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其它节日>

2023年中元节是哪一天几号

梓炫分享

中元节又叫做鬼节、七月半、盂兰盆节、七月十四、祭祖节、地官节等,“中元节”是道家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中元节是哪一天几号,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2023年中元节是哪一天几号

2023年中元节是哪一天几号

2023年中元节是8月30日,星期三,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每年的北方七月十五,华南地区七月十四。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中元节是7月14还是15

中元节通常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所以中元节也被称为“七月半”,以此规避“鬼节”的说法。但也有少数地区是在农历七月十四的时候,比如广西人一般会提前在七月十四过,各个地方习俗还是有差别的。通常人们会认为农历7月14日半夜,到7月15才属于鬼节。也有说七月十四是鬼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而最早记载七月十四的要追溯到道教。

中元节的饮食习俗

1、吃鸭。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2、吃濑粉。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3、吃粗茶淡饭。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4、吃扁食。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吃“饺饼”。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中元节又叫鬼节

中元节是祭祀的节日,古人为了表示对先祖的敬畏,每年农历七月果蔬丰收后,都会先祭祀给祖先,也被称为“秋尝”。

大家都知道中元节这天晚上忌讳出门,其实最早之时,这是个“夜游”的节日。

北宋之时,中元节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每当节日来临之前,人们会先购买祭祀用品,中元节当天还会准备美食佳肴用于祭祀。到了晚上之时,人们也会成群结队的走出家门,逛夜市、看表演、放河灯。

明代开始,中元节“夜游”盛典更为磅礴,从七月十三这天河两岸观灯之人就已聚集。那么,后世中元节为何又有浓重的鬼神色彩,成为人人忌讳的“鬼节”呢?

其实,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自佛教汉化后和儒学祭祀相结合,因而有了七月半的盂兰盆节,就此中元节也成为普度众生、悼念先人的节日。与此同时,七月半在道教文化中有“说道救赎”的文化。

随着统治者对佛道大力推崇,因而使得中元节也出现了很多神秘色彩。如民间认为,每到七月半之时,“地狱之门”会打开,鬼会借机来到人间。此时阳间的人可通过烧纸钱、烧衣服、摆酒肉祭祀,希望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健康。

中元三大习俗要牢记

1、祭祖

中元节这天,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摆上供桌,将美食佳肴放在上面,且一日三餐供茶水,以表达孝道,希望先人保佑后代。

2、烧纸

老人认为,中元节这天烧纸,先人在阴间就可收到有价值的钞票,进而购买东西,在另一个世界不缺钱花。而为了保证纸钱不被孤魂野鬼抢走,也有人会写上先人名字。

3、祈祷丰收

因中元节已在立秋节气之中,此时庄稼也即将进入成熟期,因而除了祭祀先祖外,农民也会祭祀大地,希望接下来能迎来丰收。

    2057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