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形成与文化考察
清明节又称鬼节,冥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篇》中,云“春分后十五日,到指乙,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在《岁时百问》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春耕的到来, 故有“清明前后, 点瓜种豆”、“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的农谚。我国传统农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按气候变化, 分五天为“一候”, 三候为“一气”, 共二十四气, 俗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客观上反映了四季中天象、物候的变化, 成为了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安排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据。节气虽然不等于节日, 但节气使一批‘常日’被特别地突出出来, 为节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清明节就是由最初的节气“清明”演变来的传统岁时节日。就像端午节最初并不是祭祀屈原、禁火的寒食早先与介子推无关一样,清明节有它自己的发展演变。
一, 寒食节与清明节
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它晚于上巳节又早于清明节。《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按指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可见寒食节的主要特征是禁用火。因为禁用火,人们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事先预备好的冷饭寒食,故名其节为寒食。寒食节由来甚久,盖源于先秦时期有关用火的禁令。在《周礼秋官司烜氏》中就有了寒食节的信息,云:
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疏曰:夫遂阳遂也者,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与日,故名阳遂;取火于木,为木遂者也。 注曰:为季春将出火也。
这大意是说周代司烜氏这个官是管理取火与禁火的官,仲春时他拿着木铎通知人们开始禁火,季春时再生火。可见,古代统治者对于用火管制甚严。究其原因,火既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须,又容易造成灾难或不幸,因此应当严加管理。而这种管理,因为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也是人们所愿意遵从的。这样,一种制度相沿行久而成俗,到了天干物燥的季节,人们自觉地以禁火来相互提醒,注意用火防火,因此就有了寒食节。故清代学者惠士奇在《礼说》中说:“《夏官》掌火,冬禁焚莱。后世因之,而莫知其由。遂莫敢烟爨,每冬中辄一月寒食。”惠士奇的话清楚地说明了周代有关火的禁令对于寒食节形成的。
关于寒食节的由来,有源于纪念介子推之说, 且十分盛行。大意说,晋公子重耳因晋国内乱而流-亡在外,长达十九年。跟随重耳流-亡的晋国之臣中就有介子推。在流-亡途中,有一次缺乏食物,介子推竟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烧了给重耳吃,这就是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但文公在封赏跟从他流-亡是就背着他的母亲隐居到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 。后来晋文公发现了自己的失误,便派人到绵山去找介子推,可怎么也找不到。于是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下山来。然而大火过后,
仍不见介子推。文公再度派人去搜山,却发现他们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文公十分悲伤,为了纪念介子推,便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然而这种说法是没有史实根据的。关于介子推隐居绵山的事,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僖公廿四年》: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乎! 下义其罪, 上赏其奸, 上下相蒙, 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 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 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史记·晋史家》亦有关于介子推事迹的记载,内容与《左传》略同,惟记介子推之隐在重耳渡河回到晋国之前为异。然不论《左传》还是《史记》的记载,都没有介子推“割股啖君”和被焚于绵山的事。
将寒食节的产生附会到介子推的故事上,应是在寒食节出现之后。古人对于一种民俗的形成,在不可能对其作出科学解释的情况下,往往喜欢根据自己的善良愿望和心理,来对其加以理解、想象并作出解释。这种理解或想象因为符合了当时人们的普遍社会心理而被迅速传播,并在传播中被精雕细刻,日益加工完善。关于寒食节产生原因的说法,大约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古人不能从西周时期有关火禁的旧制与民俗之间关系的角度去解释寒食节的形成,中国人又自古就有做人应当知恩图报的思想,而春秋中期晋国历史上出现的介子推这个人物,则正好为人们提供了根据自己的愿望和心理对寒食节产生的原因加以附会想象的材料。人们想象介子推对晋文公如何有功,便有了“割股啖君”情节。因为寒食节要禁火,便想象出介子推被焚而死,死后为神而不喜欢火,所以便在他的忌日为他禁火。而通过对晋文公为此事如何悲哀、后悔、自责的想象,则道出了凡人都当知恩图报的心理。这里还必须特别说明的是,古代社会由于信息的不透明,人们也很难知道事情的真-相,这就是导致一种猜测、想象或编造的故事,只要符合人们的普遍社会心理,就会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并具有越来越强的社会公信力的重要。
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寒食节源于介子推的说法已广为流传,并深入人心了。例如屈原《九章·惜往日》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清人蒋骥注云:“介子名推,晋文公出奔,子推从,道乏食,割股肉以食之。文公得国,赏从行者,不及子推。子推入绵上山中。文寤而求之,子推不出,因烧其山。子推焚死。遂封绵上之山,禁民樵采,号曰介山,使奉推祀,又变服而哭之。“汉代以后,介子推的故事更是广为诗文所征引,且与寒食节联系起来。《后汉书》及曹操《禁绝火令》的材料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至晋朝,人们才开始把寒食定在清明前一日。陆翙在《邺中记》有载:“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今糗是也。”一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官方才将方才将寒食扫墓列入五礼之中。此后,寒食、清明祭扫、出游的习俗也就合二为一了。
二、上巳节与清明节
三月上巳节,在我国形成于春秋末期。《荆楚岁时记》注云:“孔子‘暮春浴乎’,则水滨禊祓,由来远矣。”《诗经·郑风·溱洧》云:“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韩诗注》曰:“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又,《周礼·春官·女巫》云:“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谓:“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根据以上征引,我们可以发现,先秦至汉代的三月上巳节,大致有三个方面的
节俗内容:
1,春嬉——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并发生非常随意的性关系。
2,祓禊——到河边,水畔去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积下的污秽和各种不祥的因素。 3,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召唤死去的亲人的亡魂,同时也召唤自己魂魄的回归。 在上古先民的头脑中,一年四季的转换及自然景象的变化,尤其是冬天的到来和春天的降临,植物的抽枝,发芽和冬天的枯萎,凋零,意味着某一个主宰生命的大神的死亡与复活,先民以为自己在一年也存在着这么一种生与死,魂魄离去又归来的转换过程,所以,就有为实际上活着的自己招魂续魄的必要。
由于三月上巳节是由以上三个方面的活动内容所构成的,这使得上巳节的节日性质与气氛具有双重性,其一是尽情地嬉戏,春游,其二是肃穆地祓禊洗浴和悲哀地招魂续魄。到了东汉时期,上巳节的传统活动内容主要就只有春游这一项依存下来。临水祓禊变成临水饮酒会,成了春游的一个附属事项,仅在饮酒的深层意味中还保留了祓禊的因子,如《后汉书。礼仪志》云:“三月上巳,官民并禊饮于东流水上。”魏晋以将,该节日由孟春首旬的巳日固定为三日,也就是三月三日。《荆楚岁时记》载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处江渚池沼间,临青流,为流杯曲水之饮。”可知,魏晋以将三月三的节庆内容已比较单纯,在其内容单纯化的过程中,作为早期上巳节主要内容的春嬉,祓禊,和招魂续魄活动,分别转型为各种节令游戏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和扫墓祭祖。
唐代极其以后,三月上巳节的禊灾,祓除,招魂续魄等活动,海域寒食节的禁火,祭介子推等活动相结合,产生了另外一些节日风俗变体。如《东京梦华录》记宋代于清明,寒食节前用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入门楣。这种面粉,枣泥捏成的燕子俗称“子推燕”,将它插在门上是用来召唤介子推的灵魂的。此种习俗,显然就是由寒食禁火,祭介子推与三月上巳的招魂续魄习俗混融而成的。如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云:“唐中宗三月三日赐伺臣细柳圈,戴之可免虿毒。”《岁时记》云:“唐朝于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顺阳气也。”《梦梁录》云:“清明日家家以柳条插门上。”上引文献记载表明,寒食,清明的插柳习俗,也是由寒食禁火与三月三上巳的避邪,祓除混融而成,其深层含义就是三月三上巳的祓除。
上巳节招魂续魄习俗的功能与意义之一是招引,呼唤已逝亲人和祖先的亡魄。由这一习俗发展的直接变体就是扫墓。扫墓习俗后来迁移到寒食,清明节中,并且成为后世清明节的最主要活动内容。扫墓的深层含义,乃是呼唤亲人和祖先亡灵的复活和回归。《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六记:“近世湖北监利“清明祀先祖,绮纨角胜,歌哭迭应,槠饯满陌,更以纸幡标龙头。”龙,在中国上古时代,是生命和生命之神的象征。从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出国的墓葬中出土了为数众多的木雕镇墓兽,它的造型就是龙。这种木雕龙的文化,民俗意味之一是代表死者的亡灵,之二是期望死者凭借这种生命的象征形式死而复活。近世湖北监利清明祀先祖时,“以纸幡标龙头”,很明显地含有为死者招魂的意味。
上巳节招魂续魄的功能与意义之二是招引,呼唤生者魂魄的回归。此种意味也在清明节习俗有着对应的遗存形式。如据韩盈①先生介绍:“江南农村里还有一个特有的风俗,就是在做清明艾团子时,用艾团粉捏成牛,羊,鸡等十二生肖的艾像,看家里的人什么属相就做什么,蒸熟以后,就挂在窗口让风阴干,直到立夏那天才捣碎了加水炖来吃,说是吃了人就不会蛀夏。”我们直到做“子推燕”的目的是招引介子推的灵魂,希望他像燕子回归一样地复活,同理,为人做生肖像,目的也是为了召唤生人的魂魄。
虽然上巳招魂续魄,呼唤已逝亲人和祖先的亡魄这一习俗发展的直接变体就是扫墓祭祖,但这一习俗真正见于实践则是埋葬死者游乐起坟的习俗之后,因上巳节与寒食节仅差几日,且附会了介子推之传说,扫墓的习俗也逐渐融入寒食节,随后融入清明节。
① 韩盈:《节令风俗故事》,第44页
从唐以后,清明节逐渐成了一个融合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是上巳、寒食、清明三者融合一体的有力佐证。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发展到最盛行的时期,其后延绵不绝。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同在阴历三月且仅隔几天,如果说清明与寒食节之间的关系主要为置代的话,那么,清明与三月的上巳节之间,则既有节期的置代关系也有节俗内容上的继承关系。三者在唐朝逐渐融为一体。三者融为一体并最终选择以清明命名,也并非偶然,它寄予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人们期待着现实的政治能像“清明”节那样清洁而明净。宋代长卷《清明上河图》并 不是春光,比如,画中人物带扇子的达十余人,有几个孩子光着屁股在街头嬉戏,河岸小贩的桌子上摆着切开的西瓜等,这哪里是北国春寒的清明,分明是带有几分“秋老虎”的余热秋景。“清明”并非指清明节,《后汉书》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张择端以“清明”为画提名,目的在于称颂“太平盛世”。
清明节的形成与文化考察 [篇2]
据相关资料记载: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祭奠与嬉游两类。该节日历史悠久,到现代社会仍然很受重视,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而在节俗的形式与内涵上均有所调整和革新。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今天仍然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在传统社会中,清明节是一个特别盛大的节日。它不仅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还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围绕着两种主题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蔚为大观。它的节期也比较长。清明日(农历春分后第15日,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只是该节日的标志性时间,而其习俗活动往往持续五六天到十几天(各地各时不等)。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活、文化观念的变化以及假日制度的限制等,清明节的内涵、活动、规模等都有了很大变化,但它仍以其特有的功能和地位为国人所重视,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考察清明节习俗的历史演变过程,结合它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状况,对它做出顺乎历史、合乎民情国情的定位与规划,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意义。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一)、清明节与“清明”节气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各地大多不再过此节)。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此外,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虽然我们在本文所谈的清明节主要指节日而不是节气,但是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二)、清明节与寒食节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南朝时《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 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它起源于人们对著名忠臣义士介子推的纪念和祭奠。介子推是春秋时期跟随晋公子重尔流-亡的一个大臣,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晋公子充饥。后者做国君(即晋文公)后要封赏介子推。介子推却带老母到绵山隐居,不受封赏。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就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便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介子推的祭日,这一天禁火。《荆楚岁时记》注中说:“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雹伤田。”实际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纯是附会。这种附会在汉代发生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
现在人们解释寒食节禁火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归之于上古以来特定的民间信仰。古人将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宿,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星为“龙星”,在五行中居于木位。先秦时期,古人出于星象迷信和感应巫术,认为春季龙星现于东方,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龙星初现之时,应该禁火。禁火之俗周代已有。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须得事先准备好食物。这种不能加热的冷食就是“寒食”。另一种说法用古人生活中的取火惯制来解释,认为寒食禁火源于古人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当新火未到之时,须要禁止人们生火。《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就是仲春时节,负责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摇着木铎,警告人们禁火。后来在这一时节禁火成为习俗流传下来。
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禁火、吃冷食,二是附会性地纪念介子推。当该节日增添了扫墓和游乐的习俗时,说明该节日的属性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也就是在向后来的清明节转化。我们从现存的历史记载和诗文等文字资料中可以大略看到这种转化的过程。
寒食节增加扫墓、游乐活动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但从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的记载,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22年),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令,禁止民间“临丧嫁娶”和“送葬之时,共为欢饮”,也禁止寒食节上坟,更不许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显然朝廷认为民间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议的行为,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是不严肃的、伤风败俗的。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反而越来越兴盛。所以,过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颁布敕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定为常式:
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埽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例程。(《唐会要》卷二三)
但同时也规定扫墓之后不得就地饮食作乐“食馀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阙,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唐会要》卷二十三)而在坟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间自古以来的习惯,虽有朝廷严令也难以禁除。
从此以后,寒食扫墓之俗更为盛行。后来,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3] 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那么,这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此时寒食节的习俗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作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些诗文所记载的寒食扫墓烧纸的事其实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称上,称“寒食”的居多,如唐梅尧臣诗《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写郊外游春的盛况;有称“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诗》描写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的热闹场景:“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也有并称“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乌嘀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有些诗文将二名混称,有的诗题为“清明”,下面的诗句又说成“寒食”;或题为“寒食”,诗句说成“清明”。据《唐会要》,在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到元代此俗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突显出来,以之概括这一段节期的人渐多。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成取代后者之势。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但还有少数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东的一些地方。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由寒食节的禁火到清明节的祭奠的置代,是民众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三)、清明节与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 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上巳节的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在上古时期,这种活动就不仅是一种祛邪求祥的巫术仪式,而且更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了水边人群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从以上的描述和解释,我们可以知道,上巳节就是在郊外水边举行辟邪求吉的宗教仪式之后快乐地春游、男女自由交往的节日。这样,上巳节的气氛就有两种:一是肃穆的祓除和招魂,二是欢快的嬉游和交往。虽然祓禊、招魂的仪式很重要,但是人们投入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快乐的春游和交往。
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除转为临水酒会。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这段文字里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不少文人写有诗文描述这种盛景。民间男女也踊跃来到水边饮宴交游。刘驾《上巳日》写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这天,长安还流行斗百草游戏等。
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就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也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
有关上巳节的诗:
三月三日向红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意欲垂钩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采故丛。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春莲城。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庞眉依林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资料,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有力佐证。在唐朝前期,虽然这一段时间的习俗多被称为“寒食”,但在实质上其主体部分已经是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发展到最盛行的的时期,其后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