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不是鬼节
中元节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那么,中元节是不是鬼节呢?
中元节是不是鬼节
中元节是鬼节,民间叫“鬼节”,实际上没有这个叫法,叫“中元节”。北方的“中元节”在七月十五,华南地区在七月十四。一般认为,中元节也即为“盂兰盆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正确来讲,七月十四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说法,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自道教兴起后,“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这个节日是三俗合一的节日,最大的习俗就是祭祀祖先。
中元节有哪些禁忌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七月十五这天,鬼门关大开,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形成了“鬼节”特有的禁忌。
第一:床头不挂风铃
风铃声音清脆,风一吹悦耳之声飘荡屋内。老祖宗却认为,七月十五鬼众繁多,不宜在床头挂风铃,尤其是晚上,这悦耳的声音容易吸引一些不好的东西。
第二:夜晚独自外出
老祖宗认为七月十五鬼节,晚上最好待在家里,因为路上到处都是烧香纸的人,看到了比较晦气。
第三:晚上晒衣服
七月十五晚上最好不要把衣服晒在外面,虽然七月十五晚上气温依然很高,但是湿气也重。把衣服晒在外面,不太合适。
第四:偷吃祭品
偷吃祭品这种事情,在过去比较多。过去人们缺吃少穿,肚子饿了,难免会不分场合,拿贡品来吃,这是对祖先神灵的不敬。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偷吃祭品这种事情就很少见了。
第五:野外游泳
不仅老祖宗反对人们野外游泳,现在人们也反对野外游泳,毕竟夏季雨水较多,溺水事故时有发生,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去野外游泳。
第六:筷子插在饭中央
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一种仪式,一般农村中,只有人去世了,才会出现这种仪式。所以七月十五鬼节,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做晦气的事情。
中元节要注意什么
第一:七十岁以上的老人
七月十五祭拜先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容易触景生情,过度伤感,如果想到自己的余生,可能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民间有“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
中元节各地习俗
1、河北: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2、山西: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3、河南: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郏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第二:年幼小孩
年幼的孩子,正是天真无邪的年龄,一些行为更是无所顾忌。比如偷拿贡品,坟地大喊大笑等等,所以年幼的孩子最好提前告诉他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中元节的起源与意义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道教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就是秋季的中间,故名“中元”。
这一天人们烧纸钱、上香、摆设祭品,祈祷家庭平安和幸福。中元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文化,人们对天地、鬼神的崇拜和祭祀。在古代,人们认为死去的亲人会在农历七月十五回家,所以这个节日也被称为“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