做到不忘本来。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做到吸收外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中华民族要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不断前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建立“旧邦新命”的文化自觉,做到面向未来。

  类型三 思想道德修养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文化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区别 含义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方式 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自省、自律等方式 作用 科学文化 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给人以动力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联系 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就人的整体素质而言科学文化修养是基础和前提思想道德修养是灵魂;从理论上讲一 注意

  (1)不能认为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因为二者同等重要对个人而言都不可缺少。

  不能笼统地说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只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才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不能认为科学文化修养提

  【典例1】(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35).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

  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A.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本题比较简单。我们看错误选项的设置,材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错误选项说从小事做起,与材料肯定不对应;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说法错误。另外的选项属于典型的断章取义,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这启示我们必须要读题,理解题,然后再去甄别选项。

  1.美国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在他的作品《处世之道·崇拜》中写道“有两件事我最憎恶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对于这一观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信仰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可或缺

  D. 在文化选择中明辨是非,增强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