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语文高考试卷浙江word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刘惠分享

  经历高考的努力和汗水,才能见到风雨之后的彩虹,走进人生的盛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语文高考试卷浙江,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的追求目标。刘勰云:“规范本体谓之镕,剪裁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镕则纲领昭畅……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肬赘也。”又云:“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这个原则虽然对各种文体都适用,但显然对于篇幅有限的诗体更为重要。而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原则,显然会导出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

  何谓“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前者所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一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下面以五律为例 做些分析。“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但 是它也招致了一些非议,有人就说:“‘水声’、‘飞泉’、‘树’‘松’‘桃’‘竹’语皆犯重。”其实正是指此诗意象过于密集。那么,为什么意象过于密集也会是一种缺点呢?简单地说,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

  从上述论述可以得出两个貌似互相矛盾的结论:对于诗句来说,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对于诗篇来说,意象密集则是利弊参半的,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过密而受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名句和名篇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凡是万口传诵的名句都具备某种独立的价值,也就是说,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由此可见,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名句都是意象密集的,但是意象密集肯定是构成名句的重要条件。因为名句的篇幅仅有寥寥数字,如果意象的密度太低,那就包蕴不了多少意义,要想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名句也就难上加难了。

  可以看出,唐代诗人对意象的密度是相当留意的。唐诗名句的意象密度大多较高,这是唐代诗人写诗时精雕细琢的自然结果。唐诗名篇的意象则以疏密相济为普遍规律,唐代的优秀诗人有意无意地把一篇作品内的意象密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从而写出许多疏密有致的佳作。

  (摘编自莫砺锋《论唐诗意象的密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指出写作需字斟句酌,才能达到精炼。

  B.对于诗篇来说,意象密集则利弊参半,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少,作者把握一个合理的度。

  C.诗篇或诗句包含的意象越密集,所承载的意蕴越丰富,更能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D.唐代的优秀诗人把诗歌意象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从而写出许多优秀的诗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B.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 堆垛、板滞,所以意象密集的诗都不是好诗,而且密度过大甚至是诗的一种缺点。

  C.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虽然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但是这首诗也因为在写景时意象过于密集招致了一些非议。

  D.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凡是万口传诵的名句都具备某种独立的价值,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6题。

  一辈子的“长征”

  翟俊杰,这个名字总是与“八一”“军旅”紧密相连,表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电影壮歌《血战台儿庄》,展现三大战役的系列史诗《大决战》,特别是那部有血有肉的恢宏之作《长征》,均出自其手。

  三十年来,翟俊杰如同一名虔诚的朝圣者,沿着百年中国的足迹步步探寻,也书写出属于他自己的“长征”诗篇。

  1941年,翟俊杰出生在河南开封一户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翟俊杰幼时记忆最深的,就是祖父屋里浓郁的书香味。“我到现在依然清晰记得,祖父教我学《岳阳楼记》的情景,他念一句,我背一句,然后逐句讲解,直到如今我仍倒背如流。”

  翟俊杰出生之际,父亲因宣传抗日被日本宪兵抓进监狱,遭遇严刑拷打。

  从小发酵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而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则为他日后毅然从军,立志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

  17岁时他参军成了一名文艺兵。其间他先后经历了两场战争,即1959年的平叛战役和1962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每逢战事,文艺兵们必然挺身而出,赶赴前线,鼓舞士气。

  亲历战争,让翟俊杰对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从与杨光远联合执导电影《血战台儿庄》开始,先后导演的《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决战》等作品都深受好评,但最为人称道的,则是翟俊杰“三拍长征”。每一次拍摄,于他而言,都意味着一次朝圣,而每一次回归历史,他都能以创新求突破,为长征的影像建构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1994年上映的《金沙水拍》,是翟俊杰的第一部长征之作。该片中翟俊杰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其中,诸多细节的处理让整部影片萦绕着传奇色彩和悲壮氛围。

  同时他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影片中毛泽东形象“有血有肉”。在爱人面前,他真情流露,不加遮掩;面对亲人的遭遇,他忧愁满怀,却顾全大局。不同于主流叙事中的器宇轩昂、指点江山,翟俊杰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头发蓬乱、身形瘦削的毛泽东,尤其在红军陷入险境之际,其眼神更透露出诗人一般的忧郁。在翟俊杰看来,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

  对长征时期毛泽东的形象把握,延续到了翟俊杰的第二部同题材影片《长征》之中。

  “长征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过程,它是异常悲壮的。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不被采纳,而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了红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这才有了长征。”

  于是,在电影《长征》里,党的内部斗争之严苛,被他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

  影片中,长期受到打压和被边缘化的毛泽东,形容憔悴,愤懑忧郁,烟一支接一支地抽,但始终不退让、不妥协,作为革命家的风范由此凸显。

  此外,翟俊杰还对电影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比如在音乐运用上,便首次采用了“声画对立”的手法,以凄美的《十送红军》曲调反衬出惨烈的厮杀场面。

  独具匠心的呈现,让“长征”二字的意蕴显得深沉、悲怆。

  十年之后的2006年,翟俊杰第三次执导长征题材影片《我的长征》,却不再是以领袖人物为主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位十几岁的红军小战士王瑞来贯穿电影始终。透过王瑞的个人成长史,谱写了一曲普通战士温情与信念兼具的长征之歌。

  作为“长征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我的长征》成为凸显翟俊杰个人电影观的最鲜明一笔。

  (摘编自《光明日报》)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引用翟俊杰回忆跟祖父学习《岳阳楼记》的内容,是为了表明传统文化对他的熏陶,也正是因为此,为他日后毅然从军,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

  B.电影《金沙水拍》中,翟俊杰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头发蓬乱、身形瘦削的毛泽东,眼神更透露出诗人一般的忧郁。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

  C.本文标题《一辈子的长征》形象地概括了翟俊杰三十年来对中国革命的理解不断深入的征程,也概括了他导演生涯中不断以创新求突破的征程。

  D.传记讲求真实性。然而撰写一位艺术家,文笔生动,如“翟俊杰如同一名虔诚的朝圣者”等语句,增加了文采,但不够平实,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

  4、翟俊杰在导演军旅题材影片方面情有独钟,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外部因素:从小发酵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

  B.外部因素: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立志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

  C.内在原因:他先后经历了多次战争,亲历战争,对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

  D.内在原因:每一次拍摄,他都能以创新求突破,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5、对于翟俊杰“三拍长征”中的“创新”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从与杨光远联合执导电影《血战台儿庄》开始,先后导演的《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决战》等作品都深受好评,最为人称道。

  B.翟俊杰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金沙水拍》,诸多细节的处理让整部影片萦绕着传奇色彩和悲壮氛围。

  C.翟俊杰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不同于主流叙事中的形象,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头发蓬乱、身形瘦削的毛泽东。

  D.翟俊杰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在音乐运用上,首次采用了“声画对立”,以凄美的《十送红军》曲调反衬出惨烈的厮杀场面。

  F.翟俊杰第三次执导长征题材影片《我的长征》,却不仅仅是以领袖人物为主角,而且把一位十几岁的红军小战士来贯穿电影始终。

  6、下列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血战台儿庄》表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大决战》展现三大战役,《长征》是一部有血有肉的恢宏之作,均出自翟俊杰之手。

  B.翟俊杰出生在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出生之际,父母因宣传抗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他是由外祖父抚养成人的,对外祖父感情极深。

  C.每一次拍摄,于翟俊杰而言,都意味着一次朝圣,而每一次回归历史,他都能以创新求突破,为长征的影像建构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D.翟俊杰塑造的毛泽东形象“有血有肉”,无时无刻不真情流露,不加遮掩,忧愁满怀,却顾全大局,眼神更透露出诗人一般的忧郁。

  E.党的内部斗争之严苛,被他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这是他独具匠心、让“长征”二字的意蕴显得深沉、悲怆的原因之一。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扬大雅,字子正,唐靖恭诸杨虞卿之后。虞卿孙承休,唐天祐初,以尚书刑部员外郎为吴越国册礼副使,杨行密据江、淮,道阻不克归,遂家钱塘。大雅,承休四世孙也。钱俶归朝,挈其族寓宋州。大雅素好学,日诵数万言,虽饮食不释卷。进士及第,历新息、鄢陵县主簿,改光禄寺丞、知新昌县,徙知浔州,监在京商税,再迁秘书丞。咸平中,交趾献犀,因奏赋,召试,迁太常博士。久之,又上书自荐,献所为文,复召试。直集贤院,出知筠、袁二州,提举开封府界诸县镇事,为三司监铁判官,知越州,提点淮南路刑狱。还,考试国子监生,坐失荐,迭降监陈州酒。徙知常州,判三司都磨勘司、户部勾院。迁集贤殿修撰、知应天府。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亳州,卒。大雅朴学自信,无所阿附,直集贤院二十五年不迁,有出其后者,往往致荣显。或笑其违世自守,大雅叹曰:“吾不学乎世,而学乎圣人,由是以至此。吾之所有,不敢以荐于人,而尝自献乎天子矣。”天禧中,使淮南,循江按部,过金陵境上,遇风覆舟,得傍卒拯之,及岸,冠服尽丧。时丁谓镇金陵,遣人遗衣一袭,大雅辞不受,谓以为歉。宰相王钦若亦不悦之。晚与陈从易并命知制诰。大雅尝因转对,上《原治》十七篇。所著《大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职林》二十卷,《两汉博闻》十二卷。

  (节选自欧阳修《宋史•杨大雅传》)

  7、下列对于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坐失荐,迭降监陈州酒 坐:因…获罪

  B.使淮南,循江按部 按:考察、巡查

  C.大雅辞不受,谓以为歉 歉:嫌隙、怨恨

  D.宰相王钦若亦不悦之 悦:以之为悦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B.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C.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D.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B.召试即皇帝召来面试。这是封建时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

  C.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的最高学府,明清时废止。

  D.转对指宋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大雅勤奋好学,博闻强识。他在考中进士以前,每天诵读数万字文章,饮食时也手不释卷。一生著述丰富,令人叹服。

  B.杨大雅追求仕进 ,勇于自荐。他曾乘交趾进献犀牛的机会向朝廷献赋,后又上书自荐并献文,于是被任用为太常博士。

  C.杨大雅不流世俗,心境平稳。他在集贤院干了25年却未升职,同事中比他晚的人也往往显贵,可他对此淡然处之。

  D.杨大雅不慕权贵,清高自守。他巡视金陵时遇风翻船,丢了衣帽,当地官员丁谓派人送了一套衣服,他却推辞不受。

  1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 杨行密据江、淮,道阻不克归,遂家钱塘。

  A.杨行密占据江、淮,道路阻断不能返回,杨承休就在钱塘安家。

  B.杨行密投奔江、淮,道路阻断不能攻克,杨承休就在钱塘安家。

  C.杨行密投奔江、淮,道路阻断不能返回,杨承休就回钱塘老家。

  D.杨行密占据江、淮,道路阻断不能攻克,杨承休就回钱塘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