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年江西语文高考题型

德豪分享

  高考,旨在为高校挑选文化素质合格的新生。高考语文试题,要为挑选语文素质合格的新生服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年江西语文高考题型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江西语文高考题型

  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书”,最早并不作书信之解,而是做动词,是写的意思。后来才做名词,演变为书信。“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明清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不但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

  如立身方面,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或云“为人勿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又如读书方面,或云“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于利禄哉”,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或云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或云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有志是基础,有识是前提,而有恒则是保证。没有志向,只会歧路亡羊,盲目从事;没有见识,只会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没有恒心,只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再如讲为官之道,或云要学苏武嚼毡、马援裹革,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安危,宁可抛妻弃儿,置全家生死于度外,舍小利而取大义;或云“为官不宜数问家事”,要正确处理家事、私事同国事、公事之间的关系,以国事、公事为重,致力于为民“兴利除害”;或云“民生于三,事之如一”,一个人没有父亲不能有生命,没有君长的衣食俸禄不能活下去,没有师傅的教导不知道自己的亲属家族,所以对他们应该一样尊敬忠诚,学成归国后,立志做一个对上能够报效君亲,对下能造福百姓的“干城之器,有用之才”。

  凡此种种,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举凡议政论治、谈诗论艺、训子诫弟、抒情言志乃至言情论爱、儿女姻亲等家庭琐事,皆可入书。父兄们总是用沧桑历尽的生活阅历、韬光养晦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时至今日,批卷览阅,仍觉熠熠生辉。 (选自《寻根•小议中国古代家书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和情感表达方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出现,它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

  B.家书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不但文人学士的个人文集中收录了大量书信,还大量涌现出了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

  C.明清时代,家书佳作蓬勃涌现,流传甚广,内容涉及立身、读书、为官甚至政治、文学、婚姻、情爱等各个方面,包罗万象。

  D.明清时期的家书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其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有益于自家子孙,直到今日,批卷览阅,仍觉得受益良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信”的最早含义应该是“写信”,“书信”的“书”是动词,虽然字面上与现在相同,但含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B.明清时代的家书中,有些强调做人首先要立志,做“天下第一等人”,即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

  C.明清时期文人学士都注重读书,这在他们的家书中都有体现。或希望子孙读书求知提升素质,或希望借此光宗耀祖。

  D.明清文人对为官之道的理解与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希望家人做官之后要爱国忠君,这点在他们的家书中有所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传周王后申后被性情残暴的周幽王幽禁在冷宫,周室的宫女们为其策划了一个计谋。中国的书信就来源于这一段传说。

  B.“家书”是书信的一种,专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但凡与家庭琐事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写信。

  C.家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一种书信形式,明清时期的家书内容大多积极向善,其数量之丰,流传至广,令人赞叹。

  D.明清文人学士写家书,或引用古人名言警句,或列举先贤动人故事,或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后人成才。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少保、涪陵郡公。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及周文讨悦,宁与李弼来归。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兼大都督。

  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及梁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开府仪同三司。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芒山。迁左卫,进爵范阳郡公。十六年,拜大。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薨于同州。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昭。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勣。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及宁薨,勣袭爵。

  注:周文: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其子建北周,追谥曰文皇帝。豆卢宁时为西魏、北周将领。

  (节选自《北史•豆卢宁传》)

  4.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B.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C.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D.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5.下列对文中加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等等。

  C.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谓天子死为“崩”;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D.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豆卢宁少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于骑射。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少保、涪陵郡公。

  B.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帝西迁,被连续加封,以后又因辅从、征战、御敌、迎降、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出征。在同州去世。

  D.豆卢宁仁厚重情,不以亲疏论人。他不同意亲属更换继承人的建议。亲子出生后仍把养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死后养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兼大都督。(5分)

  (2)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题省中院壁①

  杜甫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②常阴阴。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腐儒衰晚谬通籍③,退食④迟回违寸心。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⑤。

  注:①这首诗为杜甫47岁,官居门下省左拾遗时所作。诗人在任上对肃宗多有劝谏,但主张少被采纳。②霤:防止雨水滴落在人身上,在屋檐下用来接雨水的竹筒。③通籍,指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借指做官。④退食:退朝而就食于家。或公余休息。⑤双南金:指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此处指皇帝封赏自己的职位。

  8.诗中一、二联写了省院中的景象,请赏析。(5分)

  9.结合诗歌的颈联与尾联,分析诗人杜甫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儿悄无声息之景来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 , 。”

  (2)庄周在《逍遥游》中谈及“小年不及大年”时,用“ , ”来说明“此小年也”。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通过孩子蹬破被里的描写来表现当时诗人一家生活条件的艰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西伯利亚的温暖

  冯有才

  ①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②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猜测: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③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④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⑤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托可可夫斯基努力睁开眼,看见卡尔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日记本放到卡尔的手上,对卡尔说,你会懂得的。

  卡尔接过日记本,托可可夫斯基便闭上了眼睛。卡尔迅速把日记本放进了衣服里,闻声而来的工友也走进了木屋。托可可夫斯基的妻子哭诉:凌晨,托可可夫斯基出门小便。天快亮的时候,她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于是马上去找,结果刚出门,就看见了躺在门口的血迹斑斑的丈夫。她知道,丈夫是因为仇恨被人打伤的,凶手一定是这一千多名工人中的某一个。

  ⑥卡尔和工友们埋葬了托可可夫斯基,小心地翻开日记本,卡尔的心一阵阵刺痛。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一定会死了,因为是托可可夫斯基知道他患了肺炎后,让装运木材的火车把他送到了城里医治。

  ⑦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卡尔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托可可夫斯基在那一刻,看见了好几名子弹已经推上枪膛准备枪杀卡尔的士兵。

  ⑧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这一千多名伐木工人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冬宫在几天前就下了命令要处决他们。

  ⑨如果托可可夫斯基不死,这里就不会混乱,工人们也就没有办法趁乱逃走。

  ⑩除了卡尔,没有人知道托可可夫斯基是自杀的。卡尔把战争结束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工人们一阵沸腾,欢呼雀跃,瞬间便冲破了伐木场看守士兵的警戒,跑进了丛林深处。

  ⑪卡尔并没有跑,而是走进了托可可夫斯基的小屋。他知道,从他得到日记本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为这对可怜的母子承担起责任。

  ⑫后来,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卡尔把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给他们传阅。他们都选择了留下,在林场新建了许多小屋,建筑小屋所用的木材,都是托可可夫斯基提前囤积的。这一切,似乎都在托可可夫斯基的预料之中。

  ⑬冬天的西伯利亚,仍有一个温暖的小村落,村子的名字叫做托可可夫斯基村。村民们是那些伐木工人的后代,村子中还有一本族谱——那是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

  ⑭日记本的扉页,是卡尔临终前一年写的一句话:只要有爱,再冷的地方,也会有温暖的时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叙述了西伯利亚林场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为了挽救一千多名工人的生命,不怕别人误解,不惜牺牲生命的传奇故事,讴歌了托可可夫斯基人性的光辉。

  B.主人公托可可夫斯基在得知战争结束后,害怕不明真相的工人报复自己,所以对待工人们的态度也有所收敛。

  C.卡尔开始对托可可夫斯基充满仇恨,当了解真相后,不但留下来照顾其遗孀和孩子,而且找回逃走的工人,建立以“托可可夫斯基”为名的村庄来纪念他。

  D.本文语言妙趣横生,情节跌宕,前半部分写托可可夫斯基虐待工人遭仇恨,后半部分用日记本揭开真相,构思巧妙,欲扬先抑。

  E.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国,它告诉我们:爱是人世间温暖的源泉,能够抵御所有的寒冷与伤害。

  (2)小说中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托可可夫斯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设计了托可可夫斯基自杀的情节,对这一情节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赞同,你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A股尚未完成由熊转牛,最近的涨势只是熊市反弹的表现,今年A股涨至3000点的可能性极小,这种期望无异于 。

  ②在现行高考、中考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任何给学生减负的举措都只能是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③通过加宽道路、限号出行等方式解决城市的拥堵固然有效,但是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与其 ,不如来个釜底抽薪。

  A.隔靴搔痒 画饼充饥 扬汤止沸 B.扬汤止沸 画饼充饥 隔靴搔痒

  C.画饼充饥 隔靴搔痒 扬汤止沸 D.隔靴搔痒 扬汤止沸 画饼充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今年由作曲家唐建平在聂耳版民族管弦乐旋律的基础上编创,由民族管弦乐器和西洋交响乐器共同演奏,添加的合唱内容使乐曲风格更加丰富。

  B.我们也希望叙利亚双方采取建立信任措施,释放善意,相向而行,配合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的斡旋努力,推动叙政治进程继续向前推进。

  C.2016年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以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凸显规范管理、优化服务、促进公平的特点。

  D.本次艺术节的重头戏,众多艺术瑰宝和高学术含量的展览在尚未揭开面纱的永川博物馆展出,共有30多个展览,4个版块,展期至3月2日。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电子屏幕看多了为什么会导致睡眠障碍呢?这个倒是和屏幕本身的特性有些关系。原来,大脑的松果体在夜晚来临时会分泌褪黑激素,帮助我们入睡。松果体受光线的控制, ,我们就不容易入睡了。电子屏幕会发出很多波长较短的光,比一般的室内灯光更容易刺激松果体,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这就是为什么说睡觉前刷微博不是一个好习惯的理由。

  A.如果周围环境太亮就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B.褪黑激素的分泌因周围环境太亮受到抑制

  C.因周围环境太亮,故褪黑激素的分泌被抑制

  D.如果周围环境太亮,褪黑激素的分泌就会被抑制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啃指甲这种“小毛病”,常常有人会无意识地去犯。很多分析人士都认为说话摸鼻子是撒谎,① 。但现在有研究表明,啃指甲并不一定是因为压力而带来的“小习惯”。其实,② 。因为他们太追求完美了,③ ,所以很难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完成一件事,或是某个工作事项及相关任务。当无法完成心中所想达到的目标时,他们就会比普通人更容易产生挫败感,缺少耐心,也就更感无聊。而此时他们的身体就会做出一些强迫的重复性动作,而啃指甲则是最常见的行为。

  16.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设计的巧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50个字。(6分)

  五.写作(60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7月31日,由南京市文明办牵头,联合南京市各大媒体,共同打造全媒体宣传栏目“德耀中华”特辑,每天讲述一位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从事航空科研二十五年,工作认真负责,对专业充满感情的南京机电中心肖铭;有多年秉承“诚信经营,质量为先”,把食品安全当作企业生命线的南京某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晓丽;有十几年来投资数百万元援助贫困学校,奖励优秀师生的中科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安。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年江西语文高考题型答案

  1.【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混淆概念。“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开始出现”表述错误,这里混淆了“书信”和“家书”的概念。

  2.【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项,张冠李戴。原文中是“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

  3.【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D项,无中生有。“或引用古人名言警句”的表述在文中没有根据。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辅助判断。本句主要靠理解句意,其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和“以破万俟丑奴功”两句是关键。第一句中“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要注意介词引导的宾语,包括整个句意要完整;“凭借别将的身份……入关”,至此句意才完整;第二句中“以”是介词“因为”的意思,“因为打败万俟丑奴的功劳”,“功劳”是介词“以”的宾语,因此至此断句。

  5.【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C.“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错误,《礼记•曲礼下》里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张冠李戴,“其父……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理解错误,原文是说“以宁勋”,即“因为豆卢宁显著的功勋,朝廷追赠其父为柱国大”。

  7.【答案】 (1)豆卢宁跟随宇文泰生擒窦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朝廷授任他为武卫大,兼任大都督。

  (2)豆卢宁说:“兄弟的儿子,就好像(如同)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对于我有什么区别呢?(我还挑选什么呢?)”最终把豆卢勣作为继承人,世人因此都称赞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从”:跟随;“禽”:捕捉,擒拿;“破”:攻克;“除”:授予官职;(2)“择”:区别;“嗣”:继承人;“多”:称赞。

  【参考译文】

  豆卢宁,字永安,是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是前燕皇室旁支,北地王慕容精之后。豆卢宁的高祖父慕容胜在燕地,于皇始初年归顺北魏,授任长乐郡守,道武帝拓跋珪赐姓豆卢,一说鲜卑人称归义为“豆卢”,故以此为姓,又一说是因为避难而改。豆卢宁的父亲豆卢苌是柔玄军镇的镇将,有威严,被当时的人所称颂。武成初年,因为豆卢宁显著的功勋,朝廷追赠豆卢苌为柱国大、少保、涪陵郡公。豆卢宁年轻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长骑马射箭。永安年间,凭借别将的身份跟随尔硃天光入关,加任都督。又因打败万俟丑奴的功劳,赐爵位灵寿县男。豆卢宁曾经跟梁定在平凉川相遇,两人一起练习射箭。豆卢宁就在百步之外悬挂莎草向它射去,一共射出七箭,中了五箭。梁定佩服他的才能,赠送给他丰厚的财物。尔硃天光战败后,侯莫陈悦谋反,宇文泰征讨侯莫陈悦,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北魏孝武帝西迁,豆卢宁以奉迎之功,被封为河阳县伯,后来被晋封为公,豆卢宁跟随宇文泰生擒窦泰,收复弘农,攻破沙苑,朝廷授任他为武卫大,兼任大都督。

  大统七年,豆卢宁跟从于谨在上郡打败稽胡统帅刘平伏。到梁定谋反时,朝廷任命豆卢宁为军司,监察陇右诸军事。贼军叛乱平定后,豆卢宁的官位提升为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开府仪同三司。大统九年,豆卢宁跟从宇文泰迎接高仲密,与东魏军队在邙山作战,又升任左卫,进爵为范阳郡公,大统十六年,豆卢宁被任命为大。羌人主帅傍乞铁匆和郑五丑等人反叛,豆卢宁率领众将前往讨伐,平定叛乱。西魏恭帝二年,朝廷改封豆卢宁为武阳郡公,升任尚书右仆射。北周孝闵帝即位,授任豆卢宁为柱国大。武成元年,豆卢宁出任同州刺史。升任大司寇,进爵楚国公,食邑一万户,另加盐亭县食邑一千户,收取那里的租税。保定四年,豆卢宁担任岐州刺史。恰巧大军东征,豆卢宁抱病登车跟从大军出征。在同州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同州、鄘州等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号昭。当初豆卢宁还没有儿子时,就收养弟弟豆卢永恩之子豆卢勣。等到生下儿子豆卢赞,亲属都来请求让豆卢赞作为继承人。豆卢宁说:“兄弟的儿子,就好像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我还挑选什么呢?”于是把豆卢勣当作自己的继承人,世人因此都称赞他。等到豆卢宁去世,豆卢勣承袭了他的爵位。

  8.省中院内,高高的院墙、矮矮的竹篱,十寻高的梧桐树,一层一层的洞门;残花飘落地上,树上无端飘来一根游丝。暮春时节,在官员办公的省院中,白天却没有什么人,非常地安静。鸠鸟鸣叫,乳燕已生,春意已经很深了。诗人在景物描写中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描绘了暮春时节省中的景象画面,渲染了深幽寂寥的氛围,为下文诗歌抒发失意之情做了感情上的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主要鉴赏景物形象。答题时先审视前两联所用的意象,既有“院墙”“竹篱”“梧桐树”“洞门”“残花”的静物,也有“鸠鸟”“乳燕”的鸣叫,视听结合,画面丰富,再由首联“阴阴”,颔联“春深”足见氛围的深邃清幽,寂寥阴森。为下文进一步抒情渲染蓄势。

  9.颈联中“腐儒衰晚”紧承上文“青春深”,言及自己迂腐腐儒,接近暮年的处境,又含有实现理想而时不我与的紧迫感;“衮职曾无一字补”与“愧比双南金”之语,明写自己做左拾遗的官职,但却无一个字去为皇帝补缺的不安与惭愧之情,而暗含杜甫自己怀才不遇,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退食迟回”、“许身”之语表现诗人退朝之后,仍尽于职守不愿回家,将自己奉献于朝廷的赤诚忠心。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知人论世,再结合注释,同时结合前两联所描绘的景物,作者年迈惜时、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失意愤懑,与“许身”朝廷的赤诚之心就不难得出了。另外题干中有关键词“哪些思想感情”,答题时需要分条列出。

  10.【答案】(1)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理解文意,之后根据题目要求默写句子。注意易错字:(1)舫;(2)“朝菌”、“晦朔”、“蟪蛄”;(3)“布衾”。

  11.(1)AE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曲解文意,“害怕不明真相的工人报复自己”理解有误;C.无中生有,“找回逃走的工人”理解有误,原文是说“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D.“语言妙趣横生”理解有误,本文语言平实。

  (2)①从情节上看,日记本揭开了以往事件的真相,使卡尔和工人们消除了对托可可夫斯基的误解和仇恨,也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②从塑造人物形象上看,日记本塑造了托可可夫斯基忍辱负重,充满人性光辉的形象;③从表现主题上看,日记本成为了村子的族谱,卡尔在日记本扉页上写的话,都揭示了人间有爱就有温暖的主题。

  (3)托可可夫斯基是一个有头脑,有爱心,敢于牺牲的监工形象。①外在冷漠残忍,内心善良。保护素不相识的工人们不受到更严重的伤害。他表面上好像遗弃了生病的伐木工人,其实已寻找机会把他送到城里医治。②充满智慧。当卡尔砸到沙皇士兵时,他用皮鞭、木棒抽打他直至伤残,实际上是救卡尔于沙皇士兵的枪口之下。③忍辱负重。在伐木工人的仇恨与误解里,他依然坚守心中的信念,默默地保护着工人们。④他舍己为人,有牺牲精神。他为了让工人能够逃出虎口,不惜自杀以创造机会。

  (4)观点一:赞同,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情节,能更好地表现小说的内涵和主题。①托可可夫斯基自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他自杀的动机是创造机会让工人们逃走,这与他一贯把自己的无私大爱献给工人们的性格完全吻合,是使人物性格发展完善的必要情节。②托可可夫斯基自杀使故事情节发展更合乎情理。托可可夫斯基想用自己的死制造混乱,让工人们想办法趁乱逃走,这一设计使情节更完整,更连贯,也使后文情节合理展开。③艺术效果上更能震撼人心。为挽救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情节使读者的内心受到更强烈的震撼,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观点二:(答不赞同这一情节的设计,只要观点明确,论述合理而充分,亦可酌情给分。)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隔靴搔痒”:比喻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徒劳无功。“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①“这种期望”“可能性很小”,相当于是空想,因此选用“画饼充饥”;②强调这种举措“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选用“隔靴搔痒”;③实施的举措“有效”,但只是“权宜之计”,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选用“扬汤止沸”。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项,成分残缺。应在“今年”之后加 “的版本”或“的乐曲”。B项,搭配不当。“推动”与“推进”不搭配,应将“推动”改为“促使”或将“推进”改为“发展”。D项,语序不当,应该先说“4个板块”,再说“30多个展览”。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段,理解大意,然后分析空句前后句,把握语境,前句主语是“松果体”,后句主语是“我们”,那么中间句需要有一个衔接的主语“褪黑激素”,而“周围环境太亮”应是假设的背景,做状语,且前后句都是短句,这里也应使用短句。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应选择D项。

  15. ①啃指甲则是压力大②啃指甲是追求完美主义者的动作③时常会产生紧张的情绪

  16.【答案】图形由“BEIJING”、“2022”和中国书法“冬”字组成,(1分)它由一个运动的人物形象和其下方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巧妙组成汉字“冬”,(1分)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1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1分)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1分)彰显了动感、时尚和现代,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1分)

  18.【写作提示】本则材料论述的对象是南京“德耀中华”特辑评选出的部分优秀人物的,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材料中所给的三个人物分别在各自的领域中展现了风采。如果选择肖铭,就可以从“工作认真”“爱岗敬业”等角度构思立意;如果选择曹晓丽,就可以从“诚信”“质量至上”“客户至上”等角度构思立意;如果选择王连安,就可以从“热爱公益”“关爱教育”等角度构思立意。这样,无论选择哪一个人物,都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内容,确定立意。

  【佳作展台】

  舌尖上更需要“诚信”的呵护

  一考生

  或许,不少沉迷韩剧的影视爱好者都能从韩剧中收到一点启发:诚信者即使遭遇陷害,最终也能拥抱灿烂的阳光;说谎者无论伪装得多么深、多么美,到最后,也免不了被剥落掉所有华丽的外衣,让所有的错误甚至罪恶都会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之下,受到道德和法律的严惩。

  所以,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所有世人的安身之本,立身之资。

  南京依熹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晓丽女士从事福利礼品行业已16年,她将“诚实”“守信”作为“公司文化”的精髓,以提供优质健康的食品为原则,集科研、工厂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食品团购企业。自创办企业以来,坚持以“诚信经营、不断改善、克勤克俭、永续经营”为理念,领导企业坚持改革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不仅是自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同时,也使得她所带领的企业连续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奖励。个中原因,就在于她带领自己的企业团队以诚信和坚守为自己和企业赢得一片蓝天,为广大消费者守住了“舌尖上的安全”。

  相比之下,但就食品安全而言,却有不少利令智昏的企业及其“掌门人”为了既得利益完全丧失了做人的根本,突破了做人的道德底线,将诚实守信抛到九霄云外,酿成一桩桩关乎人民生命的悲剧。

  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的事件或许已成过往,或许在不少企业还在进行时。据说,现在有不少个体粮农、果农、菜农也为了蝇头小利,不惜以道德和良知的丧失,制假贩假,严重危机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前不久看过电视上的一则报道。一位韭菜种植户因过于鲜艳的韭菜遭人怀疑,一气之下全部丢在乡间公路上,恰逢一位牧羊人经过,羊群将其丢掉的韭菜全部吞食,结果造成16只绵羊死亡。当牧羊人得知真相后,将该名菜农告上法庭,结果被查出菜农在韭菜根上使用了剧毒农药呋喃丹,并用少量药剂配散在菜叶上。结果,菜农不仅赔偿了全部损失、取缔了蔬菜大棚,同时还要承受数年的牢狱之苦。

  其实,这样的例子即便在当下也不鲜见,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遭到利益主义的严重危害,不少人原本善良守信的道德良知受到了严重践踏。令人堪忧!

  我们呼吁社会加大对这种危及群众生命安全的事不再发生,更呼吁像曹晓丽这样的企业家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

  舌尖上的安全急需“诚信”的呵护!

  其实,需要呵护的也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安全!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中心明确,立意深刻典型议论文。文章从韩剧中对“诚信”的弘扬入手,通过对比点出诚信与说谎的不同结果;然后,引用命题者提供的材料,从正面论述“诚信”对于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结合具体事例从反面论述菜农因不讲“诚信”在韭菜上使用剧毒农药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水到渠成的出“舌尖上的安全急需“诚信”的呵护!”的结论;特别是最后一句使全文中心更具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文章结构严谨,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