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秋分>

秋分五类食物预防感冒

炳卓分享

一年一度的秋分节气到了,秋分过后,炎热退去,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天一天的冷起来,并且冷空气来袭与昼夜温差也将越来越明显。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秋分五类食物预防感冒,供大家阅读参考。

秋分五类食物预防感冒

秋分五类食物预防感冒

1、喝点蜂蜜水。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另外,秋燥容易导致便秘,喝点蜂蜜水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2、每天食用葱姜蒜。葱姜蒜在日常炒菜时都会用到,但是经过翻炒营养会流失。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生吃,葱可切丝浇油,而姜蒜都可切碎与蜂蜜或糖搅拌服用,对预防感冒有奇效。而且如果不小心着凉了,立即饮用一些葱姜蒜冲制的糖水或菜汤,发发汗就会没事了。

3、吃萝卜夏吃姜。有便秘症状的人最适宜多吃萝卜,因为冬季人们习惯多吃高热量食物,如果肠道不通,则会使体内淤积细菌,降低人体抵抗力。此外,还有一些偏方也十分有效,比如每天早晚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细菌;适当饮用黄酒,可驱散风寒。而除了饮食,生活环境也十分重要。

4、糖姜茶合饮。因秋冬季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5、多吃苹果多吃梨。秋分过后,空气越来越干燥,干燥的环境容易上火,苹果和梨都有很好的降火功效,可以用水煮沸服用。

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防贼风一方面,要注意穿衣盖被,不要随意减衣;另一方面晚上睡觉尽量不要开窗户,即便要开也不宜开得过大。

秋分饮食宜与忌

在饮食调养上,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

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

不论是哪种人,其实质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

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中医也是注重调和阴阳的。在食与药的一体营养观中,强调同属天然产物的中药和食物,某些性质,特别是补益或调养人体的阴阳气血之功能本来就是相通的,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古代医者把乌鸡、羊肉、驴皮、葱、姜、枣等视为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谱和菜肴中,又不难发现有很多药材配伍其中如,枸杞、淮山、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当药食调配得当时,可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秋分节气是怎么来的

“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五类食物预防感冒相关文章

秋分的传统习俗及饮食原则

秋分过后应该如何养生

24节气与养生宜忌

秋分节气如何养生

秋季健康养生短信

秋分运动需注意什么

秋分的习俗与养生

    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