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深化复习14
高考政治注重考查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高考政治深化复习,仅供参考!
高考政治深化复习题目及参考答案
专题14 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1.中医药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衍。有些人认为把中医“西化”,才有发展,其实不然。我们一直在提倡与国际接轨,在文化上当代中国人应当提出来“与祖先接轨”。因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人能够接受的,也是有益于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而且,“开放”要有自主性、双向性,如果我们只是单方面向国外开放,文化安全将会受到影响,没有自主的价值观、文化观,把自己祖先的东西丢弃了,振兴什么都是徒劳。
坚持中医药文化自信是应对“反中医狂想症”、“黑中医症”、“观望症”、“怀疑症”、“伪中医症”的良药。中医药学不是神学,不是完美之学,有其缺点和短处。遵循“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的精神。建立文化自信,中医的存在和发展是必然的。
(1)中医的发展首先必须要“与祖先接轨”,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点,分析材料中该观点的合理性。(12分)
(2)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妄自菲薄,运用辩证否定观点,说明应该如何建立中医药文化自信。(10分)
(3)结合材料,就提高中医药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建议。(4分)
(1)①民族文化起到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因此发展中医药文化必须坚持“与祖先接轨”,不能把自己的文化丢弃了;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够起到积极作用。②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因此我们在发展中医药文化中,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使中医药文化成为中国人能够接受的,有益于人类的一种文化;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只有对自身文化充分肯定、主动担当,才能坚持自主的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每点4分)
(2)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建立中医药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积极有益成分,也要认识到中医药文化中与当前国情不相符合的内容,坚持扬弃的原则,发展中医药文化。②培养创新意识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中医药发展要立足我国国情,为其注入时代精神,解决新的问题,促进中医药进一步发展。(每点5分)
(3)①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中医药;②促进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扩大中医的世界影响力;③尊重本民族文化,吸取世界优秀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等。 (回答任意两点可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中共中央2015年10月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文艺繁荣发展大计”垒基砌阶、立柱支梁。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面对丰饶而富于创新性和成就感的时代文艺景观与现实文化生态,颔首认同者有之,拊掌称颂者有之,不置可否乃至不为所动和不予首肯者亦有之。对此,有专家认为,尽管见仁见智历来就是文艺作品和文化状况评判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正常现象,但以解读和阐释的方式对之进行拔翳纠谬,以求返璞归真,也还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释材料中专家观点的合理性。(12分)
(3)结合材料,请你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2分)
进行分析,具体来讲可以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围绕材料中专家的观点进行解答即可。(3)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请你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本题考查的角度是哲学方法论,设问指出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建议,可以从一切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立足社会实践等角度分析。
(1)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主义文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产生深刻影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培育“四有”公民,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团结中华各族人民。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发展。(每点3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所以对文艺作品和文化状况评判会产生不同的观点。②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对文艺作品和文化状况评判中产生的冲突,我们必须分辨出对错,对之进行拔翳纠谬。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到返璞归真。(每点4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①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文艺发展与我国国情相结合。②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出高质量的精品力作。③立足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汲取营养。(每条1分,答出2条即可。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2016年6月6日至9日,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举行。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 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密切欧亚各国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材料二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其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等。
材料三 相关资料统计,2015年,中国与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 955亿美元,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5.1%。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 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一带一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评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景。(8分)
(3)“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某政治老师举办了以“‘一带一路’我参与”为主题的时政评论沙龙活动。请你用哲学知识结合三则材料以“挑战·创新·飞跃”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200字左右。(6分)
关键词 答案内容 分值 挑战 2分 创新 2分 飞跃 2分 (1)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一带一路”的开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政治基础;②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商业贸易的发展,各国人员的往来也促进了文化交流;③“一带一路”的开辟将中国的商品、技术传入国外,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中国学习和吸收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④“一带一路”推进了中外商品、技术的交流与借鉴,促进了中外文化在交流中发展,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①在事物的发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②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忽视支流,也要看到“一带一路”战略可能存在的风险;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要看到“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又要看到存在的风险;还应认识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用“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亦可)
(3)
关键词 答案示例 分值 挑战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勇于接受“一带一路”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2分 创新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合作方式中的优势,又要适应形势,创新合作理念和方式 2分 飞跃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一带一路”发展中,我们要抓住各种有利条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2分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市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法治文化长廊,举办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发制作《普法总动员》、《开心学税法》等学法动漫游戏。除了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主阵地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外,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车载移动电视、户外电子屏等现代传播方式,打造法治文化传播新平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出现代法治文化的浓郁氛围,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材料二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中国的法治进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党的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
材料三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结合山东实际,山东提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加快建设法治山东;其关键在于落实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坚持法治山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知识,分析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做法的科学性。(12分)
(2)结合材料二,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过程的认识。(12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共山东在推进法治山东建设过程中遵循了哪些辩证法方法论。(2分)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营造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有助于人们树立法治观念,将法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并付诸实践。(3分)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3分)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并使法律为人们所理解并内化为行为准则。(3分)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法治文化建设要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人人成为法治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3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根据社会发展实际,解放思想,不断实现依法治国认识的发展。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我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入认识和把握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不同时期社会建设有不同特点,从而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不断发展。⑤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十五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是逐步积累发展的过程。(每点3分,回答其中四点即可)
(3)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山东树立全局观念,重视部分的作用,围绕总目标,用法治山东建设推动法治国家建设。②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系统设计法治山东建设。③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法治山东建设的关键。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山东实际作出具体部署。(每点1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材料一 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举措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动企业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加大国有企业重组力度,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建立收入能增能减、奖惩分明,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
材料二 在前一轮的国企的改革中,给国有企业的权利只有经营权。对于监管部门,它有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权、监督权,所以国有企业因为它自身的权利的缩小,就是它在市场中运行中缩手缩脚,也就是经常说的“婆婆”管得太多,“儿媳妇”就没有办法干。在新一轮的改革中,给儿媳妇权力,让婆婆做好监督,儿媳妇能够干得更好,监管也就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的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准确定位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12分)
(1)①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4分)②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公有制形式的多样性;(4分)③通过加大国有企业的重组力度,优胜劣汰,以优带劣,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3分)④通过建立合理的流通机制,有利于促进公平,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3分)
(2)①政府具有经济建设、公共服务职能,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要履行好自身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为国有企业改革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职能履行中做到不缺位;②政府职能是有限的,不能包办一切。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依法行使政府权力,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防止权力滥用。(每点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 我国智力资源数量和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迄今为止,我国有科技人员3 000万人,有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106万人,分别占到世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我们的研发投入近年来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研发总投入已占到GDP总量的2%以上,这同中等发达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基本相当。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却仅排世界第19位,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有10%,比美国80%的转化率低70个百分点。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突出一方面论文发表后,科技成果就“束之高阁”,成为“陈果”;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嗷嗷待哺”。
材料二 今年8月29日,全国人大会高票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特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但应当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可以规定或者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数额和时限,但应当充分听取本单位科技人员的意见,并在本单位公开相关规定。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1)针对材料一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应如何落实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应有的作为。(12分)
(1)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市场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4分)②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投资股份,确保科研人员和单位的收益,调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4分)③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3分)④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3分)
(2)①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定;②坚持依法行政,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③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宏观调控,加大对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④完善公共服务,建立完善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协调机制;⑤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加大对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答出其中4点即可,每点3分,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 2015年5月19日,经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战略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材料二 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换挡但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中国制造业约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的份额,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是“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足,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在长期粗放发展之后,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困境,进入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国务院为什么要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并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增强制造业竞争力。(14分)
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当前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并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分析必要性时,要注意材料中强调了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足,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等问题,国务院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问回答我国如何增强制造业竞争力,考生根据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一一分析即可。国家要加大对制造业的政策扶持、推动制造业行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制造业企业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制造业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发挥各种资本的作用等。
(1)①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需要国务院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4分)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4分)③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4分)
(2)①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关系着我国竞争力的提高,是我国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国务院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目标,使我国制造业和经济发展度过“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6分)②国家要加大对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如加大财政扶持、减免税收、信贷支持等;推动制造业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企业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通过联合、兼并或重组,增强竞争力;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制造业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发挥各种资本的作用;引导制造业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吸引和培养人才。(回答任意4点,给8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都可酌情给分)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公报》中提出,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指导思想的一个要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锁钥,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经之路。
材料一 今年上半年,在经济增速放缓、出口不畅的形势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下半年我国继续采取多种措施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为了激发国内经济发展活力,国家还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使创新创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
材料二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对令计划等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等同志开除党籍的处分。从“新”、“严”、“实”、“廉”、“清”五方面可以概括党内生活“新常态”的特点,制度更加严格、行动更加务实、作风更加廉洁、干部更敢担当,正逐步成为党内生活的新常态。严肃党内生活,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治本之策。如何改作风?这需要落实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突出一个“廉”字,崇尚一个“清”字,倡导一个“敢”字,牢记一个“党”字。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营造党内生活“新常态”的意义。(14分)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3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科学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3分)加快生产创新,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3分)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适度消费。(3分)
(2)①有利于推动工作作风的转变,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4分)②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先进性,最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3分)④有利于践行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3分)
上一篇:2018高考政治深化复习13
下一篇:2018高考政治深化复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