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养生原则
大雪是家家户户开始腌肉的时候,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雪节气养生原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雪节气养生原则
1、注意防寒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
中医理论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不戴帽的人,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占60%。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冬天风寒侵人人体,首当其冲的还有胸部和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內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寒冷还可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不容忽视的环节。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节气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寒冷的大雪节气,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其次,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要穿一点的外衣。身体不舒服时,应该主动到医院检查。
大雪节气后,由于天气变冷有些女性容易感到寒冷。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女子由于经期孕期和产褥期或患有贫血、胃肠症及久病体虚等,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抗寒力差,故冬季特别怕冷。另一方面,女性如果营养缺乏,患低血压或甲状腺功减退会,也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不良,特别是肢体末梢血管血液循环障碍,会导致手脚冰冷。
2、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3、合理饮食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不过,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还要注意控制数量。同时,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宜多喝粥。
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
4、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5、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6、保持情绪平和
要保持情绪平和,许多疾病,是由于情志引起的。例如,因为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易引发青光眼——一种致盲眼病,此病多在冬季寒冷的月份发作,其症状有:眼痛、眼胀、视力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
故平时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注意起居要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增高;晴朗的天气下,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因为这样可增加眼底血管氧气的供应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积避免眼压升高;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里,要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影响。
另外,如果雪下得较大,积雪不化,人们大雪中待久了极容易患上“雪盲症”,即“雪光性眼炎”。该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由雪地反射到人眼角膜上,引起角膜损伤,其症状为,畏光、流泪、异物感、奇痒、刺痛、水肿,因此雪地逗留的时间不宜太久,如雪地工作或旅游观光应戴上具有防紫外线功的墨镜。尤其是东北的朋友,更要多注意。
7、坚持运动
大雪节气,要注意运动和运动有规律。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必待日光”。
大雪节气民俗:玩雪赏雪捕乌鱼
作为一个降水类节气,大雪是相对于小雪而言的,意味着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更大,而非降雪量一定大。“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类似这样的农谚都是表述冬雪对收成的益处,相关风俗都是因雪而起。
赏玩雪景,夜宵吃到明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零下10摄氏度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零摄氏度以下。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大雪时节,全国各地人们更多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有一段话描述了杭州城内的王室贵戚在大雪天里堆雪人、雪山的'情形:“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
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琼楼玉宇,高瞻远眺,饶有趣味。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关于腊月有记载道:“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儿童可与父母或伙伴在院中堆雪人、打雪仗,尽情享受冰雪世界的乐趣。
大雪白天短、夜间长,所以,古时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手工的纺织业、刺绣业、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间餐,因而有了“夜做饭”“夜宵”。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种小吃摊也纷纷开设夜市,直至五更才结束,生意很兴隆。
大雪的养生做法有哪些
大雪养生做法1:重视头部和足部的保暖
大雪期间,是阴气最旺盛的时期,注意保暖很重要,尤其应重视头部和足部的保暖。从中医理论上讲,这个节气若不戴帽子,头部散失的热量就会非常多,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寒冬护脚尤为重要,建议大家应该选好保暖的鞋袜,最好选用透气性好的棉线袜,同时多活动足部,促进血液循环。
大雪养生做法2:通风换气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多开窗通风,最好早晚各开一次窗,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大雪养生做法3: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也是养生的重要一项,阴虚之人宜防燥护阴、滋肾润肺,可食用柔软甘润的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蜂蜜、银耳、萝卜、白菜、香蕉、甘蔗等食物,忌食辣椒、胡椒等燥热食物。而阳虚者应食用温热、熟软的豆类、大枣、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狗肉等,忌食粘、干硬、生冷的食物。
大雪养生做法4:增苦忌咸
大雪节气,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但进补要适度。专家建议,大雪之后的饮食宜“增苦忌咸”,尤其要少吃过咸的食物。选择食补的人群,可多吃萝卜、白菜等日常食用的蔬菜,肉类也宜选择猪肉、鱼类或者羊肉,而如果想经常食用红枣、荔枝、桂圆、枸杞等药食两用的食品,最好咨询医生,据情选食。
大雪养生做法5:居室的湿度要合宜
大雪期间,室内空气干燥,易导致皮肤粗糙起皱,甚至干裂。用取暖器的家庭应注意居室的湿度,最好有一个湿度计,一般而言,生活在相对湿度4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如相对湿度低了,应做相应的调节,比如,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或在取暖器附近放一盆水,以增加湿度。若在室内养盆水仙,不但能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显得有生机。
大雪养生做法6: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大雪养生做法7:早眠早起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深夜的温度会更低,睡觉时要注意保暖,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避免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发生。
大雪养生做法8:改善心情多吃香蕉和燕麦
今冬雾霾天不少,有可能让人变得阴郁,改善心情可多吃些“开心食物”,推荐香蕉及燕麦等谷物。香蕉所含有的泛酸等成分,是人体的“开心激素”,能减轻心理压力,排解紧张与忧郁;燕麦等谷物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可维护神经系统稳定,增加能量代谢,对抗压力、抗抑郁也有帮助。
大雪养生做法9:晨起喝碗热粥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莲子粥、红枣桂圆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大雪养生做法10:有氧运动
冬季体育锻炼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专家认为,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气病”,这部分人更不能“猫冬”。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等,可极大增强人体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大雪养生做法11:防眼疾
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以控制对眼部的影响。积雪不化,在大雪中呆久易患“雪盲症”,即“雪光性眼炎”。该病多因太阳光中紫外线由雪地反射到人眼角膜上,引起角膜损伤,因此雪地不宜久留,如雪地工作或旅游观光应戴上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
大雪养生做法12:及时补充水分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应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
大雪养生做法13:健脾防止嘴唇干裂
一到冬季,特别是常在室外的人,口角周围及嘴唇总会出现脱皮、干裂,甚至少量出血的现象。平时吃东西受到严重影响不说,还总有“哭笑不得”的尴尬。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健脾是防止嘴唇干裂的关键。食补菜单多吃蔬菜水果。如山药,营养丰富,含有游离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等物质,具有滋补脾肾的作用,自古就是补虚佳品,且有多种吃法。黄豆芽、油菜、小白菜、白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也应多吃。还有莲子、大枣和桂圆等都有健脾的作用。
大雪时节重防病
大雪时节,除了注意保暖养肺,还需要严防中风、心脏病、消化道溃疡三类疾病。
1、防心脏病
低温引起血管收缩,且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血管,甚至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应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袭还要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物。
2、防中风
对于血管弹性差的人,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引发中风。寒冷可使人的全身血管收缩。同时,气温较低时,人体排汗减少,血容量相对增多,这些原因都可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其次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3、防消化道溃疡
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起胃病复发。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