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

刘惠分享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仅供大家参考!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第一部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纰缪/未雨绸缪 差遣/差强人意 切削/削足适履

  B.偌大/一诺千金 稽首/无稽之谈 剽悍/虚无缥缈

  C.渐染/间不容发 桎梏/纨绔子弟 遭殃/怏怏不乐

  D.溘然/恪尽职守 处方/设身处地 高亢/引吭高歌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和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限制一样,城乡养老并规也是破除制度壁垒、助推资源流动的关键性举措。

  B.对于NH370失联旅客的家属来说,目前他们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消弭一个多月来希望与失望交织带来的巨大痛苦。

  C.让我们留住文化记忆,在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溶合中铸造城镇之魂,谱写城镇化新篇章。

  D.“土豪”眩富虽属个人举动,但给社会带来的负能量却不可忽略——极容易加剧人们的仇富心理,也助推了“拜金主义”的蔓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日方以个别中国地图、文字记录没有点名“钓鱼岛”为“中国所有”而否定中方的史料依据,不仅是望文生义,也是站不住脚的。

  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突飞猛进的和平发展不仅让亚洲侧目而视,更让世界惊叹不已。一些中国企业成长为全球顶尖企业,成为全球投资“大亨”。

  C.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逐渐放开,到中介机构登记求职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眼下,政府部门主办的、行业创办的、私人创办的中介机构林林总总。

  D.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带头、层层示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上行下效、层层示范的过程。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A.西安市鸿基新城、枫韵两所幼儿园的一些家长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服药儿童的真实健康状况如何?这些孩子的服药量到底是多少?病毒灵这种药又有哪些副作用?

  B.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计九条三十三项,被业界称为《新国九条》。

  C.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娘子关——固关”线路成为游客的常规“打包线路”,一些乡村旅游点集采摘、体验、特色农家饭为一体的产品也达到一个高潮。

  D.观众对于《舌尖上的中国Ⅱ》加入了更多的情感元素的做法褒贬不一。一些观众认为《舌尖上的中国Ⅱ》“节奏过快,有些美食的镜头太短,让人看得不过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14年4月份,尽管实施举措各不相同,但各种救市政策的城市已经增加至6个。

  B.母亲节这天,人们在网上晒出各式各样的“母亲元素”,以表达对她们的感恩。其中,追忆“老妈口头禅”的话题引起了共鸣。

  C.菲律宾检察官将于当地时间9日晚对在南海半月礁附近海域被抓扣的中国11名渔民启动法律程序,提出违反菲律宾渔业法。

  D.教育部两年一度的优秀教育新闻评选活动落下帷幕,获奖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颁奖会,近百个中央暨首都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颁奖仪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以载道的理念强调文学艺术的目的、功能、方向,强调文学艺术的现实性、社会性、导向性。但它和文学艺术所追求的艺术性并非矛盾,而是一致的。优秀经典之作往往都是“文”使“道”彰,“道”使“文”传,“文”与“道”做到了完美统一。与之相反的是,西方自康德以来的近现代文学艺术思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非功利性,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以便文学艺术获得自由的、独立的地位,从而复归文学艺术本位,成为纯粹的文学艺术、真正的文学艺术。这样的思潮对我国新时期以来文学艺术观念也产生了影响。但严格说来,这样的文学艺术观念只能是一种理想或幻想。文学艺术家作为个体的、活生生的人,不能没有思想情感;作为表现人的生活和精神的文学艺术,不能不表现思想情感;而思想情感又不可能没有价值取向。这样,文学艺术又怎能成为完全非功利性的文学艺术呢!文学艺术如果离开了“道”。就只剩下一套形式的空壳,这样的文学艺术作品又怎能成为纯粹的、真正的文学艺术呢?对于文学家艺术家来说要注重如何“载道”和“载”什么“道”的问题。在这方面就显示出文学家艺术家的智慧和追求,同时也将决定文学艺术作品的境界和生命。

  文以载道正是文学家艺术家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的体现和实现。文学家艺术家也是人,理应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他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创作“载道”的文学艺术作品。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具有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能敏锐地把握生活的本真,具有道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东西的本事;他既是在说自己的心事,又是在替他人张目;即便是描写丑恶,他的胸中也抱有美善;即便是批判,也是因为他怀有理想。他的创作冲动,就来源于这种古道热肠,来源于一腔热忱,来源于“大我”“超我”的要求。一句话,他能够通过感性的形式来表现普遍抽象的“道”。

  “文以载道”与创作自由并不矛盾,它反而要求文学家艺术家能够从名缰利锁中解脱出来,做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文学艺术的创造是要求对生活、对现实有所超越的。没有超越的文学家艺术家是短视的;没有超越的文学艺术是平庸的。如何超越呢?除了创作时要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外,还要用一定的眼光、一定的高度来审视生活;同时,还要保持一颗童心,对生活、对文学艺术一往情深,能够排除非文学艺术因素的干扰。现在一些文学家艺术家把名利看得很重,把“载道”看得很轻,一旦成名就再也无法超越,为名所累、为利所系,不能开展独立的、自由的、认真的创作活动。这种情况对于文学家艺术家本人来说是个悲剧,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个损失。而有追求、有责任的文学家艺术家则往往能够潜心艺术、耐住寂寞,用“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进行创作,用生命实践“文以载道”的理念。

  总之,文学家艺术家应当有“文以载道”的自觉,担当起“以文化人”的崇高责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6.下面关于“文以载道”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提倡的“文以载道”的理念和文学艺术所追求的艺术性并不相悖,而是一致的。

  B.“文以载道”显示出文学家艺术家的智慧和追求,将决定文学艺术作品境界和生命。

  C.现在一些文学家艺术家不注重“载道”,一旦成名就再也无法超越,不愿再认真创作。

  D.有追求、有责任的文学家艺术家大都能集中精力,用生命实践“文以载道”的理念。

  7.下面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中西艺术观进行了比较,指出西方的近现代文学艺术思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非功利性,与中国的“文以载道”思想是完全相反的。

  B.文章论述了“文以载道”的社会和人文性质,指出文学艺术家们只要有“大我”“超我”的追求,就一定能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出“载道”的佳作。

  C.作者重点分析了“文以载道”和“创作自由”的辩证关系,作者希望文学家艺术家能够从名缰利锁中解脱出来,做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要对现实有所超越。

  D.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方式分析了“文以载道”的文学创作理念,总结了其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的特点,并勉励文学艺术家们要用生命去实践这一理念。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作品应该是“文”使“道”彰,“道”使“文”传,“文”与“道”做到相辅相成,做到完美的统一。

  B.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创作,只能是一种理想或幻想。因为创作者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非功利性的文学创作是不可能的。

  C.文学艺术的创造对生活、对现实的超越,要求创作者要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来审视生活,能够排除非文学艺术因素的干扰。

  D.文学家艺术家只要有“文以载道”的崇高责任,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金忠洁公传

  金铉,字伯玉,武进之剡村人也。因殉节,谥“忠洁”,人称金忠洁云。其大父户部主事汝升,旧多藏书,乃与弟錝日夜读之。擢国子监博士,迁工部主事。

  先是时,明怀宗已诛魏忠贤,而太监张彝宪等旋用事。至是李自成兵始炽;添内饷,命彝宪总理户工钱粮,建别署。忠洁曰:“此天下存亡之机也.奈何诛忠贤,复任一忠贤?”乃抗疏言,疏上不报,而总理已建署,果檄郎官以谒尚书仪注见。复上疏固争之,旨谕职事相关,自当礼见,余不必通谒,金铉亦不得激陈。

  金遂集诸郎官倡议曰:“职事可令椽吏移之,我曹有一人登彝宪堂,即属彝宪假子,毋许入孔子庙。当提我靴掷肿其面,辱之朝堂。”于是诸郎官诣尚书,各请以公事出。至期,彝宪坐堂皇,但见吏,不见郎官。久之,皆不至,乃恚曰:“避金铉,不即来,待晚乎?”已而马蹄前后过之,无一人入者,乃大惭愤。借故劾铉误军机,曰:“必杀铉。”会尚书争之力,仅削籍归。

  家居益与弟錝尽读所藏书,而父汀州太守显,更时时慰勉之。至父死,服阙,复起为兵部车驾司主事,分守皇城。时崇祯十七年二月也。李自成已陷大同,而宣府镇方有太监杜勋监视。又上疏曰:“宣府京城之蔽,宣府不救,虑在京城。抚臣朱之冯忠勇足恃,恐受内臣之掣,请亟撤之,并撤居庸关监视。”不听。至三月,果闻杜勋以宣府迎自成,朱死之。

  及敌军至居庸关,太监杜之秩果复迎降,遂进薄彰义门城下。杜勋缒城上,入见大内,唯张皇敌势以逼帝。忠洁则仓皇点禁兵,归谋匿母,因哭告母日:“铉守皇城,城亡当与偕亡。今日从母乞此身殉王事。”母曰:“噫!久谓汝读书知大义,乃今始向我乞身哉?且我命妇,与汝偕勉之。汝魂归,可会我于井矣!”趣之出。

  见敌军入京城,杀监察御史王章于城上,市中宫人遍至,言敌入皇城,帝后已死社稷。曰:“微独吾乡王御史也,若辈中尚有一人知大义者,我乃后之,不已为若笑耶?”遂投御河死。

  仆以奔告其母。母曰:“孝哉铉也,既信于王公,吾安可以诳铉?”急正冠帔,投井中,遂与俱死。

  (节选自《虞初新志》,有删改)

  9.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太监张彝宪等旋用事 旋:顷刻,随即

  B.乃抗疏言,疏上不报 报:报告,告知

  C.职事可令椽吏移之 移:递送,传递

  D.遂进薄彰义门城下 薄:迫近,接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各请以公事出 ②以乱易整,不武

  B.①已而马蹄前后过之,无一人入者,乃大惭愤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C.①归谋匿母,因哭告母曰 ②因事顺心,命篇曰

  D.①且我命妇,与汝偕勉之 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金铉“忠洁”的一组是

  ①复上疏固争之 ②金遂集诸郎官倡议

  ③家居益与弟錝尽读所藏书 ④且我命妇,与汝偕勉之

  ⑤杀监察御史王章于城上 ⑥遂投御河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弦勤奋好学。他的祖父金汝升曾担任户部主事,家中有很多藏书。金弦就日夜读这些书,后来革职在家居住期间,更是遍读家中所藏书籍。

  B.金弦性情刚烈。太监张彝宪掌权时,金弦就多次上奏疏反对太监掌权,他还组织所有郎官不去张彝宪的官署拜见,让张彝宪非常羞愧恼恨。

  C.金弦很有远见。李自成已经攻陷大同时,金弦就上奏疏请求立刻撤掉在宣府、居庸关监视的内臣,结果皇帝不听。后来这些内臣都叛变投敌。

  D.金弦知晓大义。李自成的军队到了居庸关时,金弦就告诉母亲要与城共存亡。等到大军攻入京城,受同乡人监察御史王章感召,投御河而死。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第二部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天下存亡之机也,奈何诛忠贤,复任一忠贤?(3分)

  (2)而总理已建署,果檄郎官以谒尚书仪注见。(3分)

  (3)抚臣朱之冯忠勇足恃,恐受内臣之掣,请亟撤之,并撤居庸关监视。(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①,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①落:院落、村落。

  (1)请赏析“添”、“淡”二字的妙处。(4分)

  (2)末尾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母孙二人,_____,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屈原《离骚》)

  (3)_____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遥岑远目,________,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子日:“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6)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五、(12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分)

  ①歌曲好像使人张开眼睛,望见故乡的美丽景色,而她的美也变得更为亲切、更为珍贵。

  ②我记得有一次唱完一支人民寄寓了深情的歌曲之后,我们来到草原。

  ③孩子们停下步来,就好像他们头一次见到故乡的这块地方。

  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小麦的海洋,地平线上若隐若现隐现着古老的山岗,小路像一条狭窄的绸带蜿蜒在金黄色的田野中间,云雀在蔚蓝的天空中歌唱。

  ⑤“这简直就是那支歌唱割麦人的歌”——敏捷而细致的瓦莉娅说道。

  ⑥我感到,在这一瞬间,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回荡着心爱的歌曲的旋律。

  17.仿照下面的例句,以“如果说人生”为开头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4分)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就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没有痛苦,人生的乐曲就会缺少波澜。

  如果说人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某教育研究机构对有关中学生苦恼因素的调查数据表,请概括表格内容,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中学生苦恼的因素主要是_____,与_______关系影响不大。

  (2)解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骑自行车的中国人

  林希

  她是我们中间的一个,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国人。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她的面容,是清秀,是俊美,或者是妩媚生动;她总是从我的背后缓缓地跟上来,漫过我的肩侧,又从容地蹬车而去。我因看到坐在她自行车后架上不足三四岁的女儿,断定她多不过三十岁的年纪。她身材消瘦,高高的个子,本来似曾有过一身使不完的劲,但终究劳累了,她的背影显出疲惫。

  清晨,从来是沉浸着紧迫的气氛,整个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都似一根根绷紧的琴弦,车辆、行人如音符般跳跃而过,生活的节奏似欢快、热烈的快板。她骑着车子,沿着每天上班下班必经的熟悉道路奔驰而去。鼓鼓滚圆的书包挎在车把上,一个尼龙网兜里装着大小两个饭盒,这大概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大饭盒里是米饭,小饭盒里是素菜。

  她蹬着车子,目光凝视着远方,头昂着,上身向前倾斜。有一次我看见她一面蹬车一面吃早点,今早该是太匆忙了,她还想着身后的女儿,不时地从衣兜里掏出饼干回手向背后送去。她还轻声地吟着儿歌,那是托儿所阿姨教孩子们唱的儿歌,女儿听着儿歌自然乖多了,向妈妈保证今天不淘气。

  我目送她向前驶去,我知道还有一天的劳累等着她:她是一个女工,她要去开动机器;她是一位会计,还要和枯燥的数字共度过八小时的时光;也许她是位炊事员,要去为千百人烧饭;或是位护士,要为病人减轻痛苦。但此刻她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国人,时间追赶着她,她的家庭,大半就在这辆自行车上,缓慢地,沉重地,疲惫地行进着。可惜她行进的里程只能在同一的距离内无数次重复,否则纪录世界之最的书籍会发现她是世界上背负着一个家庭行路最长的女人,她将成为一位明星。

  她自然没有思索过那么许多,她做的是她能够做的一切,是她应该做的一切,尽管未必是她愿意做的一切。一天,一个同龄男子和她并肩骑车走着,我听见一路上她不停地抱怨,从家务劳动,丈夫的懒惰,婆婆的刁钻,到工作单位的是非纠纷,领导的不公,最后自然是菜贵了肉贵了蛋贵了,其中有许多甚不文雅的用语。男子默默地听着,他们还是缓缓地向前奔去。丝毫也没有因满腹牢骚放慢脚步。我料定到了工作单位她会立时忘掉一路上的怨气,投入工作,又是一个充实的劳动日。

  平静的岁月也难免有几天骚扰的日子,突然间掀起一股抢购风。我知道她没有多少积蓄。她自然也不愿为多添置一条备用的毛毯而去挤商场围柜台。她还是在同样的时间,以同样的节奏,骑着自行车漫过我的身边,消失在人的洪流里,人的洪流正披着朝霞涌动。

  远远地望着她在人流中时隐时现的背影,使我这个对于个人生命价值有清醒认识的人感到羞惭,尽管我自知无论我如何奋斗都不可能使她在未来的后半生中不再骑自行车,而拥有一辆私人小汽车,但她如此不轻松地骑自行车追赶生活,总是有我们对她没有尽到责任的地方。我怕十年、二十年过去,直到她成为一个老太婆还是抱怨着、骑着笨重的自行车,追赶着总也追不上的希望和憧憬。

  外国人说中国是自行车的王国,但他们无法理解骑自行车的中国人在创建着怎样的生活。我们辛劳,有时几乎是疲于奔命,生活有些艰难,大家又苦于总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但骑自行车的中国人依然在前进,而且在相互提示不要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如果说中国文化曾在“净”与“静”的境界中探索人性,那么中国人创建的自行车文化却是在前进与辛劳中拥抱世界与未来。

  她是我们中间的一个,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国人。

  19.文中的“我”有何作用?(4分)

  20.请简要分析文中“她”的形象。(4分)

  21.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的含义(4分)

  (1)她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国人,时间追赶着她,她的家庭,大半就在这辆自行车上,缓慢地,沉重地,疲惫地行进着。(2分)

  (2)我怕十年、二十年过去,直到她成为一个老太婆还是抱怨着、骑着笨重的自行车,追赶着总也追不上的希望和憧憬。(2分)

  22.结合文本,谈谈文本以“骑自行车的中国人”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看房内的;看危险的;看男人爱女人和孩子们。

  去看并享受着快感;去看并被震撼;去看并领悟。

  请以“去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图片及答案

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3.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4.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5.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6.高考语文课标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