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辅导>高考复习>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德豪分享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历来在题型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中进退维谷,教、学、考均受到严重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二: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三: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一、词语理解型

  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答题方略】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高考回放】“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方令孺《在山阴道上》,2006年高考湖南卷)

  【语段信息】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温馨提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根据语境,作者说“好久以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并决定要去瞻仰鲁迅先生“磨剑的圣地”,由此可知,“故乡”应不是作者故乡,而是鲁迅的故乡,亦是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答案: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二、句子理解型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

  【答题方略】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高考回放】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林清玄《阳光的香味》,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

  【语段信息】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温馨提示】本题所考语句是人物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有一定内涵的,“阴香”是相对于“阳光的香味”而言的,因为农夫喜欢阳光下的一切香味,故说与阳光无关的夜来香、昙花就是“阴香”。这句话是农夫对自己回乡务农生活的一种感受,农夫说这样的话无疑是出于对阳光的热爱,出于对一种朴实情怀的依恋,有这种感受说明他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默默无闻而又壮怀激烈,如同植物得到了阳光给予的力量而精神勃发。

  答案:(1)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2)“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3)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三、筛选整合型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考生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高考回放】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杨辛《天坛之美》,2006年高考北京卷第16题)

  【语段信息】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温馨提示】本题考查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整合的能力,并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联想能力。故宫的“庞大”和“以气势取胜”,可概括为雄伟(雄壮、雄浑……),“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可概括为威严(庄严、森严……),而方形的空间造型和“以红(砖红、土红而不是火红、鲜红)为重”的颜色应整合成厚重。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病句题——

  这是不少考生容易错的题,一般而言,“病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特别要注意的是:两面词(如“是否”“优劣”“成败”等);否定词(句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词);代词(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关联词(考虑其搭配是否恰当,位置是否放对);谦词和敬词(考虑是否用错对象);句首介词(很可能是考主语残缺的语病)。

  科技文阅读——

  考生答题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源流倒置、答非所问等。所以考生答这类题应该注意技巧。如理解词语,要将词语放到文章中,紧扣语境,推断含义;理解句子时,要对重点语句反复比较分析;信息筛选时,要依据题干摄取,要善于从已知的概念抽象出未知概念。

  文言阅读——

  复习文言实词,一定要落实课文,将文言文下的注释吃透、弄懂,要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这需要配合一定的训练。虚词的复习,就要紧扣考纲中的18个虚词。对于文意的把握,要以事理文,归纳整理,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地点表述是否准确,文章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是否恰当等。

  古诗鉴赏——

  要懂得“四抓”:即抓重点(诗眼、题目、作者);抓手法(修辞、烘托、借景);抓情感(怀才、闲适、写志);抓语言(图画、艺术、意境)等。

  答题模式如: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手法主要包括: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赞颂对方,表达依依惜别、别后思念之情;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古事凭吊、缅怀先贤、追慕古人、借古讽今等;边塞诗描写军旅生活、边地苦寒、壮丽风光等;思乡诗、闺怨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思念、忧愁伤感、游子凄楚、对家乡的思念等。

  文常名句默写——

  默写的一般是常见文常名句名篇,默写时一定要注意字迹清晰、卷面清洁,不要写连笔字和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

  语言运用——

  解该题要遵循5点技巧: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分清主次。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的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猜你感兴趣:

1.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2.2017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归纳

3.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考纲解读和答题技巧总结

4.2017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5.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基本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