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立秋>

立秋节气有什么注意事项

美琪分享

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秋节气有什么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立秋节气有什么注意事项

立秋节气有什么注意事项

1、忌在田间行走

旧时,民间有在立秋之日不宜在田间行走的禁忌,认为对秋收不利。

2、忌洗澡

在山东莱西地区,立秋这天忌洗澡,否则身上会出秋狗子(即痒子)。而在黄县一带,则认为在立秋这天洗澡,秋后会拉肚子。

3、忌打雷

湖北孝感有民谚说:“立秋雷电,天收一半。”指立秋之日碰到雷电,老天会把农作物收回一半,意味着粮食要减产。

而在浙江石门,有农谚说:“秋霹雳,损晚稻。秋后多雷,晚稻少收。”在河南淮阳,人们则认为立秋日有雷声,会发生水灾。

4、忌下雨

早河北新河,立秋日忌下雨。立秋下雨,此后会雨水不断,妨碍收割。

在浙江遂昌,有“立秋雨打头,无草可饲牛”的说法,人们相信立秋下雨,此后非旱即涝。

5、忌出虹

在山东牟平、江西南昌、江苏常熟等地,忌讳立秋日看见彩虹,认为粮食会减产。

立秋节气的民俗有哪些

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但“贴秋膘”要适度。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喝秋水

由于夏季流汗较多,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积暑,免秋来腹泻、闹肚子。

洗澡为防秋老虎

立秋这天洗澡方面很讲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有的地方这天还忌讳洗澡。这些讲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不生秋痱子。因为在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比如,老苏州人在立秋这一天,就有早上洗温水澡的传统。有的时候,还会从院子里的薄荷树上剪下数片薄荷叶,放在泡澡水里。

晒秋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山区,有“晒秋”习俗。因为平地少,农民便利用自家窗台、房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晒秋”的秋不仅指秋天,更寓意着丰收和收获的果实。

立秋节气一般在什么时候

立秋一般在阳历8月7、8、9日左右。 二十四节气是以阳历为准,每个节气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每年的这几天太阳会公转到黄经的具体位置,一般来说,一个节气有2、3天的偏差,所以,不同的年份,立秋节气可能是在阳历8月7、8、9日。

立秋是不是代表秋天开始了

从传统意义上讲,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算是秋天了。

从气候上来讲,多地还没有达到入秋标准,还不是秋天。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从季节上来说,进入到立秋之后就到秋天了。此时,夏季气候还未被秋季气候所取代,因此,日常生活中还是一派暑热景象,天气还是比较炎热,要再过一段时间才会进入到秋高气爽的天气里。

《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后,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季节转换,反映了气候、物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

现在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按候平均气温法,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算入秋。近代学者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分季标准,以候平均温度(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据此,候平均温度从10℃以下稳定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这是近代从气温变化角度来划分四季的方法。

有关立秋节气的农谚

田间管理要加强。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丑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丑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

丑秋下雨人欢喜,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种到立秋后。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一场秋雨一场寒。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雷打秋。冬半收。

秋雷轰轰,抢割莫放松。

秋不凉,籽不黄。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

立秋三场雨,批稻变成米。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

    2006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