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刘惠分享

  高考,是一场大师级的博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这两种幸福观自古以来就存在,它们虽然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受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激发,从过去的羞羞答答走向了今天的大胆直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行为的普遍动机。所有社会资源本身都是利益,而且可以作为带来更大利益的资本。于是,在不少人那里,占有资源便不再是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成为人生的目标,成为自我实现的标志。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消费主义盛行。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给人们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目不暇接、花样翻新的产品和服务。在这种消费主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以为欲望得到越多满足、得到越高层次的满足就越幸福。于是,物质享受幸福观便流行起来。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之上的自我实现需要。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节选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2017年1月23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幸福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是当前在我国公众中非常流行的两种幸福观,但毋庸讳言,这两种幸福观都是不正确的。

  B.资源占有幸福观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就越幸福,把幸福与占有资源混为一谈,其错误在于把幸福的条件当作幸福本身。

  C.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

  D.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一个人如果达到这一状态,就是幸福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古已有之,这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在今天它们变得十分大胆直白,这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本身就是利益且可以带来更大利益,故而不少人把占有更多资源当作人生目标与自我实现的标志。

  C.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消费主义的盛行,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对物质享受幸福观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D.资源占有幸福观容易导致人生异化,使人被占有欲控制;且占有欲会不断膨胀直至充斥人整个心灵,从而使人成为贪欲的奴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求物质享受并没有错;物质享受幸福观错在只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满足人的其他需要,这容易使人产生心理问题。

  B.除物质需要外,人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如情感满足、社会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都比物质需要重要得多。

  C.受物质享受幸福观支配的人难以实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相反,却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直至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D.如果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生活充满乐趣、创意和魅力,那么他就是幸福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郑晓,字窒甫,海盐人。嘉靖元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职方主事。日披故牍,尽知天下厄塞、士马虚实、强弱之数。尚书金献民属撰《九边图志》,人争传写之。张孚敬柄政,器之,欲改置翰林及言路,晓皆不应。父忧,归,久之不起。

  许讃为吏部尚书,调之吏部。历考功郎中。夏言罢相,帝恶言官不纠劾,诏考察去留。大学士严嵩因欲去所不悦者,而晓去乔佑等十三人,多嵩所厚。嵩大憾晓,调文选。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讃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讃以谢嵩。贬晓和州同知。稍迁太仆丞,历南京太常卿。召拜刑部右侍郎。

  俄改兵部,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大江南北皆中倭,漕艘几阻。晓请发帑金数十万,造战舸,筑城堡,练兵将,积刍糗。诏从之。中国奸民利倭贿,多与通。通州人顾表者尤桀黠,为倭导。以故营寨皆据要害,尽知官兵虚实。晓悬重赏捕戮之。募盐徒骁悍者为兵,增设泰州海防副使,筑瓜洲城,庙湾、麻洋、云梯诸海口皆增兵设堠。遂破倭于通州,连败之如皋、海门,袭其军吕泗,围之狼山,前后斩首九百余。贼溃去。录功,再增秩,三赉银币。

  寻召为吏部左侍郎,迁南京吏部尚书。帝以晓知兵,改右都御史协理戎政。寻拜刑部尚书。俺答围大同右卫急,帝命兵部尚书杨博往督大师,乃以晓摄兵部。晓言:“今兵事方棘,而所简听征京军三万五千人,乃令执役赴工,何以备战守?乞归之营伍。”帝立从之。

  晓通经术,习国家典故,时望蔚然。为权贵所扼,志不尽行。既归,角巾布衣与乡里父老游处,见者不知其贵人也。既卒,子履淳等讼晓御倭功于朝,诏复职。隆庆初,赠太子少保,谥端简。

  (节选自《明史•郑晓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讃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

  B.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讃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

  C.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讃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

  D.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讃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为我国古代乘兴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镒,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进士”。

  B.父忧为父丧的婉辞。古代重视孝道,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果父母去世,则必须辞官回乡为父母守丧。

  C.尚书是我国古代官职名。最初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小官,后地位逐渐重要,权力逐渐扩大,成为朝廷重臣。

  D.谥端简即郑晓死后的谥号为“端简”。谥号是古代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被给予的一个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晓常识渊博,熟悉国家典章制度。他熟知天下关塞与兵马的虚实强弱,所撰写的《九边图志》广为传抄。

  B.郑晓正道直行,不惧冒犯权贵。任考功郎中时多次触怒权臣严嵩,因此被贬;虽声望很高,但受权贵压制。

  C.郑晓懂得军事,善于统兵作战。面对猖獗的倭寇,他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应对措施,打得倭寇狼狈而逃。

  D.郑晓穿着简朴,为人低调。罢官回乡后,他头戴方巾身穿布衣与家乡父老交往,以至人们不知他曾经显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学士严嵩因欲去所不悦者,而晓去乔佑等十三人,多嵩所厚。

  (2)今兵事方棘,而所简听征京军三万五千人,乃令执役赴工,何以备战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赠钓伴

  【明】陈宪章

  短短蒌蒿浅浅湾,夕阳倒影对南山。

  大船鼓枻①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

  【注】①鼓枻(yì):亦作“鼓栧”,划桨。语出《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8.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诗的写景特色,并说明其艺术效果。(6分)

  9.这首诗塑造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反悔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 , ”两句,揭示出学习与自省对于君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借“ , ”表明心志,掷地有声。

  (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告诫唐朝统治者要借鉴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姚和尚

  凌鼎年

  古庙街一带近年形成了一个古玩市场。

  在这个民间的古玩市场上,金簪、玉佩,韩瓶、清瓷,田黄印、鸡血石,蚁鼻钱、金错刀,竹根雕刻、红木饰件,文房四宝、名人字画,或明或暗,时有出现。当然,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全看你识货不识货。

  开春以来,这个古玩市场上冒出了一个秃顶的老者,此人瘦如枯柴,只两只鹰隼似的眼睛透着不可捉摸的神色,其相貌实在不能恭维。有人认出了他,说他是走乡串村收旧货的,住在银杏树弄,叫姚和尚。不知是他秃顶叫他和尚呢还是他独身一人叫他和尚,抑或他先前确是当过和尚的,没人知底,姑且存疑。

  姚和尚自出现在这古玩市场后,每天风雨无阻,必早早来此。一到,先泡上一壶酽茶,然后小竹凳上一坐,在地上铺块塑料纸,从邋里邋遢的包里取出几样古玩一一摆出,欣赏一番后,不言不语地静坐着,一副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的样子。

  懂行的一看就知道姚和尚的几件古玩都是货真价实的宝贝。你看,那只小型宣德炉,明代的;那只紫砂壶,陈曼生制的;那只内画鼻烟壶,清宫御制藏品;那串紫檀木佛珠,一百单八颗,颗颗刻有佛像,颗颗栩栩如生……

  相中这些古玩的主儿不是一个两个,但一听姚和尚的开价,都连连咋舌。有个叫老庙哥的,看中他一把蒙古刀,曾软磨硬缠,姚和尚就是不肯降价一个子儿,固执得像头牛。

  “妈的,这老家伙八成是想钓大鱼,狠斩一刀。”老庙哥窝火归窝火,心里不能不佩服姚和尚心黑有种,倒也生出三分敬意。

  渐渐,人们发现姚和尚的地摊每日里只是虚摆而已,或者说只是显摆显摆罢了,他热衷于与人摆古谈古。一讲起古玩,他会立时鲜活起来,亢奋起来。若有谁与他论辩古玩鉴赏,他会唾沫四溅,比手画脚,也许,只有此时才似乎溅出他人生的点点灿烂,别看姚和尚其貌不扬,肚里倒有些货色。可以这样说,那些常在这古玩市场上走动的,不管摊主买主,要论鉴赏眼力,几乎没有比得上他的。

  有天,姚和尚摊位前来了位歇顶的中年人,他一看到那只鼻烟壶,像饿鹰看到了野兔似的,一下抢在了手里,横看竖看,后来索性拿出放大镜看,那眼神,简直怀疑他是否想抢了去。

  姚和尚知道真正识货的来了,开心地哼起了江南小调。

  歇顶者毫不掩饰地说:“珍品珍品稀世珍品啊!”

  随即,他与姚和尚聊了起来。两人越聊越投机。姚和尚大有棋逢敌手、将遇良才的那种感觉。他拍歇顶者说:“老弟,走,咱俩去喝一盅。我请客!”

  “洋葱头来了,这下,肯定被姚和尚斩进。”老庙哥很是感慨,他对同道的说道,“姚和尚这家伙,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一手,玩得绝。”

  老庙哥最关心的是姚和尚的刀斩得狠不狠。可吊他胃口的是,姚和尚与歇顶者坐在饭店里不出来了。看来歇顶者也不是嫩头,里面正演讨价还价蘑菇战呢。谁沉不住气。谁坏分。

  哟,出来了。只见歇顶者满面喜色,自言自语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老庙哥盯上去问:“出多少血敲下的?”

  歇顶者先一愣,随即带着十二分感动之情说:“他不肯收钱,送的。他割爱相送。”

  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好似老庙哥的鼻烟壶让姚和尚送了人,老庙哥一副气得吐血的样子。

  老庙哥决计去敲一下姚和尚的竹杠。他带了几个哥们儿,候在那棵有六七百年树龄的古银杏下。

  姚和尚带着几分酒态,依然沉浸在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快慰之中。

  老庙哥等几个拦住了姚和尚,老庙哥挥挥手里的百元钞,说是要买下姚和尚的宣德炉。

  姚和尚淡淡一笑,说:“50万,不还价!”

  “老秀驴,你骨头痒痒还是怎么的?”老庙哥的哥们儿嚷着。老庙哥拍拍姚和尚说:“你送人不肉疼,哥们儿给你钱,你反不给面子,这不是瞧不上咱哥们儿吗?好运就别怨哥们儿不义气。”随着老庙哥一摆手,几个哥们儿一拥而上,想抢下姚和尚的宣德炉。不期姚和尚一个“醉汉躲影”闪到了老庙哥身边,并且出手疾速地来了个“仙人请酒”招式,将老庙哥手里的那张百元票请飞了出去,但见那张百元票变得像把坚硬无缘的飞刀似的直飞古银杏树,竟直刺刺地嵌进了树皮里。

  老庙哥一伙儿惊得腿肚子都发颤,乖乖地溜之大吉。

  后来,再没有人敢找姚和尚的岔子。姚和尚依然每天来古玩市场,依然稳坐钓鱼台的样子。逢着谈得投缘的,他就要请酒。碰着特投缘的,姚和尚的古玩就会少一件。从不见他收人家一个硬币。

  老庙哥曾花大价钱请了个解放前开古玩店的老头儿去与姚和尚聊,想投其所好,或许也能弄个正宗的唐三彩或镇墓兽之类,至少弄个清宫“大内”瓷器。然而一无所得,姚和尚连酒也不清。不知为什么,聊来聊去,总谈不投缘。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交代古玩市场并且具体描写市场上的货物,既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也为人物的出场作出铺垫。

  B.姚和尚摆出古玩后,“一副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的样子”,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货真价实的宝贝自有识货者出高价购买。

  C.姚和尚每日摆摊,其实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宝贝,他更喜欢跟别人摆古谈古;只有这时候,他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D.歇顶中年人曾苦苦寻觅那只鼻烟壶而不得,结果姚和尚却割爱相送,这令他十分感动,也让老庙哥又嫉妒又愤恨。

  E.小说语言通俗自然,不事雕琢,然写人叙事生动传神,如写姚和尚制服老庙哥一伙,写得富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

  (2)老庙哥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姚和尚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结尾写道:“不知为什么,聊来聊去,总谈不投缘。”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近日,一对双胞胎美女穿校服的照片受到很多网友的追捧。据网友爆料,这对姐妹花今年二十岁,为大夫学生,拍照是为了怀念高中时的豆蔻年华。

  ②目前国学传播的一些乱象,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经典教育的基本标准,几乎每个私立学校、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内容与方式,难免泥沙俱下。

  ③1965年,郭沫若撰写两万字长文,提出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并非王羲之所写!这一结论可谓石破天惊,立即在学术界引起震动。

  ④这位退休将军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仅凭我战区武装力量,管控钓鱼岛还是游刃有余的,我区战役火力能够覆盖钓鱼岛海域和空域。

  ⑤一位老农看似无心的回答,让我对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看来我对生活的理解还是肤浅的。

  ⑥数据的公布消除了外界对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硬着陆风险的忧虑,李克强掌舵的政府对经济显然胸有成竹,调控和改革会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推进。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测算,今后几年,经济增速保持年均6.4%多一点或者接近6.5%,就能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近年来,一引动部门和单位的“一把手”违法乱纪,造成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形成连锁反应,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

  C.3月23日,中国队在长沙贺龙体育场以1:0击败了强大对手韩国队,这场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的首胜,让球队在绝境中开辟出了前行的方向。

  D.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景区景点等机构,要对签约导游进行严格管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合理薪酬制度,保障导游合法权益。

  14.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传统文化,我们过去经历过一个否定的过程,将 ② 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置于流行文化的反面。 ③ 从来没有“无根”的流行文化。所谓流行文化, ④ 是在对现代流行元素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与扬弃基础上所形成的, ⑤   是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界限, ⑥ 越来越模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关于 它 可 也仅仅 尤其 将会

  B 对于 之 而 不仅仅 甚至 一定

  C 对于 其 但 也不过 特别 已经

  D 关于 此 然 只不过 以至 也许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跃然说天气预报偶尔“开小差”,但常言道“有备无患”,所以, ① 。事实上,天气预报是滚动播出、不断更新的。消息越新,其准确率就越高。因此, ② ,并根据预报消息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出行等。尤其在接收到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或预警信息后,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③ 。

  16.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6分)

  (1)用一句话概括图表的主要内容。不出现数字,不超过30字。(2分)

  。

  (2)针对图表中的现象,分别给学校和家长提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

  ①给学校: 。

  ②给家长: 。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的文章。(60分)

  初夏,小孩见自家葡萄架上一串串青翠的葡萄,便迫不及待地摘下葡萄放进口里,刚一咬破,就感到一股强烈的苦味刺激着舌根,小孩条件反射地把葡萄吐了出来。

  葡萄不是甜的吗,为啥咱家的葡萄是苦的呢?小孩不解地问父亲。“葡萄当然是甜的。”父亲说,但所有葡萄的甜,都是苦过来的。葡萄现在正处于苦涩的阶段,你尝到的,当然是苦;待葡萄成熟了,苦酿成了甜,你再去尝它,你尝到就是甜葡萄了。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思考与感悟?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A

  6.B

  7.(1)大学士严嵩趁机想排除自己不喜欢的人,可是郑晓却革除乔佑等十三个人,大多是严嵩所看重的。(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词“因”“悦”“厚”各1分。)

  (2)现今战事正紧急,可是所挑选出来听候调遣的三万五千京军,竟然命令他们服役做工,用什么来准备作战防守呢?(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词“棘”“简”“乃”各1分。)

  8.一二句描写静景:短短的蒌蒿,浅浅的河湾,又大又圆的夕阳静静地倒映在河面上,与南山的倒影相对,和谐美丽。(2分)三四句描写动景:大船小艇上的钓伴们携鱼返航,划桨声、唱歌声、吹笛声响成一片,欢快热闹。(2分)动静结合手法的运用,使得画面富于变化,宁静中有生气,更具情趣和韵味。(2分)

  9.塑造出一个以钓为乐、逍遥自得的钓者(隐士)形象。(2分)抒发了热爱自然、寄情山水、闲适自得的心情。(3分)

  10.(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11.(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

  (2)①从故事情节看,借老庙哥买刀、问价、敲竹杠、请老头儿等活动,一步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②从人物塑造看,借老庙哥的贪财好利、卑鄙无耻来衬托姚和尚,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③从主题表现看,将老庙哥与姚和尚进行对比,有助于突出小说贬恶扬善的主题。(每点2分,共6分)

  (3)①相貌丑陋,身怀绝技。以一敌多,变百元票为“飞刀”,震慑老庙哥一伙。

  ②酷爱古玩,造诣精深。论辩古玩鉴赏头头是道,鉴赏眼力无人能比。

  ③坚持原则,慷慨大方。一旦开价绝不降价,遇到识货投缘者却又免费赠送。(每点2分,共6分)

  (4)①这个老头儿不是真正的识货者,更不是真正的爱宝者。虽然他解放前开过古玩店,但对古玩鉴赏未必精通,不能让姚和尚产生那种棋逢敌手、将遇良才的知己之感。

  ②这个老头儿一味投其所好,被姚和尚识破。老头儿是老庙哥花大价钱请的,聊天时目的性强、功利心重,自然躲不过姚和尚“鹰隼似的眼睛”。(每点4分,共8分。如回答其他,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12.D

  13.D

  14.C

  15.示例:①大家(我们)还是应该关注天气预报

  ②大家(我们)要养成关注最新预报的习惯

  ③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答对一句给1分,两句给3分,三句给5分;意思对即可。)

  16.示例:(1)农村学校在各种类型的校园暴力发生率上都要高过城市的学校。(2分)

  (2)①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大力倡导文明行为习惯,防范校园暴力的发生。(2分)②家长要多关心孩子,防止受到欺凌;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欺凌他人。(2分)

  17.略

  【参考译文】

  郑晓,字窒甫,海盐人。嘉靖元年(1522)考中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授予职方主事。他每天翻阅过去的公文,全部了解天下险要关塞,兵马虚实、强弱的情况。尚书金献民嘱托他撰写《九边图志》,人们争相传抄。张孚敬执掌朝政,器重他,想改任他为翰林和谏官,郑晓都不答应。父亲去世,他回家守丧,很久没被起用。

  许讃担任礼部尚书,把他调入吏部,任考功郎中。夏言被罢相后,世宗恨言官们没检举弹劾他,下诏考察他们决定去留。大学士严嵩趁机想排除自己不喜欢的人,可是郑晓却革除乔佑等十三个人,大多是严嵩所看重的。严嵩非常恨郑晓,调他为文选郎中。严嵩想任用赵文华为考功郎中,郑晓对许讃说:“过去黄祯任文选郎中,调李开先为考功郎中,他们都是山东人,皇上下诏不同意。现在调文华来,我只好让位了。”许讃为此拒绝了严嵩。严嵩更加生气了,贬郑晓为和州同知。逐渐升迁为太仆丞,历任南京太常卿。召入朝廷任刑部右侍郎。

  不久改任兵部,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大江南北都受倭寇侵扰,漕船差不多都受阻。郑晓请求拨发库银数十万两,建造战船,修筑城堡,操练兵将,囤积粮草。皇帝下诏听从了他。中国的奸诈百姓因倭寇的贿赂得利,多与他们勾结,通州人顾表尤其残忍狡黠,替倭寇做向导。因此倭寇的营寨都占据要害,完全掌握官兵的虚实。郑晓悬重赏捕杀了顾表。招募勇猛强悍的盐客当兵,增设泰州海防副使,修筑瓜洲城,在庙湾、麻洋、云梯等出海口都增派兵力设立瞭望台。于是在通州打败倭寇,连续在如皋、海门打败他们,在吕泗袭击倭寇的军队,把他们围困在狼山,前后斩杀九百多人,倭寇败逃而去。叙录功劳,郑晓两次增加俸禄,三次被赏赐银两丝绸。

  不久被召为吏部左侍郎,升为南京吏部尚书。皇帝因为郑晓懂得军事,改任他为右都御史协助办理军事。不久任命他为刑部尚书。俺答围困大同,形势紧急,皇帝命令兵部尚书杨博前去督率大军,于是用郑晓代理兵部尚书。郑晓上书说:“现今战事正紧急,可是所挑选出来听候调遣的三万五千京军,竟然命令他们服役做工,用什么来准备作战防守呢?请让他们回到军营。”皇帝立即听从了他的意见。

  郑晓精通经学,熟悉国家典章制度,当时声望很高。但是被权贵压制,抱负不能完全施展。回乡后,他戴方巾穿布衣和家乡父老交游相处,见到他的人不知道他是显贵之人。死后,儿子郑履淳等向朝廷申诉他抗击倭寇的功劳,皇帝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隆庆初年,追赠太子少保,谥号端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