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伏天泡脚的禁忌有什么
三伏天的特点就是持续高温,还伴随着闷热潮湿,人们体内湿气加重,容易生病,三伏天泡脚能有效缓解,但也有很多禁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三伏天泡脚的禁忌有什么_三伏天清热解暑糖水,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年三伏天泡脚的禁忌有什么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三伏天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不然则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水温不宜过烫
每天用温水把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3、泡脚时间不太久
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4、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温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的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5、特殊人群要注意泡脚时间
身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
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再加上天气炎热,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6、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7、糖尿病人要注意水温控制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三伏天清热解暑糖水
绿豆冬瓜糖水
材料:鲜冬瓜肉250克,绿豆75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洗净冬瓜,并去皮及瓜籽,将瓜肉切成小条状,干绿豆洗净,有条件可去除绿豆皮。然后将准备好的绿豆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煎煮,待豆粒将煮成豆糜状时,加进切好的冬瓜,继续煲2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红糖调味。
功效:鲜冬瓜味甘性淡,能清热解暑;干绿豆性味甘凉,能清凉解毒、消暑利水;红糖甘甜能解毒润澡。三种食品合用既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又清甜可口。
桂花酸梅汤
材料:干乌梅250克、山楂250克、桂花100克、甘草100克、冰糖或者红糖。
做法:从药店或者干货市场买回干乌梅和山楂,先加水泡开。桂花、甘草和泡开的乌梅和山楂用纱布包起来。在大锅里注满水,放入纱布包,大火烧开。煮沸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者红糖。小火熬煮2-3小时,在水大约被熬去一半的时候,酸梅汤也就做成了。
功效:酸梅性温味酸,在盛暑期间饮用酸梅汤,不仅酸甜可口,消暑益气,还可起到开胃、补充水分的作用。
红豆西米奶露
材料:红豆、芋头、西米各150克,牛奶1杯,太白粉水和冰糖各1大匙。
做法:红豆洗净,泡水8小时,捞出沥干,放入蒸锅蒸熟。芋头去皮,洗净,切块,西米放入滚水中煮熟,捞出,泡入冷水。牛奶倒入锅中,加2杯开水煮开,加入芋头和红豆用小火煮40分钟。加入西米和冰糖,最后加入太白粉水勾茨即可。
功效:清热解暑,还具有补气血、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还可消除因气血不顺而造成的脸色苍白症状,并帮助排除体内的毒素与消除脂肪。
什么是三伏天养生指南
精神调养
按照阴阳五行属性,夏季五行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心主神志,所以夏季养生重在养心。由于天热,人们往往心躁不安,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症状。所以在精神调养方面,夏季应静心养性,清心寡欲,戒大喜大悲。多静心养神,少贪心杂念。
起居调养
夏季昼长夜短,应顺应四时之气,晚睡早起,以适应夏季生长之气。由于夏季阳盛阴虚,容易“夏打盹儿”,所以,中午增加午休时间非常必要。中午增加午休,不仅可以有效消除疲劳,还可有效保持下午的精力充沛。需要注意的是,中午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多则无益,容易造成头脑混胀。
饮食调养
由于夏季阳气盛于外,而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夏季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白菜、苦瓜、丝瓜等;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如羊肉、牛肉、辣椒等,以免内热而诱发其它疾病。饮食方面同时忌贪冷贪凉。夏季养心补心,除了多吃清淡食物,还应多吃些赤色或苦味食物,以养心安神,如小枣、莲子、百合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早晚餐时喝粥和汤类对身体也大有好处,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可健脾祛湿,补养身体。
运动调养
运动虽有利强身健体,但夏季不宜运动量过大。由于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很多人以多流汗的方法进行减肥,虽有效但不利身体,因为出汗过多容易损伤心阴。虽然夏季炎热,运动后却不宜大量饮用凉水或冰镇饮料来达到降温防暑的目的。建议夏季在运动后多喝温热水、凉开水或茶水,而以绿茶为佳。同样,在运动大汗淋漓后不宜着急冲洗冷水澡,而以温热水淋浴为宜。
2021年三伏天泡脚的禁忌有什么相关文章:
★ 日常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