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试卷答案(2)

刘惠分享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8分)

  沧浪静吟

  (宋)苏舜钦①

  独绕虚亭步石矼②,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③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④不满缸。

  【注】①苏舜钦(1008-1048),北宋著名诗人。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时政得失。庆历四年(1044),因“稍侵权贵”,被捕入狱,革职为民。退居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有《苏学士文集》。此诗写于苏州沧浪亭闲居时期。②矼(gāng):石桥。③二子:指伯夷和叔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二人互让君位,先后都逃到周国。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④澄醪(láo):清醇美酒。

  20.本诗颔联寓情于景,林中的蝉儿穿过了空疏的门户,野生的藤萝长进了破旧的窗里,在静谧甚至破败的景象中蕴含着作者 的心境。(2分)

  21.本诗题为“沧浪静吟”,请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一个“静”字展开的。(6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2)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4)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5)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晏殊《蝶恋花》)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为,自己喜爱的,也是别人喜爱的;自己厌恶的,也是别人厌恶的;自己向往的,也是别人向往的。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究其原因,人有一种陋习,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尺度,所以爱以己度人。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 夺桂冠guān 一语成谶chèn 如椽chuán之笔 便笺jiān )

  2.C (秀外慧中,就绪,后事之师)

  3.A (“难言之隐”与“苦衷”语义重复,不能修饰“苦衷”。“从而”是连词,表示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两分句间是相因相成关系。这里应是“后来”,指接着某件事或行为之后,接着发生的事情。“效尤”指仿效坏的行为,贬义。这里应该用“效仿”)

  4.B (A“打破”缺宾语,可以在该分句后加“的神话”;C语序不当,将“不仅”移到“艺术活动”前;D句式杂糅,可以把“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改为“柠檬中含有的柠檬酸”。)

  5.国际法则(先占原则);文献资料(纳入版图);行使主权(有效统治)(注意题干中“哪些方面”的提示,意思接近即可)

  6.示例:①绵绵的秋雨,正如天涯游子无尽的乡愁。②冬日午后的阳光,仿佛母亲的爱,让人从心底感到温暖。

  7.(10分)[评分标准]

  (1)内容6分,想象合理,描写有点有面,有特定氛围。表达4分,要求文通字顺,层次清楚。

  (2)内容6分,情感真实,感受具体。表达4分,要求文通字顺,层次清楚,语言得体。

  (3)内容6分,理由合理、充分或深入。表达4分,要求文通字顺,层次清楚,语言得体。

  8.C【解析】LADEE任务只是“可能预示着NA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这是外界的推测,而非LADEE此行肩负的主要任务。

  9.D【解析】D选项将“月球侦察轨道器”与“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混为一谈。

  10.【参考答案】LADEE项目预示着NA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LADEE项目将能使传输速率猛增,为日后的星际间高带宽通信埋下伏笔。(答对1点给1分,两点给3分,注意审题:对未来的意义。)

  11.①渲染了悲壮的氛围,暗示人物惆怅黯然的心理,并含蓄地点出黑暗的社会现实;(2

  分)②为下文欧阳修的离京与在贬谪地的成就做铺垫。(2分)

  12.①因为这一事件,其后的第二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2分)②因为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2分)

  13.①先写欧阳修被贬所受的委屈,为下文展示其“醉意”境界张本。(形成反差对比)②写欧阳修在滁州所做贡献,从而阐释“醉意”的境界内涵。③阐释“醉意”境界的精神实质——入世精神。(6分)

  14.①“醉意”是一种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的精神;醉于山水却能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境界。②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③人生总会遇到很多的委屈与不公,与其消极避世,还不如勇敢面对,在新的领域、新的征途中创造更高的价值。

  15.B (这里的“间”,解释为“机会,时机”)

  16.C (A.助词,表陈述语气/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C.均作连词,况且。D.音节助词,无义/代词,我。)

  17.D (作者并没有嗜酒,只是个书痴)

  18.盖余性 既 严 急/ 家 中 人 启 事 不 以 时/ 即叱 出 /而 事 之 急缓 不 更 问/ 一 故 仓 卒 不得 白/ 而家 中盐 米 诸 琐 物 皆 内 子 主 之/ 颇有 序

  19.(1)都感到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采分点:悉、罔、所指、窃、俟、始)

  (2)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采分点:因、诚、旋、畔)

  20.孤独、落寞

  21.首联叙事抒情,诗人独自闲步沧浪,环境安静,心情平静,“静”得举世无二。(2分)颔联化静为动,以动写静。那小山上树林里的蝉儿,边叫边飞,穿过了空疏的门户;那野生的藤蔓,绿油油的,曲屈盘绕,偷偷地伸进了破旧的窗子里。这种“动”,更渲染了小花园中的静。(2分)后两联用典抒情,古代正直而有骨气的人都难逃不幸,自己却可以幸运地饱食终日,高卧无忧,以美酒消遣。这是自嘲,表面上说自己生活平静自适,实则内心充满牢骚和愤恨。

  21.(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其势不俱生(3)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4)可以横绝娥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5)昨夜西风凋碧树 山长水阔知何处

  22.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则材料有三句话,第一句概括了人们的错误认识,第二句表明观点“并非完全如此”,第三句话则指出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其中,“陋习”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不要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尺度”是关键之语。

  [参考立意]自己不是标准;爱己更要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懂得改变自己,悦纳别人;学会旁观与倾听;……

  附《醉书斋记》参考译文:

  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竿。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榻,用来躺卧。还摆放了书架和书筒各四个,古今的书籍都存放在里边。琴、磬和麈尾等各种什物,也都交错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将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提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样情景的仆人都感到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后来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通过过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出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坐着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晌,起身一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举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面。客人等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格严厉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再追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着你沉湎在书中,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区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文字,不仍然比沉溺于女色好吗?于是笑着回答她说:“像你说的那样也是很好的,只是做李白和周太常的妻子不容易啊!”于是不再立即戒除,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


猜你喜欢:

1.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2.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3.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4.高考语文试卷pdf

5.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