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重庆语文高考试卷

德豪分享

  高考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有着其重要意义。现代文阅读部分作为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试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重庆语文高考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重庆语文高考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由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文字记载的,如“报” “又” “岁”等。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禳祓避祸、祈福求吉而举行的。他们需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虽然仅通过部分甲骨文文字无法了解当时祭祀的具体情况但至少得知殷人已经开始祭祀他们的祖先,并将祖先视为可祈福求助的神灵。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吻合,“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祭字本意就是用手持肉,献给神灵,沟通神人关系。

  到了周代,祭祖礼仪更增加了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即通过国家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虽然周代创制的这种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后世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礼有仪有义,仪是外在表现形式,义是内在价值意蕴,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将孝道观念和祭祖礼仪完美结合起来的是汉代诸儒。可以说汉儒对中国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重大的,他们找到了中国人重祭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和身体实践,使祭礼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灵魂支撑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孝作为儒家主要的思想观念,成为汉王朝立国的重要思想根基,“导民以孝,则天下顺”。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举孝廉、颁布养老令、推行三年丧制、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到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性价值观,着力推广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逐渐形成了汉代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并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汉代以后,中国人的祭祖礼仪既有了规范的礼仪表现形式,又继续追寻着以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自此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是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庶民即寻常百姓,他们是不拥有任何政治、文化特权的底层。所以在祭祖礼仪方面,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独有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士庶阶层的严格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逐渐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

  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家礼>的出现,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祭祖礼仪的历 史发展轨迹和形态面貌。《家礼》是一代通儒朱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他认为,祭礼问题不限于礼仪本身,也关系着家族形态、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基层管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建议人们不用过于拘泥《仪礼》《书仪》等繁琐的礼仪要求。为了保证祭礼的可操作性,他对传统祭礼仪节进行了大胆的细化、分割、提炼,最后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也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

  (摘编自邵风丽《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迄今可追溯的中国人最早的祭祀行为就是祭祖,甲骨文中的祭祀性文字说明殷人通过祭祀祖先来避除灾祸,祈求庇佑。

  B.汉代儒生对“孝”进行理论阐发,并且身体力行,将孝道与祭祖礼仪完美结合,使祭祖礼仪有了灵魂支撑。

  C.随着儒家地位在汉朝的确立,孝成为了当时立国的重要思想基础,并慢慢发展为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向社会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D.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普通百姓无法进行国家礼制范畴内的祭祖活动,这一现象在科举制推行之后才有了改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商朝举行祭祀活动,向被他们看作神灵的祖先祈求祝福,这与《说文解字》中对“祭”字的解释是一致的。

  B.周代是宗法社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有差异直接体现为周天子自称“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

  C.孝道在汉代能成为一种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的普世性价值观,与统治者在立法、选才、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推广有关。

  D.周人传承下来的祭祖文化有维系家族人伦、巩固国家统治的重大意义,朱熹对祭礼问题的看法与此有共通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中国人的祭祖传统年代久远,但借助出土文物、各类文献等资料,我们甚至有可能了解到商代祭祀的具体情况。

  B.祭祖礼仪在周代具有了稳定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这充分说明“礼”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也是一种价值内涵。

  C.晋代李密《陈情表》中所说的“圣朝以孝治天下”与汉代“导民以孝,则天下顺”的思想都强调了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性。

  D.宋代以前的祭礼较为繁复,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朱熹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祭礼的基本模式才由此形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盘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武帝闻其名,问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曰:“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籍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东海王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责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三》)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

  B.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

  C.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

  D.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称儿童时代。

  B.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C.尊号,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皇帝的称号主要有四种:尊号(徽号)、谥号、庙号、国号。

  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代对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

  6.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少时拜访山涛后,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误尽天下苍生。

  B.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朝野之士争相夸赞他,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竞相模仿,甚至虚浮妄诞成为时风流俗。

  C.王衍擅长玄谈,人称“口中雌黄”。他旁征博引,信臼雌黄,即使说话前后颠倒,也能立刻修正。

  D.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东海王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借口推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

  (2)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④。

  [注]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干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④劲气:寒气。

  8.诗的颈联“万叶”“一灯”两词颇有韵味,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原因。(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韩愈《师说》中“ , ”意思一致。

  (2)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分析杜甫《登高》“ , ”一联中有“八意”,即八可悲。

  (3)《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抱熊娃娃的男人 耿文涛

  在这个大城市的城乡接合部,蜗居着一大批的“蚁族”。他们每天早晨六点半疯狂地追赶着早班的公交车,一路颠簸四十分钟后,才迷迷糊糊地到市中心去上班。

  姜慧每天重复着这样索然无味的生活,直到她开始注意到一个抱着玩具熊娃娃的黑脸男人。这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每天早晨他都准时挤上早班公交车,无论有没有座位,他的右手总是抱着一个熊娃娃,一刻也舍不得丢下。

  姜慧刚开始以为自己碰到了一个变态狂,可是,她发现男人望着熊娃娃时温情的目光、平静的神情都像是深深陶醉在一种梦幻中一样,这个谜一样的男人也迷住了姜慧。这天早晨,姜慧匆匆忙忙地赶上公交车时,黑脸男人已经站在车门口了,右手依然抱着那个熊娃娃。姜慧瞟了一眼拥挤的车厢,慢慢地挪到了那个男人旁边。车慢慢行驶,到了下一个站台,一个急刹车,姜慧猝不及防地撞在了黑脸男人的右手上,男人忍不住“啊”的一声惊叫,熊娃娃掉在了车厢的地上。姜慧连忙去捡,想看看这个熊娃娃到底有什么稀奇之处。可她把熊娃娃拿在手里后顿时愣住了:这个熊娃娃里面放的不是棉花,反而像是沙子,提着感觉很沉。姜慧蒙了:这个男人真是太奇怪了!男人微笑着接过姜慧手里的熊娃娃,点头致谢后,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这天因为加班,姜慧下班后就慌忙去追赶最后一班公交车,碰巧发现那个抱熊娃娃的男人也在这趟末班车上,他的右手仍旧抱着那个熊娃娃。下车后,姜慧意外地发现那个男人竟然径直走向姜慧居住的“蚁族区”。姜慧心想自己早出晚归,深居简出,竟没发现他也在这里居住。姜慧心里有点恐慌,因为就在前不久,这里发生了大规模的盗窃案,姜慧虽然损失不大,但她从此没有了安全感。会不会是这个怪异的男人作的案呢?姜慧不敢再往下想,只祈求自己能快点回到住处。萎慧正暗自揣测,却发现那个男人竟然停在小区门口,还回过头朝着她微笑。姜慧顿时觉得一股凉气涌到了后背,她忐忑不安地正想快步走过去,没想到那个男人微笑着发了话:“我认识你哦,你每天在公交车上瞪着大眼睛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姜慧的脸一下子红了。男人继续微笑着说道:“你是对我手里的熊娃娃好奇吧。你已经知道了这个熊娃娃里面装的是沙子,我来告诉你原因吧!”男人说:“我本来是一名建筑工人,在这个城市里遇上了心爱的人,于是结了婚。不幸的是一次意外使我从工地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右胳膊摔断了,现在一使劲就很痛。所以,就不能再去千那些重体力活,只能让已经怀孕的妻子回老家休养。我也换了份销售的工作,继续留在这座城市。为了节省房租,就搬到了这个城乡接合部的‘蚁族区’。干销售就得到处跑,早出晚归,根本没时间锻炼受伤的胳膊。于是我把一个熊娃娃掏空,里面装了些沙子,用右胳膊抱着,让胳膊慢慢适应。这样每天坐公交车来回就相当于锻炼了一个多小时,沙子的重量也在一点点地增加,现在大概有二十斤了吧。”姜慧疑惑不已:“胳膊摔断之后就不能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了,不如让它顺其自然慢慢恢复,何必强迫自己去锻炼呢?”男人笑了,说:“你以为我锻炼胳膊是想干老本行?才不是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过年回家能稳稳地抱一抱我那可爱的女儿。老婆告诉我,女儿现在已经有十多斤了,我一定要把胳膊早点养好,把她暖暖地抱在怀里,狠狠地亲亲她的小脸蛋!”说完,男人微笑一下,挥手跟姜慧告别。

  姜慧愣在了原地,恍惚片刻,她迅速地掏出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那边一阵咳嗽声,半晌,一阵苍老嘶哑的声音传来:“喂……”姜慧流着泪,但语气异常平缓:“爸,我想家了!”

  两年前,刚刚太学毕业的姜慧为了追寻一个满嘴谎言的男人给她描绘出的美丽梦境,不顾父亲的反对,跟随着他来到了这个大都市。很快,那个男人移情别恋,她自觉无脸回家,不管多么辛苦多么委屈,她都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都市里承受着……

  现在,她突然特别想回家,想念父亲的训斥。她知道,她也曾被残疾的单手父亲暖暖地抱在怀里,狠狠地亲过脸蛋,她也永远是父亲心中最美的小公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一开始就粗线条地勾勒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表现了“蚁族”生活的艰辛,暗示了小说主要人物的艰难处境。

  B.男子望着熊娃娃时的温情与陶醉,是对出生不久并且尚未谋面的女儿的深情思念的表现,但也让姜慧产生了误会。

  C.姜慧对男子的关注,既是因为被男子的神秘身份吸引,也是因为在长期地观察中产生了迷恋的美好情愫。

  D.小说善设巧合,比如男女主人公经常挤同一趟公交车,而且还住在同一处地方,等等,这为小说情节的推进提供了可能。

  E.从全文看,姜慧在陌生都市中的索然无味的生活,是一种无颜面对家人的消极逃离,也是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自我惩戒。

  (2)小说中“抱熊娃娃的男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叙述故事上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为什么以姜慧的故事作结?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吴清源:换一个世界下棋

  2014年11月30日凌晨1时许,围棋界泰斗吴清源在日本神奈川一家医院去世,享年100岁。吴清源他曾经称霸日本棋坛数十年,在全盛期通过十番棋击败同时代的所有其他日本棋手,被誉为“昭和棋圣”。

  “手指修长,脖颈白皙,使人感到他具有贵族的睿智和哀愁,如今又加上少僧般的高贵品格。从耳朵到脸型,都是一副高贵相。过去从未有人给我留下这样的天才的鲜明印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吴清源的好友川端康成并没有说错,吴清源就出自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

  父亲吴毅早年在日本留学,并没有专注于自己选修的专业,而是在那里爱上了围棋,并带回了大量的围棋书籍。早年,吴清源即以“围棋神童”身份出入段祺瑞府邸,每个月能够得到段祺瑞的100银元津贴。11岁就因父亲病故开始以围棋担起一家生活的吴清源,对于围棋的热爱也从那时开始与日俱增。1926年,在北京通过岩本薰六段和小杉丁四段的棋力测试后,他东渡日本,拜师濑越宪作七段,开始了棋手生涯。

  1933年,年仅19岁的吴清源运用自创的“新布局”,与本因坊秀哉名人等对弈,开创了围棋史上的一个新时代。此后二十几年,吴氏横扫千军,超越前贤,雄踞“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尤其是那些被誉为“悬崖上的白刃格斗”的“升降十番棋”,更是充分展示其过人的意志与才华。“吴清源时代”, “昭和棋圣”的地位由此奠定。

  幼年时的记忆技巧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烂熟于心也在日后帮助吴清源开创自己的棋风。当他7岁开始学棋时,对于打谱学棋已自觉不累。而“礼之用,和为贵”“致中和”“过犹不及”“君子矜而不争”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也一直影响着他的围棋观。

  吴清源自己也曾说过从4岁开始,就学习《大学》《中庸》等,而直至晚年仍然坚持每天研究《易经》,汲取理念打造“六合之棋”这个“21世纪的围棋”。

  对于名利,吴清源没有任何欲念,他的世界就存在于纹枰之上的方寸之间。即便谈及“棋圣”的殊荣,吴清源的回应也简单至极,“我个人不认为自己是棋圣。人来到的世间就有自己的任务,即便活在世间,就要为自己的任务去努力”。

  如果说对于一心追求棋力的棋士来说,抛弃名利尚且可以理解,那么对于胜负的寡淡或许才是普通棋手和一代大师之间不甚明晰的鸿沟。

  “与吴清源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她也觉得,先生在人神之间。”吴清源去参加十番棋,俨然仅仅是出一趟门一样轻描淡写。晚辈江铸久曾与吴清源夫人和子交谈过:“有时候夫人甚至只能从先生的精神状态才能判断输赢,神情轻松那么说明赢了,如果略显疲劳则是输棋了。”

  对于胜负的概念早已超然,江铸久也曾与吴清源探讨过每一个棋手都在内心追寻的问题答案,而吴清源的回答简单又颇具韵味,“胜与负,不是我下得好还是不好,而是我还能不能下得更好”。

  吴清源一直说,“信仰与围棋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我的感觉是,事实上是什么宗教对他来说是不太重要的,但信仰本身对他很重要。”弟子芮乃伟对于恩师的做法有着自己的理解。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清源关于人类精神力量的谈话。他谈到佛教与神道各派的异同,令我十分惊异。而且他对心灵学也颇有研究。也就是说,这是修养之道,是为了使自己的灵智澄静明澈。”川端康成也曾如此解读吴清源执着于信仰的原因。

  他也曾解读过自己追寻的“中的精神”,“‘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而阴阳平衡的那一点正好是‘中’。在围棋上,我经常说,要思考‘中’的那一点,中和了棋盘上各个子的作用的那一点。”

  对他来说,棋是“武”的胜负世界,宗教是“文”的和平世界。文武双修,在内心同时涵蓄战争与和平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境界,并且取得两者的平衡,正好显示吴清源始终还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

  相关联接:

  ①吴清源晚年将毕生精力放在了提携后进、促进围棋国际化和中国围棋的发展上,他更以毕生之体悟,融汇古老的中华文化,提出21世纪的围棋——六合之棋。

  ②吴清源先生把“21世纪的围棋”称作“六合之棋”。所谓“六合”,在古文里是宇宙的意思,表示东西南北的四方和上下的天地。也就是说,围棋的目标不是局限于边角,而是应该很好地保持全体的平衡,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这就是“六合之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川端康成了解吴清源的家世及其生平,他写到吴清源“手指修长,脖颈白皙,使人感到他具有贵族的睿智和哀愁”。

  B.吴清源的父亲吴毅留学日本,放弃了自己本来的专业,在那里爱上了围棋,并带回了大量的围棋书籍,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吴清源。

  C.吴清源东渡日本后,开始了专业棋手生涯。他自创“新布局”,鏖战“升降十番棋”,在围棋界引起巨大反响。

  D.文章引用了吴清源的后辈门生的话,体现了晚辈对吴清源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吴清源独特的人格魅力。

  E.吴清源因为在“昭和”时代创造了包涵天地自然意蕴的“六合棋”,因而被称为“昭和棋圣”。

  (2)本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围棋大师吴清源的?请简要分析。(6分)

  (3)请简要概括围棋大师吴清源的形象特征。(6分)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东方传统文化对吴清源的影响。(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称雄之前,刘备成功地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胸无大志的庸才,这一韬光养晦的做法让他得以与强大的曹操和孙权一起称雄三国时代。

  ②“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硕人》通过对齐女庄姜的细腻描绘,刻画了一个珠圆玉润、亮丽动人的古典美人。

  ③自8月1日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正式宣布后,网上盛传商务部反垄断局已两次约谈滴滴并依法进行调查,滴滴对此讳莫如深。

  ④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在许多地方沦为一舐空文,只有真正令行禁止,才能达到公共场所“无烟化”的目标。

  ⑤城市规划大师卡罗琳·博斯在做主题演讲时说,城市环境和建筑休戚相关,所以要改善城市环境不能忽视城市建筑的整体规划。

  ⑥他此时正心事重重,尽管窗外乌语花香,一片春意盎然,他也目不窥园,无心欣赏,还时不时的叹上一口气。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现代通讯的发达使得书信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被大众逐渐遗忘,就算是一位学者他也未必清楚一封书信应该有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五部分组成。

  B.媒体在报道一些恶性案件时常常对作案细节大肆渲染,有人对媒体的这种做法提出质疑,认为这样会引来更多的效仿者。

  C.骗子在利用手机号攻破他支付宝的安全防护后,他才意识到账户被盗,但是为时已晚,账户里的钱被一笔笔地迅速转走。

  D.从求职者的角度看,金钱的因素在渐渐弱化,他们会更在意在新的工作中能否得到相应的技能培训,获得更大的职业竞争力。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的思维有一种惰性,遇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①习惯于沿着前人或自己的思维老路走,②已经证明此路不通了,仍固执地在那条思维路线上徘徊,陷“迷途”而不能自拔,③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却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果。④从事机械性、重复性的劳动,这种思维惰性的局限还不算很明显顶多是没有什么新的创造。⑤对诗人来说这就是个“致命伤”,⑥ “好曲不能三遍唱”。

  ①②③④⑤⑥

  A总有时虽如果但是因为

  B就虽然尽管一旦然而因为

  C总就算有时如果/所以

  D却就算尽管一旦但所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0世纪60年代以来,①。经济的迅猛发展、技术的革新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②,比如过量消耗不可更新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等。这似乎形成了一个发展悖论: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进步,但技术的进步③,反过来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发展。

  17.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1)简要介绍画面内容(不超过40字);(2)根据漫画中的现象提出两条建议; (3)语意简明,句子通顺。(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纪录片《红跑道》,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运动员训练的现实状况。影片开头,在教练略带口音的大声斥责里,孩子们一个个跳进红色幕布,脸上一团稚气,眼神里流露出被呵斥后的无措:镜头切换到红跑道上,伴随着教练“不许停”的口令,孩子们连续不断地跳跃、翻滚、倒立。有人为孩子们近乎残忍的训练动容,也有人认为,正是有这样的高强度的训练,才有奥运会上健儿们近乎完美的表现。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重庆语文高考试卷答案




猜你感兴趣:

1.2017重庆语文高考作文

2.2017年重庆语文高考作文范文

3.2017重庆语文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4.2017年重庆语文高考作文怎么写

5.重庆高考作文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