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的最新意义介绍

广辉分享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而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是孝敬老人,登高,赏菊的绝佳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的最新意义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的最新意义介绍

重阳节的最新意义介绍

 

1、祝老人长寿

重阳节的具体节日就是每年的九月初九,两个9在一起代表着对老人活得久,并且长寿的祝愿,在这一天,主要是对中华民族的一些老人进行祝福,一般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都是需要回家里看看自己的老父亲和老母亲,最重要的还是在这个九月初九日期,希望老人可以健康长寿。

2、思念远方的亲人

从小我们都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的千古流传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正是在重阳节发生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生活在9月9日这特殊的节日对于自己亲人的思念,重阳节除了对老人的长寿祝福之外,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在于对于亲人的一些思念,伴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各种尊老爱老并且优老的观念,也值得我们去深刻学习。

3、祝福亲人全家平安

重阳节的主要意思就是双阳相合,在古代九是一个阳气十分旺盛的数字,两个九在一起邪气是很旺盛的,因此在这一天大家的习俗就是插茱萸,赏菊花,还可以喝一些菊花茶,但千万要注意,不能赠送自己的亲人菊花,菊花大多数都是用来悼念死去的亲人,如果送给亲人的话意义不太好,重阳节意义就是祝福亲人永远平安。

4、推动全民身体锻炼

重阳节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插茱萸,另外一个就是登高,这两项活动也是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中提出来了,插茱萸是一项体力活,不仅可以在重阳节当天传统观念上起到辟邪的作用,还可以锻炼大家的身体,古代传说邪气一般都是会向地上流动,所以在9月9日,为了避免遇到邪气,最好爬山登高,这样在尊重重阳节传统的同时,自己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重阳节目前可以直接被认为敬老节,除了尊重传统需要躲避灾祸,驱邪之外,很大的意义就是加深大家对于老人的一些爱护观念,老龄化速度加强,而现在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回老家住,对于老人来讲剩下的日子想看几眼自己的亲人仿佛成了一种奢侈,因此重阳节鼓励大家常回家看看,别让亲人的思念停滞在某个时刻,才知道后悔。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鸢亦现在的风筝。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

登山祈福

远古时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习俗。《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文献记载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按照天地日月运行规律,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间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重阳节登高避灾之神话传说始于东汉,传说当时河南有个叫桓景的术士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荒谬故事,见于南朝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古时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仍盛行,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辞青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清明节)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如果说上巳节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享宴求寿

重阳节的求寿之俗,有现存文献记载的最早见于汉代。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

佩茱萸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越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

重阳节的注意事项

登山注意事项一、心脏病患者登山最好有人陪

登山能强身健体、防治疾病。但有心脏病、肺部疾病的老年人却不太适合这种高强度的运动。“即便是轻微心脏病、高血压的老年人,登山时最好有人陪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主治医师罗斯敏建议老年人登山带上急性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及创可贴等外伤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登山注意事项二、骨性关节炎患者最好别登山

上山时人的膝盖需来回地屈伸,陡峭不平的山路会对膝关节的磨损较大。许多老年人登山后便出现膝盖疼痛现象。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于领教授说,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他不主张骨性关节炎患者登山。其次,老年人登山前如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头胀、注意力不集中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症状也最好不登山。

登山注意事项三、多点热身运动少点争强好胜

很多老年人人老心不老,在登山过程中看到年轻小伙走得比自己快,喜欢跟人较劲。但由于身体器官都在走下坡路,长时间运动只会让老年人更加疲乏。王于领教授建议,老年人登山可以有个缓冲的过程,比如拉伸一下筋骨、做点热身运动等。登山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在登山时不要有太强的求胜心,一旦出现任何意外要立刻停下来休息。平时不常运动的老年人,连续登山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另外,登山路径也应选择较为平缓、坡度偏小的地方,例如白云山(600332,股吧)等。登山前,老年人可前往就近医院咨询康复科医生做些辅助性治疗。

登山注意事项四、正确补水方式不是大口喝水

重阳节,很多市民喜欢在晚上结伴登山。老年人在人群中比较容易被绊倒。因此,太过拥挤的夜晚并不适合老年人。王于领教授建议,老年人可在早上人较少时出门。糖尿病患者,登山前还需注意吃饱饭,以免出现血糖引起的晕厥。老年人登山不妨带上巧克力、糖果、温水等,防止饥饿。另外,补水也很重要,登山会因出汗流失水分,老年人在喝水时也要注意不要大口喝水,最好每次喝上几小口,保证吸收也不会增加负担。


    159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