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公职类考试>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及答案

谢君分享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部分考的都是一些常识的题目,主要是看你平时的积累,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一)

  1、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

  A、上海

  B、安徽

  C、广东

  D、浙江

  2、财政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下列有关财政政策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偏好对财政政策有重要影响

  B、税收、国债、公共支出等主要是财政政策工具

  C、紧缩性财政政策通常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D、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是财政政策的目标之一

  3、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 ( )。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文明的全球化

  D、资本的全球化

  4、下列关于外汇储备的说法不正确是( )。

  A、外汇储备是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B、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C、某国的外汇储备包含其特有的外国国库

  D、经济实力越强的国家,其持有的外汇储备就越多

  5、下列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

  B、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C、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D、当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往往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勇于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我国农村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容易误选C项,误以为设立深圳为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实际上,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于1980年,而小岗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是在1978年。

  2、答案: C

  解析: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经济学词汇。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因此,政府偏好确实对财政政策有影响。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因此,本题选项应当为C选项。

  3、答案: ABD

  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以资源全球合理配置为核心内容。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故正确答案为 A、B、D项。

  4、答案: D

  解析: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经济体系的实力与繁荣程度,并不是以其外汇储备的多寡来衡量的,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B

  解析: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扩大信贷规模、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适当提高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等。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B项错误。故本题选B。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二)

  1、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再贴现率

  B、降低央行基准利率

  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D、提高银行存整准备金率

  2、从交易对象的属性及它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划分,我们可以把市场划分为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下列不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是( )。

  A、消费品市场

  B、金融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技术市场

  3、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7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 )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缓解( )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A、偏慢 消费

  B、偏慢 投资

  C、过热 投资

  D、过热 消费

  4、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是( )。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5、国家统计局2009 年1 月22 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核算显示,2008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30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

  A、8、0%

  B、9、0%

  C、10、5%

  D、13、2%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时,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抑制了通货膨胀。 D项表述正确。

  A项“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助长了通货膨胀;B项降低央行基准利率,即降低了存款需求,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C项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全国人大会的职权,不在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权力范围内。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2、答案: A

  解析:

  生产要素市场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依据不同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市场可分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消费品市场属于商品市场,非生产要素市场,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C

  解析: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7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

  根据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少,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所以A项错误。提高税率,通常会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能抑制消费和投资,所以C项错误。合理的提高或者降低税率都能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所以D项错误。适度的提高税率可以抑制投资,并可以防止经济过热。故本题选B。

  5、答案: B

  解析:

  2009年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故本题选B。


看过“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1.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及答案

2.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及答案

3.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模拟题及答案

4.2017年公务员经济常识题及答案

5.贵州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及答案

6.新疆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