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河北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2017及语文月考考试试卷(2)

刘惠分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南吕】金字经 梅边

  吴镇

  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

  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①啼向人。

  【注释】①翠禽:即翠鸟,一种水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称翠鸟。

  14.下面有关作品的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前两句用极工整简练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冬天乡野雪景图。

  B.第三句描写了梨花如梦似幻的朦胧之景,写出了人物对前路的迷茫。

  C.最后两句写梅花传递春的信息,翠鸟对着人们欢快地啼鸣,景象和美温馨。

  D.作品整体的情感基调积极乐观。一个“春”字消解了雪冷月寒。

  E.报春的梅花,啼鸣的翠鸟,反衬了作者失意、凄凉的孤独者的形象。

  15.“巡”,独字成句,具有独特的意味。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句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宫中的嫔妃和近臣都偏爱大王,朝中大臣都敬畏大王,周边国家都有求于大王,最终推出的结论是“ ”。

  (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琵琶行》中,诗人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 。”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马快弦急、战斗激烈的两句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立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忘记了工作的疲劳和生活的烦扰。

  ②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③莫言一生潜心为学,专心于名山事业,为世人奉献出一部部宏伟巨著,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再到《蛙》《生死疲劳》,每一部都力透纸背。

  ④越南老兵吴日灯回忆说,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但也看到了中国士兵秋毫无犯粮仓和百货商场,并在门外贴上封条的情况。

  ⑤母亲薄氏卧病期间,汉文帝刘恒不顾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见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为她亲口尝汤药。

  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侧,才能一往情深。超旷空灵,才能羚羊挂角。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B.今天大家特别高兴,平时一毛不拔的经理竟然要送大家一件礼物,这真出乎大多数员工的意料之外。

  C.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

  D.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唐代诗人是高明的,他们 ① 没有抛弃诗歌主体性, ② 不曾一叶障目,只看到主体, ③ 把它们给人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精神享受同促使社会的改革这一责任紧密联系起来, ④ 使诗歌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

  ① ② ③ ④

  A 不仅 而且 因为 因而

  B 既 又 因为 因而

  C 不但 而且 而是 从而

  D 虽然 但是 而是 从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① ,人类无法离开声音。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 ② 。在留声机与唱片问世以前的数千年内, ③ ,但它的初始内容却无法得到保存,许多记载于历史文献的声音遂成绝响,这是文明的一大遗憾。直至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人类在记录、复制声音的领域内取得了突破,留声机、唱片相继问世。

  21.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5分)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友善奉献、和谐互助的社会风尚,3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团委、精神文明协调处联合中国邮政集团,向央视全台和中国邮政员工发起了西藏“爱心棉衣”公益捐助活动,为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南木切乡小学募集棉衣和书籍,以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

  去年新春,央视西藏站记者走访了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南木切乡小学,谢通门县位于日喀则市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平均气温6摄氏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西藏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急需保暖的棉衣和书籍,和团委沟通后,遂发起了这次公益捐赠活动。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某校将本应发给学生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财户上,而今年的奖励形式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此事引起了广泛热议。学生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发呢,也不必为此拼搏了。”校方解释说:“学校鼓励学生的初衷学有变,希望同学们不要以获得奖金的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对此事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比较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①“我”作为小说中的叙事者,以切身的见闻和感受来讲述阿炳的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抒情性,更加感人。

  ②“我”作为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贯穿全篇,“我”应邀去阿炳家一路上的所见所想使现实与回忆巧妙对接,使小说内容多而不乱,结构紧凑。

  ③“我”侧面烘托了阿炳的形象,“我”与阿炳对待乞讨者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反衬出阿炳的可贵品质。

  ④“我”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我”有心行善但又总担心上当受骗,这种犹疑的心理代表了社会中很多人的真实心态,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我”的转变表达了要相信善良的主题。(共5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示例一:“聚宴”更好。

  理由:①“聚宴”是小说的情节框架,其他相关事件有机融入其中,使作品收放自如,结构严谨,小说以阿炳打电话邀“我”去他的音像店参加“三人”聚宴为框架,将“我”在赴宴路上的所见所想所感巧妙自然地融入其中。

  ②“聚宴”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多次写到“聚宴”的情景,“我”与阿炳是在宴席上相识的,后来又常相邀小聚农家菜馆,林山失踪的真相也是在阿炳家的餐桌上揭晓的。

  ③“聚宴”朴素含蓄,看似平淡客观,既不揭示主题又不渲染情感,但却给人留下更多品味琢磨的空间。

  示例二:“拯救”更好。

  理由:①“拯救”概括了小说的核心情节。核心情节是林山为拯救贵州偏远落后山区教育辛劳奔走。“我”和阿炳在他感召下为拯救山区教育而捐出善款,因此“拯救”二字是精当的概括。

  ②“拯救”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描写阿炳、林山的行为,以及“我”由怀疑到相信人性的真诚这一转变,肯定了献出爱心拯救他人的精神。

  ③“拯救”虚实兼备,言简义丰。“拯救”具有双重含义,既指阿炳、林山和“我”求助他人的行为,也指“我”灵魂上获得的救赎。

  ④“拯救”突出了阿炳乐于助人的品质。

  7.C

  8.AE

  9.写方文山长得很一般,甚至有些丑,突出了他极有升华,词写得十分出色;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开篇,引起阅读兴趣;同时又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方文山横溢的才华。(共5分。答出一点,两点3分,三点5分。)

  10.A

  11.A

  12.C

  13.(1)多次弹劾范讽的罪过,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搁置下来没有回复。

  (2)这时仁宗身体不适,废朝、临奠都未实现,只派遣使者吊唁并资助其家办理丧事。

  14.BE

  15.“巡”,意为往来视察或到各自视察。(2分)简洁地写出了诗中人物在漫天的冰雪世界中努力探寻“春”的细微信息的情状。(2分)含蓄地表现了人物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2分)

  16.(1)王之蔽甚矣(2)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7.D

  18.A

  19.C

  20.①到社会生活中所发出的各种声响②却缺乏有效保存声音的技术手段③声音虽然承载,传递着文明与生活(6分,每空2分)

  21.央视联手中国峠发起西藏“爱心棉衣”公益捐助活动。

  22.略

  参考译文

  庞籍,字醇之,是单州成武人。考中进士,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宰相的才能。朝廷准备编修《天圣编敕》,庞籍升为群牧判官,于是请他人代为转达奏章说:“过去的制度规定臣下不能使用国家所养之马,这是一种重视装备的表现。如今皇上决断不同于过去,臣私下觉得很迷惑。如果这样,那么清廉的官吏就会感到丧气。”很久后,庞籍离开京师任秀州知州,奉召任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颁布遗诏:章惠太后参议军国大事。庞籍请求交付阁门,取来垂帘礼仪制度全部烧掉。又上奏说:“陛下亲自处理国家事务,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近亲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使它取决于执政大臣。”孔道辅对人说:“言事官大多看宰相的眼色,揣摩宰相的意图,唯有庞醇之,是天子的御史。”

  任开封府判官时,尚美人派遣内侍声称教旨(上对下的告谕)免除工人市租。庞籍说:“宋朝建国以来,还没有美人声称教旨下达州府的,应当杖打内侍。”诏令有司:“从今以后宫中传命,不要马上接受。”多次弹劾范讽的犯罪之事,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没有上报朝廷。反而说庞籍上奏宫禁之事不实,以祠部员外郎罢免为广东南路转运使。又说范讽没有将事情全部上奏,范讽因此而贬官,庞籍也降为太常博士,不久又官复原职,调任福建转运使。自从元昊攻陷金明、承平,攻破五龙川,边境百姓被焚烧掠夺几乎完尽。戍兵十万没有坚壁完垒,都分散驻扎在城中,由于畏惧庞籍,没有一人犯法违禁。金明西北边有浑州川,土地肥沃平坦。在浑州川的尽头处有叫桥子谷的地方,这是敌寇出入的狭隘通道。庞籍派部将狄青率领万余人,在桥子谷的旁边修筑招安砦,多次招募百姓进行耕种,将收获的粮食来作为军需之用。元昊派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说前来投降,庞籍说:“这其中有诈。”于是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数月后,元昊果然大举进犯定川,庞籍召见李文贵进行劝导晓谕,将他遣送走。不久元昊让野利旺荣修书一封,正值仁宗厌恶战争,于是对元昊进行招安安抚,派遣庞籍回报书信,叫旺荣为太尉。庞籍说“太尉三公,不是陪臣所能称呼的(官职),假使旺荣成为太尉,那元昊就不能做臣子了。如今他的来信自称‘宁令’或‘谟宁令’,都是官名,在意义上没有什么疑忌。”朝廷听从了庞籍的建议。

  仁宗身体不适,庞籍曾秘密上疏,请求选择宗室中的贤俊之士为皇太子,言辞十分恳切。(庞籍)被调往定州,奉召回到京师,上书朝廷告老还乡,不久以太子太保的职位退休,被封为颍国公。后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这时仁宗身体不适,废朝、临奠都未实现,只派遣使者吊唁并资助其家办理丧事。追赠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