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1

刘惠分享

  2017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阅读方法,怕做阅读题,乱做阅读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仅供参考!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依偎——重庆街景

  黄济人

  “依偎”这个词,是很难用在眼前这位年轻人身上的。他显然来自农村。靠在肩上的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标明了他的山城棒棒军的身份。可是他毕竟太年轻了一点,充其量十六七岁。而他那弱小的身躯所必须承受的,却是生活的重担。当他背着城里的冰箱摇摇晃晃爬上一幢宿舍的顶楼的时候,他气喘吁吁,他大汗淋漓,他青筋鼓胀,他牙关紧咬。“依偎”这个词的柔软情调已经离他而去了,远远地,久久地。他所面对所经历的情感只能是与“依偎”截然相反的东西,比如说昂首挺立,比如说身腰佝偻,总之,在那衣着褴褛的遮掩下,在那蓬头垢面的裸露中,即令在那心理承受能力最为脆弱的地方,也只能剩下那副近乎残忍的铁石心肠了。

  然而,此时此刻,他确实依偎在一位农村老汉的怀里。那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中午,当路上的行人纷纷躲进沿街的一个窄小的屋檐下的时候,我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他。他坐在潮湿的地上,靠在肩上的,依然是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依然是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有所不同的是,他此刻的表情是平静的、顺从的,从那歪着的脏兮兮的脖子和那翘着的毛茸茸的鼻孔望去,他似乎睡着了。而这位老农也坐在地上,从年龄,从长相,更从为了不致惊动对方而久久不得动弹的双腿去看,他无疑是怀中孩子的父亲。他是什么时候进城来的,他怎么会在这里找到孩子,我一无所知。深信不疑的,便是他是怀揣着担心与不安,不计旅途之苦专程前来看望孩子的。现在好了,孩子的一切他都看到了。让他欣慰的是,孩子长高了一点,长壮了一点,而且突然变得懂事多了,没有再去调皮捣蛋,没有再去贪耍玩闹,孩子顽强的生存能力证明,他的家庭甚至他的家族已经升起了一颗希望之星。那么,明天就要回到乡下去了,地里发黄了的麦子等他回去收割,在这样的时候,父亲能够为孩子再说点什么或再做点什么呢?该说的也许已经说了,比如要吃饱穿暖,比如要早睡早起,有了病一定要吃药,医院进不起就进药店,西药吃不起就吃中药。哦哦,这孩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进了城也没有改好,喏,手指甲这么长这么脏了,要是等到他自己来剪,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于是,在我的注目之下,这位老农抖抖颤颤地从衣兜里摸出一把小剪刀,开始为依偎在怀里的孩子剪手指甲。小剪刀生了点锈,刀口也钝了,他剪得有些吃力,却剪得格外认真,剪着剪着,伴着口中的喃喃自语,在那布满皱纹的嘴角竟绽出来几丝幸福的笑容。而孩子调皮的天性此时复活了,他的脑袋使劲朝父亲的怀里钻,一只手臂索性搭在了父亲的肩头,那稚气与娇气一并显现的时候,简直像一个待哺的婴儿,贪婪地享受在母亲的怀抱之中。

  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愣怔住了,尽管这父子两人如入无人之境,于周围的任何目光全然不顾。不知怎的,随着屋檐水的哗哗滴落,我的泪水亦潸然而下。老实说,我多么希望这场雷雨不要停止,以便让人世间这幕难得一见的街景,得以框定,得以永恒……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概括本文中作者所见街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章结尾,“我”的泪水为什么会潸然而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雷雨”这一天气现象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语段,找全街景的构成要素,然后用简洁有序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街景的背景是暴雨中、屋檐下,主体是深情依偎在一起的父子。同时,要关注街景中的细节,如依偎时父子的神情动作。

  答案 重庆街头下着暴雨,屋檐下,一个弱小的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依偎在坐在地上的父亲的怀中安静地睡着了,肩头靠着系有绳索的竹筒,他父亲坐在地上久久不动,掏出小剪刀给儿子剪指甲,露出幸福的表情。

  2.解析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作者深情的描写、合理传神的想象中体会其感情,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答案 ①孩子虽然年轻却勇敢地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和敬意。②父亲舐犊情深,孩子柔情依恋,情感真挚,催人泪下。

  3.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出语段中运用的主要的艺术手法,要以通读全篇为基础,找出有代表性的艺术手法。而本语段中,想象和描写分布全篇。同时,在分析艺术手法时,还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①充分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第一段中,作者想象弱小的年轻人扛货上楼的情景,表现了年轻人谋生的艰难;他顽强地承担起养家的重担,表现出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下文所描写的他依偎在父亲怀中所显现的稚气、娇气形成强烈的反差,读来让人心醉。(答第二段作者想象老农来看孩子时的心理也可以)②描写的运用。此文一至三段都有细致传神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第三段综合运用了动作描写(如“抖抖颤颤地从衣兜里摸出”“剪得有些吃力,却剪得格外认真”等)、神态描写(“布满皱纹的嘴角竟绽出来几丝幸福的笑容”等)、细节描写等手法,细腻真实地描写出父子相依的温馨动人的情景,催人泪下,为最后一段的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

  4.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探究能力。探究“雷雨”这一天气现象的作用,首先要对语段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这篇散文构思十分精巧,中心画面是一对父子深情依偎、亲密无间,背景是雷雨天,街道的屋檐下。作者除了描写画面,还补充了许多合理、深情的想象,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冲击力。从表现人物的角度看,雷雨交加,才使得这对父子有机会忙中偷闲,依偎在一起享受亲情,而“我”才有机会耐心地聚焦这一画面,记录这美好的瞬间。

  答案 ①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环境。外面雷雨交加,反而使得屋檐下的一小片地方更温馨。②有利于情感的宣泄。在恶劣的天气中,这对忙碌的父子趁此短暂的闲暇,惬意依偎,亲情便自然流露。③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外面雷雨交加,所以“我”才有时间去耐心观察,从而获得深深的感动。④有利于主题的表达。恶劣天气和这对父子浓情依偎形成反差,更容易让读者感悟到亲情的美好。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20分)

  怀念西府海棠

  季羡林

  暮春三月,风和日丽。我偶尔走过办公楼前面。在盘龙石阶的两旁,一边站着一棵翠柏,浑身碧绿,扑入眉宇。我顾而乐之,流连不忍离去。

  然而,我的眼前蓦地一闪,就在这两棵翠柏站立的地方出现了两棵西府海棠,正开着满树繁花,已经绽开的花朵呈粉红色,没有绽开的骨朵呈鲜红色,粉红与鲜红,纷纭交划,宛如半天的粉红色彩云。成群的蜜蜂飞舞在花朵丛中,嗡嗡的叫声犹如春天的催眠曲。我立刻被这色彩和声音吸引住,沉醉于其中了。眼前再一闪,翠柏与海棠同时站立在同一个地方,两者的影子重叠起来,翠绿与鲜红纷纭交错起来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一时有点茫然、懵然;然而不需要半秒钟,我立刻就意识到,眼前的翠柏与海棠都是现实,翠柏是眼前的现实,海棠则是过去的现实,它确曾在这个地方站立过,而今这两个现实又重叠起来,可是过去的现实早已化为灰烬,随风飘零了。

  事情就发生在十年浩劫期间。一时忽然传说:养花是修正主义,最低的罪名也是玩物丧志。于是“_”一伙就在海内名园燕园大肆“斗私、批修”,先批人,后批花木,几十年上百年的老丁香花树砍伐殆尽,屡见于清代笔记中的几架古藤萝也被斩草除根,几座楼房外面墙上爬满了的“爬山虎”统统拔掉,办公楼前的两棵枝干繁茂、绿叶葳蕤的西府海棠也在劫难逃。总之,一切美好的花木,也像某些人一样,被打翻在地,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这两棵西府海棠在老北京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据说某一个文人的笔记中还专门讲到过它们。熟悉北京掌故的人,比如邓拓同志等,生前每到春天都要来园中探望一番。我自己不敢说对北京掌故多么熟悉,但是,每当西府海棠开花时,也常常自命风雅,到树下流连徘徊,欣赏花色之美,听一听蜜蜂的鸣声,顿时觉得人间毕竟是非常可爱的,生活毕竟是非常美好的,胸中的干劲陡然腾涌起来,我的身体好像成了一个蓄电瓶,看到了西府海棠,便仿佛蓄满了电,能够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精神抖擞地驰骋一气了。

  中国古代的诗人中,喜爱海棠者颇不乏人。大家欣赏海棠之美,但颇以海棠无香为憾,在古代文人的笔记和诗话中,有很多地方谈到这个问题,可见文人墨客对海棠的关心。

  稍有理智的人都应当知道,海棠与人无争,与世无忤,是决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它只能给人间增添美丽,给人们带来喜悦,能让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然而,就连这样天真无邪的海棠也难逃“_”的毒手。燕园内的两棵西府海棠现在已经不知道消逝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也算是一种“含冤逝世”吧。代替它们站在这里的是两棵翠柏。翠柏也是我所喜爱的,它也能给人们带来美感享受,我毫无贬低翠柏的意思。但是,以燕园之大,竟不能给海棠留一点立足之地,一定要铲除海棠,栽上翠柏,一定要争这方尺之地,翠柏而有知,自己挤占了海棠的地方,也会感到对不起海棠吧!

  “_”要篡党夺权,有一些事情容易理解;但是砍伐花木,铲除海棠,仿佛这些花木真能抓住他们那罪恶的黑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爱好美好的东西是人类的天性,任何人都有权利爱好美好的东西,花木当然也包括在里面。然而“四人_偏要违背人性,欲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铲除净尽而后快。他们这一伙人是大奸慝,已经丝毫无可怀疑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为什么西府海棠的影子今天又忽然展现在我的眼前呢?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神话,我现在只能希望在辽阔无垠的宇宙中间还能有那么一块干净的地方,能容得下一个阆苑乐土,那里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大地上一切花草的魂魄都永恒地住在那里,随时随地都花团锦簇,五彩缤纷,我们燕园中被无端砍伐了的西府海棠的魂灵也遨游其间。

  在这风和日丽的三月,我站在这里,浮想联翩,怅望晴空,眼睛里溢满了泪水。

  (原文略有删节)

  5.试联系文章内容概括“_”一伙为什么要铲除两棵西府海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多处写到了古今名人对海棠花的喜爱,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试探究作者在回忆西府海棠的过程中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的能力。相关信息主要在文章的第5段和第9段,在答题时要先将与题目无关的内容剔除,然后加以归纳概括。

  答案 ①“_”一伙认为养花是修正主义,会玩物丧志;②“四人_伙是大奸慝,违背人性,欲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铲除净尽而后快。

  6.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作者写古今名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也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古今名人为什么都喜爱,而“_”一伙为什么痛恨,两者之间什么关系,把握了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 一方面说明爱美是人的天性,海棠花给人间增添美丽,自然赢得人们的喜爱;另一方面又将人们对海棠花的喜爱和“_”一伙的倒行逆施进行鲜明的对比,说明他们违背人性,不得人心。

  7.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作答此类题目,先要考虑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然后再考虑其他表现手法。

  答案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拟人和想象的手法。作者赋予西府海棠以人的感情,将其被毁说成是“含冤逝世”;同时想象翠柏如果有知,也会为挤占西府海棠之地而感到抱歉,从而愤怒地控诉了“_”一伙破坏美好事物的罪恶行径。

  8.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①幻觉中眼前的两棵翠柏成了两株海棠,作者沉醉其中;②幻觉消失,作者变得茫然、懵然;③回忆海棠被毁,作者感到痛心、愤慨;④面对现实,作者感到失望、伤感。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0分)

  红叶归处是秋风

  查 干

  自古至今,红叶有着无尽的话题。每每读到有关红叶的文字,我便心动,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哲理的思考。有一年在京郊红螺寺,我真真切切地读到了一片元宝枫叶内心的独白。那正是十月末的一天,天空一片高蓝,远山近岭到处是燃烧的红叶在秋风中静默,使人不由想起“禅气”这个词。我仰头去读高岩上的一树红叶,猛然,其中一片硕大的从高处安然飘落,不带一丝忧伤,仿佛是一位远游的行僧,在欣欣然归来。枫叶红透,似一袭袈裟,在秋阳下闪着奇异的光芒。我想到了去西天取经的那位高僧和他的白马。这样的时刻,恰有一声声晚钟从红螺寺高墙里传了出来,像是迎宾曲。叶落归根,就该是这样的氛围,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

  文人墨客,为什么对红叶有着说不尽的情愫呢?并且都带有褒义?因为他们由此想到了人生,红叶在上,人生有何可叹?原本人世间美好的赞誉,往往是世人赠予的或是追认的,而不是绞尽脑汁去讨要的,明抢暗夺的。

  有时,人不如红叶,它们那种面对凛冽秋风时的坦然和睿智,不能不叫人深思。我每到兵马俑发掘处,就感到浑身不自在,替那些帝王将相脸红。他们活着时作威作福,死后也不叫百姓安宁。人是万物之灵,却不知顺从自然规律,一见死神就乱了方寸,这是很可悲的。

  有一年深秋,我们到二郎山深处的喇叭河风景区采风游览,这里还没有柏油路,天然小路曲曲弯弯,一直沿着山下的河流,伸向旷野和原始。河水清澈,似一股玉液在静静地流。爬上一处高地,远眺近望,夕阳依依,诸峰相衔,山上山下都是斑斓的梦境。金黄和火红,已是这里的主色调,尤其是变红的槭树漫山遍野地灿烂着,使人目不暇接、神魂颠倒。夜晚,山月当空,金黄和火红都退到了一山的朦胧里。一阵山风拂过,树木花草夺人魂魄的清香,不但醉倒了山客,也引来了一大群高大的水鹿。它们有些许警觉,但很安静,以它们发蓝的眸子,看着我们。我一时兴起,给这些不速之客唱了一首又一首的蒙古民歌,其中一只竖耳聆听,同游者笑着说,你终于在这蛮野之地遇上知音了。没错,它一定听懂了我的歌声,并且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只要人类还怀有一腔慈悲之心。

  不料,这一天的后半夜猛然间刮起了山风,气势逼人,似排山倒海。我心中起忧,担心红叶的命运,久久不能入睡。清晨五时,我梦中有了幻听,听到了钟声由远而近,轰然而优雅。我披衣而起,抓起相机便匆匆出门,山风有些冷,但安静了许多,俯仰之间,满眼都是落叶,像一地微微挪动的落霞。它们落得安然,飘得诗意,竟无半点忧伤,躺成了一山的哲思,忧郁的我,却成了多余。惊愕之余,我终于有了一些禅悟。自然万物,原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人类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读不到事物的本色罢了。

  淡淡的山雾中,我站在秋风中的山野上,终于明白:人,或者说我自己,是弱者,而非万物之灵。眼下,躺了一山的红红落叶,正在完成一种交接仪式,生与死,在这里只是一个概念而非实质。我有幸列席这样的一场仪式,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一点点高度,并且读到了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

  红叶归处是秋风,拥有秋风的万物有福了。

  (选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9.本文第一段中,我读到的“枫叶内心的独白”是什么?如何理解文末“读到了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枫叶飘落的情景,请对这一段作简要的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四段描写一群水鹿有什么用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作者先称“人是万物之灵”,文末却说人“非万物之灵”,探究作者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背后的深层意蕴。(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第一问,理解“枫叶内心的独白”,实际上是讲作者对枫叶飘落的认识。作答时,需要特别注意文中描写枫叶的语句,如“从高处安然飘落,不带一丝忧伤,仿佛是一位远游的行僧,在欣欣然归来”“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面对凛冽秋风时的坦然和睿智”等,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来概括“独白”的内涵。第二问,“我”的灵魂由灰变红,实际上是我的思想认识升华,需要在理解全篇的基础上,认识本文的主旨。

  答案 第一问:枫叶坦然面对凛冽的秋风时,视下落为天律而欣然接受,无留恋,无所求。第二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受自然之理的感染而产生的灵魂的变化,“灰色”是指“我”为红叶的飘落而忧伤,更深层的是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红色”是指“我”受自然的洗礼,看淡了生死,悟到了天人合一的道理。

  10.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寻找第一段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语段运用艺术手法达到的艺术效果,例如“元宝枫叶内心的独白”“红叶在秋风中静默”“不带一丝忧伤”等几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枫叶人格化,刻画出枫叶的睿智深沉及飘落时的安然快乐的形象,生动传神,表现出“我”对枫叶肃然起敬,为下文“我”的灵魂变色作了铺垫。

  答案 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枫叶飘落时安然、不带一丝忧伤的神态,并把它比喻成欣然归来的行僧和一袭袈裟,十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飘落的红叶的动态和色泽,营造了美妙庄严的环境,也形象地反映出作者的灵魂受到了洗礼。这段生动形象的描写为下面的议论作了铺垫。

  11.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概括水鹿出现时的具体情景,然后考虑其在内容和结构方面与上下文的联系。

  答案 ①一群水鹿的出现,表明喇叭河风景区不仅有迷人的植物,也有美丽的动物,环境优美,令人陶醉。②“我”纵情演唱,水鹿竖耳聆听,这一场景为作者说明“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只要人类还怀有一腔慈悲之心”这一观点提供了依据。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为下文主题的升华作了铺垫。

  12.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清文中两处“万物之灵”的含义,并联系作者提供的语境,思考作者说法变化背后的原因。

  答案 ①看似矛盾的表述,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由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到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这种思想是可贵的。②第一处,“万物之灵”是作为红叶的对立物出现的,他是以帝王将相为代表,贪生恶死,无视自然规律,在作者看来,他们的认识是错误的,他们没有表现出“万物之灵”的杰出睿智,这是可悲的。③第二处,作者直接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他观察红叶飘零等自然景观,悟到自然万物原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人自视为万物之灵,但结果却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红叶落得安然,飘得诗意,无半点忧伤,这给作者以深深的震撼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