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大雪>

大雪节气的天气特点

欣敏分享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大雪节气的天气特点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雪节气的天气特点

大雪节气的天气特点

气温明显下降,天气寒冷。进入大雪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完全的冬季来临,很多人会觉得很寒冷,其实也就是温度降低了,随时都会有下雪的情况,注意保暖,而且可以吃一点热的食物来保暖。

1、进入大雪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

2、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

3、陕西南部、江汉西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福建东南部、华南南部沿海、台湾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广东西南部沿海和海南岛中北部等地局地有中雨。

4、在南方冬天的气候要温和一些,下雨雪的现象也会比较少,气温平均在零上二至四度左右,雨量在全年中占有百分之五左右,并且也只是偶尔才会有降雪的情况。

大雪是什么节气

在我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就是大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着下降、会有较大的降水量。

大雪日期怎么计算

[Y__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18,20世纪=7.9。

举例说明:2088年大雪日期=[88×0.2422+7.18]-[88/4]=28-22=6,12月6日大雪。

大雪节气的民间习俗

大雪时节,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俗话说“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此时人们还要加紧冬日兴修水道、积肥造肥、修仓、粮食入仓等事务。妇女们则三五成群,扎堆做针线活。手艺之家将主要精力用在手艺上,如印年画、磨豆腐、编筐、编篓等赚钱补贴家用。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此外,逢下雪到户外赏雪、堆雪人也是此时常有的景致。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饮食养生

大雪时节饮食宜“进补”。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俗语,说明了冬季进补的重要意义。因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由于气候寒冷,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低谷,趋于封藏沉静状态,人体的阳气内藏,阴精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也是人体对能量营养需求较高的阶段。同时,大雪时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因此,适当进补不仅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还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大雪节气时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补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但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因此,食补是冬季进补的主要方法。由于冬季寒冷,人体为了保存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冬天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也宜常食羊肉、狗肉、鸡肉、虾仁、桂圆、大枣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产热量多,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宜。

一些身体虚弱的人在食补的同时,也可以用补肾延年的药物进补,宜选择的中药有:紫河车、蛤蚧、杜仲、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子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也可将以上中药浸泡成药酒,在寒冷的大雪时节适度饮用,可滋补肾阳,温通血脉,促进血液运行,帮助人体抵御寒气。

    204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