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试卷2017参考答案(2)

刘惠分享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作品开篇以多举荐梨入笔,自此“晶梨”便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梨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相交织,最终演绎出一曲为民谋福者殒身不恤的悲歌。

  B.作品将主要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上有贪婪的皇上、多举等权贵,下有狡诈的汪过等地方污吏,白生处境之艰难决定了其反抗态度之坚决。

  C.这篇作品中有许多出乎文中人意料之外的笔墨,如新官无案审、名县无粮吃、白生有去无回、梨树永不再种……这种笔法的运用,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有趣。

  D.这篇作品语言较为雅致,“心沉如铅坠”的比喻,用语贴切;“雪白”与“殷红”的对比,色彩鲜明;“你别看” “你问我”等人物语言,真切传神,颇具感染力。

  E.“苍茫”,即空阔辽远、无边无际之意。作品以此为题,便寓有作者对百姓深重苦难的怜悯,对父母官孤独悲壮的哀叹,对世道昏暗荒谬的忧愤,韵味苍凉。

  【答案】(1)B(对多举和汪过的评价与作品的实际不符或者在作品中找不到依据;此外“处境之艰难决定了其反抗态度之坚决”的说法也不成立,人物的行为源于人物的性格、品质,与其处境不存在必然关系。)(2分)

  C(“白生有去无回”是“文中人”汪过意料中的,与该项题意不合。)(3分)

  (2)结合原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①茫县官吏乡绅为白生接风洗尘这一部分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这一情节写了店中无梨的境况和县丞汪过的遮掩,用这一连串令人感到蹊跷的事构成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答案表述清楚、意思对即可)

  ②“第四天……”一段中,画线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这段景物描写,一方面表现出梨树繁茂、梨花娇艳,用“雪白雪白”的梨林美景反衬出后文百姓“血红血红”的悲苦生活;另一方面用蜂蝶起舞引出下文男童捉蜂吮蜜的情状,推动情节发展。

  (3)对倒数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应怎样理解?(6分)

  【答案】意义方面:这句违背事理逻辑的描写,写出了人们普遍具有的幻觉,表现出白生义举的感天动地,使枯树生花,使严冬呈现春意;同时,也以满树的白花为白生被斩寄托哀思。

  作用方面:与前文写春时梨花盛开相照应,为下文写白生被斩营造悲壮的气氛,使作品前后意境相谐,浑然一体。

  【评分标准】“理解”的对象可以是句子的意义,也可以是句子的作用,角度任选;答案表述须清楚、到位,意思对即可。

  (4)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白生这一人物形象。(8分)

  【答案】①白生临行前拜见多举,示其不敢忘恩,可见其有情有义。

  ②白生到任第二天即投入问案等事物中,并微服私访,示其想要有所作为,可见其胸有志向。

  ③白生挨家挨户走访民情,示其能够体恤下情,可见其对百姓的一颗爱心。

  ④白生能用自己的方式使百姓摆脱“梨灾”,可见其处事有智谋。

  ⑤白生为了百姓的利益敢于冒犯龙颜、蹈死不顾,可见其有舍生取义的大勇。

  【评分标准】须结合作品,至少阐释清楚其中四点;只有一个简单结论的贴标签式的答案,不给分;答案表述清楚、意思对即可。

  抵拒,推托;就:靠拢,迎上去。这里不是此意。D项“以邻为壑”意思是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误以为“以邻为祸”。

  高考语文试卷2017表达题

  五、语言表达题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行医近50个岁月,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吴孟超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

  B.在一片谴责声中,一篇题为“我们,不会再沉默”的来自11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公开信引起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

  C.肯德基、麦当劳在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上海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终于查明这些过期劣质肉类原料来自上海福喜食品公司。

  D.朝鲜海军暂时停止在西部海域北方界线附近监管非法捕捞渔船等常规工作,加大了沿岸巡逻力度,目的是防止再次出现居民从海上出逃的行为。

  【答案】D

  【解析】A项搭配不当,“岁月”不能明确地表明时段,应改为“春秋”;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来自11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一篇题为《我们,不会再沉默》的公开信”; C项结构混乱,把首句的“在”调到句首。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包括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宗璞等的荒诞小说和刘索拉等的“观念”意义上的现代派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它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最普遍的时间形式,并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时间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①在这些小说中,事件与人物性格的展开均无固定的时空顺序及因果逻辑

  ②而王蒙等进行的小说变革,则从结构技巧、思维变换和展现风格等视角,改变了以往的小说形式

  ③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意识流”小说

  ④文本结构是按照人物的心理及“意识”流程演绎故事的跌宕起伏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⑤从传统意义上说,中国小说长于通过描写外部现实世界,即描摹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关系来表现人物性格及其命运

  A.⑤①②③④ B.⑤②①④③ C.②①④③⑤ D.②⑤①④③

  【答案】B

  【解析】逻辑顺序:首先概括传统小说的特征,接着说明王蒙等对传统小说的变革,然后阐述现代派小说的特征,最后加以总结。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______,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______,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______,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答案】(1)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 (2)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

  (3)心理问题(每句2分)

  16.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5分)

  【示例】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是大地的一首乐曲,岩石是基调,树涛是旋律,溪流是大山的节拍。

  2.挫折是人生一段插曲,苦难是五线谱,悲哀是音符,泪水心酸是插曲的歌词。

  【解析】第一句的本体、喻体与下面三句的本体、喻体有领属关系,四个比喻都是暗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都是主谓宾结构的判断句。

  六、写作(60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学者通过对古人选编的几种唐诗集的统计得出结论:李白、杜甫的诗在唐代时不入流的,从清代才开始被推崇。唐代收诗220首的《国秀集》中,二人无一首入选;收诗297首的《又玄集》只选李诗4首,杜诗7首;收诗1000首的《才调集》,仅选了李诗28首;唐宪宗下令编选的、收诗286首的《御览诗》入选最多的是卢纶(32首)和李益(36首),李、杜无一首入选。到了清人收诗1928首的《唐诗别裁集》和著名的《唐诗三百首》,卢纶分别入选15首和6首,李益分别入选18首和3首,而李白分别入选140首和26首,杜甫分别入选205首和33首。在今天的文学史上,李益和卢纶都已沦为二三流诗人。

  文学作品只有经过历史过滤才能成为经典,现在被一些“唯权唯钱”的评论家炒作的所谓经典很可能靠不住。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1】

  文学经典的“死去活来”

  又是一年国庆时。时逢节日,手机也因节日而“颤抖不已”,祝福寒暄的短信铺天盖地。其中就有这样一条:天苍苍,野茫茫,暴富的希望太渺茫;水湾湾,路长长,没钱的日子太漫长;楼高高,人忙忙,今夜相约抢银行。接头暗号:国庆将至,提前(钱)快乐!

  这样的短信大家平常也应该多有接触,很多有才之人借着自己的文学素养或者只能称做文学知识,“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改编得好的,自是掌声一片;要是碰上那些低俗猥琐之作,大多也就一笑而过。然而,仔细看这件事,文学经典被这样或那样地篡改到底对其本身意味着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经典”说起。何为经典?我想,经典应该是在历史中产生,并在当代延续和生存的东西。它既要在历史中有所沉淀,又要在当代有所回音。没有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是无稽之谈,没有当代回音的经典同样也是空中楼阁。现时的关注对于延续经典是极其重要的。就像是一家老字号,常客对他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样。就算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也要先有“喝酒”这种欲求方可。回首过往,《三国演义》里的明枪暗斗、机智权谋让我们感慨不已;《红楼梦》里的凄美爱情、儿女情长让我们心生赞叹;《水浒传》里的侠肝义胆、英雄气短给了我们多少心灵的震撼,《西游记》则带着我们追寻自由的心漫步在神话的世界。诚然,经典就是那些给我们以触动,引发我们思考,并日久弥新的东西。但是纵观当代社会,又有多少人依然钟情于此?更别提现时的关注了。

  我得承认,处在灯红酒绿之中,我们或许再也没有那份恬静去仔细阅读。数字传媒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具象化、立体化、娱乐化的“阅读”渠道。就拿《红楼梦》来说,越剧、电影、电视的翻拍早已不断,新的红楼又在筹备拍摄。虽说是翻拍,至少给那些没能看过原著的人得以接触经典的机会。从一定程度上说,这对于经典的流传与普及是“福音”。经典的流传要有关注,自然就要有“再生”,一种适合当代人阅读习惯的“再生”。

  回过头来看前文的那则短信,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文学的解构与重塑,正是我所说的“再生”。然而又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再生”?再生得好,等于给了经典第二次生命,让日趋“死去”的经典“活来”;否则,就是对经典的凌迟,让奄奄一息的经典“死去”。从社会上的反应来看,有很多红色经典是“再生”得不错的。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迎合市场,很多“再生”则显得低俗、粗糙:《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变得风流成性;《英雄》从赞颂荆轲刺秦转为称颂暴君秦始皇;《大话西游》也是闹腾得不亦乐乎;更有前段时间热播的《赤壁》更是颠覆古今,将谋士的智谋表现得滑稽可笑。试想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接触到这样的作品反以其为典该是怎样一个讽刺啊!经典是没有走完的路,可绝对不是绝路!“再生”是一种手段,可绝不等于可以随意扭曲原著!

  或许经典本身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本框架,让不同时代的作家根据当代的审美填充、整改,让同代人形成共享和对话,从而形成视界融合。在仿效文化盛行的今天,就连生命都可以克隆,何况区区一本书?如果“再生”真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可不可以祈求这些“再生者”多花点心思,不要随意切割、重组、甚至颠覆原著!还经典一片净土!

  “滚滚长江都是酒,乙醇淘尽英雄。坛坛罐罐转头空,杯盘依旧在,几张老脸红。残羹剩菜酒桌上,惯看了醉汉威风。一群酒鬼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废酒坛中。”最后,引用这样一首“原创”作结,希望大家在嬉笑之余,能够有所思考。

  【例文2】

  李白、杜甫、李益、卢纶侍坐

  在河一方

  李白、杜甫、李益、卢纶陪唐玄宗在御花园坐着。玄宗说道:“众位爱卿,不要因为朕贵为九五之尊,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总是说想上职称,那么你们就说说各自发表论文和诗歌的情况吧!”

  李益急忙站起来说道:“家父是当朝宰相李林甫,有权有势,翰林院编选《御览诗》时,家父派人送去一封书信,第二天又亲自去了一趟,所以入选最多的是微臣的诗歌作品。”

  玄宗笑了笑,又问道:“李白,你呢?”

  李白说道:“家父虽是商人,但臣向来孤傲清高,不愿与达官贵人同流合污,所以在收诗297首的《又玄集》中只入选了四首。”

  玄宗问卢纶道: “你怎么样?”

  卢纶答道:“家父是浙江温州富商,身价过亿,人教社编选《才调集》的时候,家父赞助了二百五十万两银子,所以我的诗入选数量最多。”

  玄宗又问道:“杜甫,你呢?”

  杜甫用破旧的衣袖抹了抹泪,说道:“我发表诗歌的数量没有他们多。”

  玄宗说道:“没关系,说说吧!不多是多少?”

  杜甫难为情地说道:“臣的祖父杜审言是贞观年间的大诗人,臣从小机敏过人,有勤奋好学,自认为写得诗还不错,但是在《国秀集》中却无一首入选,实在是愧对祖先呀!”

  玄宗感叹道:“好好上班,坚持写作,将来你的成就一定会超过你祖父的。”

  李白、李益、卢纶先离开了,杜甫落在后面,他对玄宗问道:“皇上,他们三个说的怎么样?”

  玄宗道:“也都是各自说说自己发表诗歌的情况罢了。”

  杜甫又问道:“您刚才为什么笑李益呢?”

  玄宗说道:“文学作品只有经过历史过滤才能成为经典。李益的诗因为父亲的权力而受到追捧,被称为经典,太名不副实了,所以笑他。现在被一些唯权唯钱的评论家炒作的所谓经典很可能靠不住,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让人看出来。


猜你喜欢:

1.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2.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4.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5.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