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意义

吴泽分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个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标志着中国农历新年的正式结束。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意义,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意义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意义

增加喜庆氛围。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不仅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还能让人感到开心和愉悦。

寄托祈福之愿。正月十五元宵节赏花灯,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习俗,同时也是人们向神明祈福的心愿,期盼能够获得宗教神明的庇佑及保护,祈求心灵上的一丝慰藉与安宁。

弘扬文化与传承历史。花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其制作工艺和造型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闹花灯这一活动,人们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驱邪避祟和招财纳福。在古代,人们相信元宵节期间有神灵和鬼魅出没,而点亮花灯可以驱邪避祟、镇宅旺财。同时,花灯也被视为吉祥之物,挂上花灯可以招财纳福、吉祥如意。

国泰民安和人民幸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宵节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国家节日。通过闹花灯这一活动,人们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的民间习俗

一、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元宵节,很多地方更是盛行这种踩高跷的民间活动。高跷一般都是木质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在腿上。表演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如,还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枪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二、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者其他集会盛典,民间都会以舞狮子的形式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三、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源于汉明帝时期。永平年间,汉明帝大力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中“燃灯供佛”。后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就又宫廷中流传到民间,每逢元宵节,无论士族还是平民,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大街小巷都会灯火辉煌。

四、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在古代,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也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他们都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浓浓的东方气象。

五、扭秧歌

在元宵节里,质朴的北方人喜欢用扭秧歌的形式来表示庆贺。秧歌的风格各地也不尽相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等等。其中东北秧歌流传范围最广,艺术水平最高。

六、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的一项活动。元宵节里张灯结彩,猜灯谜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不少雅趣。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

为什么说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

宋明时期,年轻的未婚女子只有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借赏灯的机会才能出去约会,如辛弃疾的《青玉案之元夕》中所说的那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中国古代,到了晚上的半夜三更时分,一般都有宵禁,但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则很少有宵禁,因为这一天的晚上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正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是青年男女相识、相会到发生爱情故事的最佳时机,明朝文人瞿佑说︰“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每年的正月十五,明州(宁波府)全城的才子佳人都会出来赏灯。正月十五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夜空之中又正好是满天星月,与万盏灯火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欧阳修在去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认识了一位女子,一直念念不忘,到了今年的正月十五还想再见一次,但是她却没有来,于是感叹道︰“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是吉祥如意、阖家团圆,还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家乡故土的思念。

1、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2、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3、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4、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元宵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1、汤圆

在我国南方地区,不只是元宵节,哪怕大年三十、春节,汤圆也是必吃美食。传统的汤圆以馥香软糯的糯米面为皮,包入花生、黑芝麻等甜蜜馅料,软糯清甜、馥香怡人,是南方地区最著名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近些年,随着汤圆的发展,这种地方特色美食已经成为了全国人民过元宵节的必吃美食。而且,种类也更丰富多彩、形形色色:有水晶汤圆、彩色汤圆、肉馅咸味汤圆等,馅料更丰富、色彩更绚烂,让人大开眼界、大饱口福。

2、元宵

可能很多人认为,汤圆与元宵是一种小吃,只是南北方不同的叫法罢了,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汤圆与元宵可不只是南北方的地域差异,还有个头、制作方法等很多区别。汤圆一般是用糯米皮包入馅料,然后在手心里团啊团;元宵则是先形成方形固态馅料,然后在糯米粉里面滚啊滚。也可以这样理解,南方包汤圆,北方滚元宵。一般汤圆个头较大,而元宵则个头较小。

3、饺子

在过去,我国北方地区元宵节吃什么传统美食呢?当然不是汤圆了,“好吃莫过饺子”,在北方人眼中什么也抵不过一顿饺子,过元宵节亦是如此。一般在元宵节这天,北方地区每家每户都要包饺子吃,俗称“过十五”。在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区,则是饺子、汤圆都要吃,在民间也一直有“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包汤圆”的说法。

4、元宵油茶

我国有些山区,则有“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的说法,扁食指的就是水饺,而打油茶则是类似于一种加了菜、水果的咸粥或甜粥类面食小吃。过年期间,人们天天大鱼大肉,到了元宵节,估计没有什么比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油茶更让人心旷神怡的了。好喝又暖胃,特别是过年期间容易上火、厌食,吃饭没胃口,看什么也腻,这时候一碗油茶是最治愈的。

    223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