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历史渊源及气象变化
寒露的时候,普遍都已经开始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昼夜温差大,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半球移动,白昼缩短,夜晚变得漫长起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露的历史渊源及气象变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寒露的历史渊源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寒露一过,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
寒露的气象变化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气温气候特点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寒露三候
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雀入大水为蛤: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有黄花: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1.白菜:因为种类繁多,生长周期短,所以各地都喜爱种植这种蔬菜,可以很快收割上市。
2.山药:它物美价廉,而且营养丰富,其中含皂甙,具有润滑、滋润的作用,非常适合在秋天食用。山药中的粘液蛋白还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多食用山药有利于身体健康。
3.菠菜:较为适应寒露节气的温度,所以都会选择在此时种植,过不久就能收获,而且营养价值高,人们喜欢购买,所以多地都有这类蔬菜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